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酶标株联快诊膜盒的研究与应用张雪娟,王一成,杨继宗,黄熙照(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州310021)血吸虫和肝片吸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锥虫和肝片吸虫能同时感染家畜引起动物极度消瘦而死亡。在血吸虫病、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流行地区,为...  相似文献   

2.
牛羊肝片吸虫病在一些地区流行广泛,常引起大批家畜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诊断该病主要依靠粪便虫卵检查法,但动物在感染后2.5~4个月才开始排出虫卵,且检出率不高,因此,无法进行本病的早期诊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用免疫学等方法进行肝片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Bilevon(即拜耳9015)是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的一种新药。据国内外的资料报道,该药对家畜肝片吸虫病有疗效高(可杀死童虫)、毒性低、用量少和排泄快等优点。我们于1974年5月在洱源农场,应用德国拜耳药厂生产的Bilevon-M,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病的绵羊,进行小型验证性的治疗试验,以期为今后在我省推广使用该药提供一些依据。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六十年代后期提出,七十年代得到较全面发展的新的诊断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国外用于检测实验动物和牛羊肝片吸虫感染,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而且适用于预测化药治疗的效果。国内肝片吸虫病流行严重,但缺少早期诊断方法。为此,我们于1984年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羊肝片吸虫病,现已明确本法检测实验感染羊对肝片吸虫抗原的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5.
抗肝片吸虫病新药硫溴酚,是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伟大教导,采取了实验室、工厂、试验现场“三结合”,科技人员、兽医人员、公社饲养员“三结合”以及化学、药理、临床“三结合”的方式试制成功的。为生产实践提供了防治家畜肝片吸虫病的新武器。  相似文献   

6.
我省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的面积较广。每年春季牛、羊由于肝片吸虫侵害而死亡的数量相当大,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控制本病流行,我们于1988年采用对肝片吸虫发育各个阶段(感染后1~4周的早期幼虫、4~8周幼虫、超过8周的成虫)均有作用的肝蛭净,进行防治肝片吸虫最佳时间的观察,以在适当月份进行驱虫,达到羊只春季无肝片吸虫寄生。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是侵袭牛羊。它不仅能引起家畜的大批死亡,而且还能使患畜消瘦,使役能力降低,牛产奶量减少以及大批罹病肝脏成为废品,因而给畜牧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本病在我省各地区(州)均呈区域性流行,严重地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我们  相似文献   

8.
1983~1985年,我们应用陕西省化工研究所1981年合成的可利苄(Coriban),对84只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绵羊和4只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绵羊进行了驱虫效果试验,并对4只健康羊做了毒性试验观察。确证可利苄对不同日龄肝片吸虫有很高的疗效,且用药安全。随后又对19只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绵羊进行了小剂量多次连续给药预防肝片吸虫感染的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为了验证可利苄在田间的应用效果,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于1985年11月,1986年9月分别在四川、吉林及甘肃省的部分肝片吸虫病流行区对绵、山羊进行了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较多,但疗效好而安全的药物却为数尚少。Boray氏和Happich氏(1968)曾用11种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对绵羊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病做了效果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拜耳9015”药物对牛羊使用,既安全,且又疗效高。国产“拜耳9015”是1971年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的,兰州兽医研究所先后用该药进行了对绵羊肝片吸虫病的疗效和毒性观察(1971),对黄牛肝片吸虫病的疗效和毒性观察(1972、1973),以及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1月,我们在应用干血纸ELISA诊断绵羊肝片吸虫病的基础上,试用干血纸ELISA对庆阳地区牛肝片吸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子午岭边缘地带的合水、正宁、宁县、华池4县10乡33个自然村289户饲养的544头耕牛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状况进行了血清学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11.
我县延边黄牛肝片吸虫病流行严重。据报道,稻草上附着的肝片吸虫囊蚴是感染的来源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冬春季节(10月至次年5月)饲喂蒸稻草和生稻草牛只的硝氯酚驱除肝片吸虫的对比试验。试验中只均为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阳性牛,其中试验组10头牛,对照组24头牛,均每公斤体重投药6毫克。试验组于投药后7~125天、对照组于4~130天扑杀,检查肝脏、胆管及胆囊中的虫体,判定疗效。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是由片形属吸虫(Fasciola spp.)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主要包括大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及其中间型。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严重损害人及动物健康,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目前在片形吸虫病的免疫预防及新型药物制剂的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是该病防控的前提是对片形吸虫病的准确诊断及检测。本文对近二十年来片形吸虫病的分子诊断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包括基于核糖体DNA、线粒体DNA及全基因组序列的片形吸虫分子鉴定,以及基于这些遗传标记进行PCR诊断、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试验(LAMP)等检测及诊断方法,以期为人和动物片形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及微量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的一种主要寄生虫病,它广泛地流行于全世界。在我国各省多呈区域性分布,但非常普遍。肝片吸虫病破坏动物的肝脏,并能产生溶血毒素,使患畜消瘦、贫血、水肿与食欲不良,使耕畜劳役能力减弱,使奶牛产乳量降低,使羊的皮毛与肉品质量下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片吸虫病衰竭牛谢友华(贵州省思南县兽医卫生防治检疫站)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试治肝片吸虫病衰竭牛15例,治愈10例,好转3例,死亡2例,有效率86.6%。(一)症状在肝片吸虫等寄生虫病流行严重的疫区,没有及时驱虫或驱虫不完全或驱虫无效...  相似文献   

