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晨 《人民论坛》2020,(19):136-137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心中的英雄主义情节发生了变化,但其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力有增无减。为使本土英雄主义电影发展与时俱进,我国需重视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积极作用,做好数字技术开发工作,加大数字技术型人才培育力度。同时,应规范电影市场发展秩序,健全电影行业产业链,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9的中国电影,注定要以一个历史的视角完成对于自身浓墨重彩的叙事。《南京!南京》与《拉贝日记》的先后出炉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对于历史题材的反思和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双重阐述。在历史的多样叙事和电影类型的不断强化中,历史题材影片获得了新的表达纬度。用影像表达历史、建构历史、树立国家形象成了当下影视行业的自觉雅好。这也给当下的中国电影提出了挑战,用什么样的电影可以清楚准确的表达国家形象、建构国家想象?类型电影的嬗变也许是中国电影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电影管理条例》已经2001年12月12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影行业的管理,发展和繁荣电影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4.
《电影管理条例》已经1996年5月29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影行业管理,发展和繁荣电影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相似文献   

5.
电影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0号《电影管理条例》已经1996年5月29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鹏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影行业管理,发展和繁荣电影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文...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业界正流传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个行业,一个是互联网行业,另一个是还没有被互联网颠覆的行业。"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电影档期,《亲爱的》、《黄金时代》、《心花怒放》等热门影片的出品方,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互联网大公司的身影。 2014年被称为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军电影产业的"元年",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通过融资、并购和战略合作,布局电影产业的速度大大加快,直接冲击和改造着传统影业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发展我国电影产业的若干意见》,产业化这个概念开始公然和高频次地被运用到有关中国电影的各种表述当中,中国电影实践的方向也得以确立和明晰。8年来,中国电影乘改革东风,通过对产业规律的认真摸索和有的放矢的行政管理,实现了全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体现为国产电影产量和质量的明显提升,也包括国产电影票房的大幅度提高,中国电影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法律题材的电影,没有超级英雄,更没有酷炫特效,但是却往往能在各大电影颁奖礼中斩获桂冠,在不动声色中展示伟大不凡。美国的法律题材影片,一直是国际影视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法律和法律人的思考与批判给法律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帮助,剥脱开主旋律的渗透和政治色彩的左右,更加着重于阐释社会法律问题和更深层次地剖析人性,直达法律人的内心世界,引发社会民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用人思想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用人思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对两种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对干部评判标准的区别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住胡同的孩子来说,看电影是深深嵌在记忆里的一件快事。上世纪80年代以前,您如果问胡同里的人有什么文化生活?掰掰手指头,头一样就是看电影。对于住胡同的孩子来说,看电影是深深嵌在记忆里的一件快事。上世纪80年代以前,您如果问胡同里的人有什么文化生活?掰掰手指头,头一样就是看电影。电视呢?,那会儿胡同里的人,上哪儿看电视去?大多数人连电视机什么样都不知道,看电影却如家常便饭。记忆中,那时孩子们看电影的机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两年,所谓"互联网+电影+金融"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新玩法,金融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涌入电影行业,在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巨大活力和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建立在电影版权基础上的金融衍生产品,以及电影金融化、证券化、股权化等问题应运而生,使得发展空间"风光无限好"的中国电影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各路资本追逐的"战场",甚至为了逐利不择手段。例如今年3月,《叶问3》刚上映不久,就被曝出票房造假问题。该  相似文献   

12.
李润竹 《人民论坛》2022,(Z1):117-119
电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力军,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主旋律电影越来越为市场和消费者所重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面对消费市场竞争激烈、观众选择日趋多元的现实难题,主旋律电影需要优化前期调研、内容制作和宣传发行的全流程传播策略,提高影片质量,满足人民需求,为我国电影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两大电影运动——中国进步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诞生背景、叙事主体、拍摄技法、演员表演、后期制作、思想内核以及对世界电影流派的影响等方面的相近之处与不同之处。绽放在战后的世界电影中的两朵双生花,让我们看到中国现实主义影片的雏形,也感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带来的清新,为世界电影浪潮留下了宝贵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6日,第十一届两岸电影展之台湾电影展在北京开幕。该活动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电影基金会、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开幕式后,放映了台湾影片《狂徒》并进行了主创交流活动。据介绍,本届台湾电影展在北京和承德两地举行,期间展映《狂徒》《寒单》《山的那一边》《疯狂电视台疯电影》《只有大海知道》《小美》6部影片。主办方还策划了李行电影展和"两岸电影创作人才与市场"主题论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为企业引进人才?企业人才需求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应对之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近期结合“辽宁省赴上海招才引智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对小成本电影与微电影从产生、发展优势、问题等方面做对比分析,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寻找二者相融合的契合点,满足电影人、市场、观众三方的需求与利益,为我国的电影市场注入艺术性与商业性兼备、叫好又叫座的新兴资源。  相似文献   

17.
汪开庆  王彦铭 《前沿》2012,(9):178-179
《金陵十三钗》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并没有影响这部电影的票房收入,这是一种现象。张艺谋电影现象是20年来一直受到大众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文化高温现象。本文把这一现象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出张艺谋现象并不是个人创造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投资者提供了经济资本使张艺谋得以进行艺术电影创作,成为艺术电影品牌并为他商业电影创作带来巨额投资。本文作为张艺谋电影现象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18.
郭月琴  王雪 《求索》2012,(9):242-243,151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是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同时,电影也是文化的产物,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对中外电影来说,电影字幕的互文对其文化传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以英文原版电影为例,从文化视角分析电影字幕的互文及其相应的策略,并对电影字幕互文的未来发展趋势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倪万 《求索》2007,(10):192-19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当代世界文化艺术,特别是电影艺术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以及中国后现代电影创作的本土化问题是绝对不可能也不会避免的。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后现代电影兴起并获得发展,陆续出现了冯小刚的“平民化”电影、王家卫的后现代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王朔小说改编的调侃电影以及其他的后现代影片。本文通过自我的文化体认、游戏的叙事方式、怀旧的武侠情结三个方面的分析,解读中国后现代电影创作的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给美国社会包括其意识形态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在此冲击下,银幕世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起,美国电影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被称为黑色电影。本文试图通过对于起产生的起源和审美特点来研究黑色电影这一电影现象与当代美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