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抓住关键,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紧紧抓住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这个关键,在真转真改上下功夫。到去年底,全省共有72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通过转企改制,成为新的市场主体。沈阳市及所属县(市、区)共44家经营  相似文献   

2.
文艺院团改革是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突破口,也是北京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扶持一批、转企一批、重组一批、剥离一批”的工作部署,北京市以点带面,统筹兼顾,在重点扶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同时,大力推进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北京歌剧舞剧院、中国木偶艺术剧团、中国杂技团等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将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一步转企改制为现代企业,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3.
264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大踏步完成转企改制;艺术创作呈井喷态势;一大批文艺精品叫响全国、走向世界……贵州步入文化体制改革快车道,文化软实力释放出发展强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宁夏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文化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宁夏文化"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宁夏的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国有文化市场主体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效。一、按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遵循规模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见实效(一)转企改制的推进。2009年8月将宁夏话剧团作为自治区文艺院团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28日,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宁夏文化体制改革将在面上展开,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宁夏出版行业组建黄河出版发行集团;以宁夏歌舞团为主体组建宁夏艺术剧院;宁夏秦腔剧团和银川市秦腔剧团合并为宁夏秦腔剧院;  相似文献   

6.
7月5日,辽宁演艺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辽宁省深化艺术院团改革,转企改制、整合资源、做强做大演艺产业的重要举措。辽宁演艺集团由原来的辽宁歌舞剧院、辽宁大剧院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组建而成,是涵盖艺术演出、艺术教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中央领导关注什么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是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是贵州谋求新跨越的题中应有之义。贵州文化资源丰富,誉称"文化千岛",但却长期面临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实力整体弱小、文化形象缺失的困境。从文化资源大省到建设文化强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历史的选择。近年来,贵州围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一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尚小虎 《求贤》2010,(1):43-44
作为当今社会的强势媒体和文化产业中科技含量最高的行业,广播电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指明了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同时,党和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广播影视发展政策,这其中包括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相似文献   

10.
严海良 《唯实》2013,(4):65-67
一、文化产业投入的法律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为保障文化产业的投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同国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这些要求既是对未来如何振兴文化产业的明确指引,同时也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总结。  相似文献   

11.
经过转企改制的洗礼,贵州文化企业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更大的文化魅力,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转企改制风生水起2011年是贵州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克难年,也是文化产业进入"十二五"的起步之年,为贵州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加  相似文献   

12.
要言要讯     
正7月4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组织省直有关部门、新组建企业集团、已组建企业集团的人事(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就省直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人员安置政策开展业务培训和宣讲解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3.
陆茹 《党史文苑》2011,(24):64+67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关系混淆、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过程混乱和文化体制改革片面追求高速化、规模化。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许亮 《党的建设》2014,(2):43-4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文化企业一起共同构成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我省自2006年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以来,用6年多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重组了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了我省文化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但总的来看,我省文化企业无论从数量、规模以及整体业态分布上发展水平依然不高,特别是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水平仍明显滞后.因此,加快建设发育相对成熟、结构搭配合理、业态较为齐全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拟结合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实际,谈一谈对于加快我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体制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我国的出版行业也处于这股改革大潮之中。出版社的转企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0,(10)
<正>改革方向正确,我们的事业就会走向兴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首要的一条就是明确改革的正确方向。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所以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就在于我们找到了科学的改革路径。这就是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一方面通过政府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方面通过创新体制、转  相似文献   

17.
改革的目的是加快发展,发展的标志是做强做大。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只是与市场接轨的第一步,要把刚刚下水的“小舢板”变成实力强大的“航空母舰”,还有艰巨的任务在后头。第二步的主攻方向,是在市场主体到位的基础上,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出版企业股份制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力打造中国出版传媒“航空母舰”,全面提升我国出版传媒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在大批文化事业单位通过"转企改制",建立文化企业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党组织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以及如何处理好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从而保证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很好地担负起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文化使命,这些全新的课题已经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期刊业被要求转企改制,但学术期刊作为期刊家族中的一个特殊成员,虽不宜转企,但面临转型,也急需体制机制方面的改变,以激励学术期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术期刊更大的作用和潜力。在这种转型改制的宏大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发展正在从数量增长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学术期刊内容正从综合型向精准型转变,学术期刊也因此不断朝着规模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财政部近日就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税收政策问题下发了通知。根据通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由财政部门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