15.
联氨酚噻药给绵羊口服100毫克/公斤,对感染六周大的各期肝片吸虫的驱除作用确有100%的效果; 而且对年老的肝片吸虫也有很高的驱除作用。同时对绵羊自然发生和人工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效果也高达94~100%。 此种治疗制量,对羊没有任何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形态学鉴定对甘肃省甘南牧区肝片吸虫中间宿主的种类进行了调查,首次发现青海萝卜螺Radix cucunorica(M(?)llendorff)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并证实了狭萝卜螺R。Lagotis(S'chrank)也是该地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根据试验结果对狭萝卜螺的地区性差异以及中间宿主螺与肝片吸虫病流行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治疗东毕属血吸虫病和肝片吸虫病的高效药物及方法,我们于1986~1990年开展了本项试验,提出了合并用药治疗混合感染东华属血吸虫和肝片吸虫的药物组合、投药途径及适宜剂量,达到高效、安全、一针治疗两病的目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过去防治家畜肝片吸虫病主要使用硫双二氯酚、硫双三氯酚、硝氯酚、肝三号和肝九号等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驱杀肝片吸虫成虫,对童虫无效或效果不理想,最近国内出现的驱杀肝片吸虫新药双酰胺氧醚,因剂量太大而推广困难。肝15号是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所研制成功的一种磺酰胺的卤化衍生物,是目前可用于临床的高效低毒兼具驱杀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的特效药。羊按2~6毫克/公斤,牛按12毫克/公斤的剂量一次口服对4周龄肝片吸虫童虫具有100%的驱杀效果,所有受试动物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三氯苯唑(Tricl Abendazole),商品名肝蛭净,是一种合成化学药物。自80年代初问世之后,经过世界一些国家实验证明,对反刍类动物感染肝片吸虫的任何阶段,都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我们于1987年9月4日至1988年3月3日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病的延边黄牛进行了用药剂量的研究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药物及投药方法:药物从瑞士汽巴——嘉基(CIBA—GEIGY)有限公司进口的肝蛭净10%悬液。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的每头牛的用药量吸入装甲注射器内,经反复振荡后于清晨空腹时经口1次投服。 2.试验动物:选用患肝片吸虫病的延边黄牛82头,经粪便检查虫卵30个以上、并经过临床检查无其他疾病的成年牛作为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病牛供试验用。  相似文献   

20.
家畜寄生虫,尤其是蠕虫,分布极广,为害极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家畜不被几种、几十种,乃至几百种寄生虫所侵袭,如马体寄生虫就有二百余种,羊体少说也有百余种,并且很多种寄生虫在一个宿主体内的寄生数目常以千万计算,引起家畜的严重疾患和产生不良后果。这些寄生虫,有的可导致大批家畜的急性死亡,如马蠕虫性疝痛、胃蝇蛆病,牛羊肝片吸虫病、莫尼茨绦虫病、网尾线虫病、血孢子虫病,鸡兔球虫病,猪后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