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老子的思想中,对于管理有着较为全面的阐述。其不局限于某一领域,也不是在讲具体的管理理论、技巧,而是可以归于形而上的管理哲学层面,所以适用性很广。尤其在《道德经》中,蕴含着大量管理方面的哲理,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者。他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理论,同儒家“和为贵”的管理思想、法家的法制理论相互辉映比照,成为中国传统领导智慧百花园中一枝奇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管理的理论基础是道的哲学。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无为。“道法自然。”道的本性是自然的,离开了自然的本性,道也不成其为道。“自然”的涵义,就是天然、自成、自然而然。詹剑峰先生解释老子的道时说:“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谓之自然。”道生…  相似文献   

3.
东方这块神秘的土地,一直吸引着托尔斯泰。早在喀山上大学的时候,他就选了东方语言学系。在东方各国中,“他感到在思想上与他最为接近的是中国。”托尔斯泰在19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他读过的有关中国的专著和译本多达32种。1891年,托尔...  相似文献   

4.
老子是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道德经》探讨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特别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其中也包含丰富的传播思想。老子认为,"道"是包括信息传播在内的宇宙间万事万物赖以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德"的范畴规定了真实性、以人为本和出以善心等信息传播的基本准则,而"无为"的人生态度体现出信息过滤、贵言、不尚贤和注重内在传播等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哲学思想表现出极大的智慧,他把人类观察思考的范围由人生和社会扩展到整个宇宙,形成了一个由人生论和政治论到宇宙论的严密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包含着认知心理和思维的知虑心理思想,也有对情感、思维、意志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老子思想在政治法律方面讲不出多少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提不出什么有参考价值的举措,其说不清道不明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诸观点更像是在玩一种虚幻空玄的文字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是在忽悠老百姓。而其提出的“愚民政策”与“统治权术”更让人不寒而栗。其一些道德理想虽很宏大,却只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7.
刘白明 《求索》2008,(10):121-122
虽然老子的公正思想很少被国内外学者注意到,不过正是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确立了公正的本体依据、公正的基本内涵、公正的实现途径,其思想境界超越了儒家的等级公正局限,基本上触及了近现代公正学说探讨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建筑学最基本的空间概念到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建筑乃至现代许多建筑大师提出的“自然主义——有机建筑理论”,都是脱胎于《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维模式。后工业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 ,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人们要求“回归自然”的呼声日益强烈。以意大利建筑学家赛维、美国建筑学家赖特为代表的现代有机建筑学派和以英国建筑学家查尔斯 -詹克斯为代表的后现代建筑学派 ,正是在老子智慧的启迪下 ,把道家的“有无相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转变成现代建筑的灵魂 ,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和谐。本文旨在探索老子智慧中“有无相资”、“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等观念对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 ,说明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的永久魅力及其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的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问题的日益严峻,挖掘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中蕴含的生态理论思想对解决当前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老子》中的生态思想以道法自然的生命本源特征为根本,以常德不忒的生态整体观为核心。既强调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应该遵循自然万物之理,依循自然生态法则,量力而行、适度而为,万物在道的感冲激励作用下产生,又在法自然的原则下常德不忒,从而实现生态平等,促进生态发展,推动生态循环,从而进一步达到和谐完善的生态审美境界。《老子》中渊兮似万物之宗营魄抱一为而不争等理念蕴涵着丰富而无穷的生态审美智慧。  相似文献   

10.
老子思想与中国文化陈卫东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令河南鹿邑太清宫镇)人,曾出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著作《道德经》词约义丰,博大精深,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其大众风情习性中孕含的智慧深浅多寡,暗示着它整个社会前进力量的强弱。现代西方社会各方面竞争日益剧烈,科学技术也倍加发达,但许多国家的民众在对高度物质享受的追求中,忙得透不过气,现实得接近走上绝望,若干人因恐惧、失望、愤怒、悲苦、孤独、疏离而...  相似文献   

12.
梁静  宋辉 《人民论坛》2010,(1):112-113
老子从道出发来阐述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即统治者要依道行事,为政以德,清静无为,顺民心,合民意;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公平正义,要废苛政、减民负;人们处事要执中、适度、贵柔;国家之间也要和平相处。这些思想既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思想与社会福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老子》(又名《道德经》)这部书问世以来,中国历代注家极多,由于该书很难读,因而见仁见智,各有殊见。但说老子是一个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却是一个共识,一个基本常识。在中国秦朝末年农民战争后建立的西汉王朝,它的头几任皇帝多喜欢老子的学说,强调政府清静无为;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化为了“与民休息”的治国实践,表现为政府少向百姓征各种赋税,少征发兵役、摇役等具体措施,使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形成了西汉初期经济繁荣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相似文献   

14.
谭文革 《当代思潮》2012,(11):46-47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所著《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被誉为“万经之王”。而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个涉及全民的难点、热点问题,在历时八年争议后,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今年四季度出台。两者有何关系,老子思想对收入分配改革有何启示,笔者谈谈初浅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5.
1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可一言而尽,曰无为而无不为。但这个无为思想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老子的无为主要是反对社会人事的有为,完全抹煞了社会人事的主观能动作用,逃避矛盾,取消斗争,要人消极无为,什么也不做。因而,认定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反动的。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美学思想蔡靖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①其隐居之后所作“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乃为阐发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而作,可以说是春秋时代兴于楚地的道家思潮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7.
老子对传播有深刻的认识。他创造了道、无、有等传播符号,并提出道是传播活动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他对传播的方式方法、传者及受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传播应遵循自然规律,传播过程中,受者应该多观察、少说话,传者要真诚交流等,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孔子创建了以"仁礼合一"为核心内容的德育框架,老子提出知足不争、少私寡欲、柔弱守雌的教育理论。孔子与老子既塑造了圣人理想人格,在道德教育内容的具体建构方面,亦开创出不同的发展路向。深入挖掘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儒道两家德育思想,追寻可亲可敬的人格榜样,开拓与道合一、守道同德的理想之境,传承创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追求的理想人格价值目标,对于今天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赵方方 《传承》2009,(20):142-143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作为我国道家文化的创始人,他在《道德经》(又叫《老子》)一书中深入阐述了丰富的哲学、伦理、政法、军事等思想,尤其以哲学思想见长。《道德经》哲学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建一代规模,而且对当今世界也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是个古老的课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大都是这两个思想巨人之间的差异、对立或互补。本文所关注的乃是诞生于同一文化渊源的两个思想体系之间有着更多的互济性和同源性。本文试图从他们的共同的理想追求、相同价值的思想核心、以及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