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持续坚持和不断发展。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责任主体,作为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核心表征。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框定了基本原则,也为政府治理创新明确了基本走向。以政府治理创新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总目标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建设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型政府、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政府,完善制度供给与公共政策执行,既是政府治理创新和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政府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模式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变迁体现了从管制到管理再到治理转型的逻辑主线。政府治理模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基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对现行的政府治理边界、治理结构、治理工具、治理方式等作出调适,构建政府主导、市场与社会协同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政治文明建设推动政府治理变革,并为政府治理变革指明方向,政府治理创新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文明的、善治的治理政府。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限权政府、民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公民理性与政府善治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逐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既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百年治理经验,也需要总结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在此基础上以公民理性与政府善治作为基础支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当确立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务公开,实施绩效评估,改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6.
政府治理改革与创新乃是对政府治理体系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动力来源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亦是政府治理体系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40年政府改革创新的结果便是产生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的政府治理典范。中国政府治理变革乃是一种基本典范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与WTO 规则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国政府治理变革的基本目标在于,推进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分权政府和民主政府的制度建设,这四个要素乃是构成政府善治的最为重要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8.
要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政府创新至关重要。不断推进政府创新是做到"四个坚定不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政府治理理论:兴起的缘由、特征及其中国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扬伟 《工会论坛》2008,14(5):142-143
政府治理理论在西方的兴起有其必然性,开放的中国处在开放的世界体系中,全球化这一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现实同样对中国产生影响,同样对中国政府的治理提出挑战。中国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吸取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新的治理思路并提炼出一些适合中国的治理理念,这既是对中同当前面临问题的回应,也是对政府治理理论的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合理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基础作用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新阶段新的发展条件要求党和国家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对政府行政体制和行为方式即政府治理方式进行适应性改革。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和适应性改革的途径是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及时转变职能,实现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目标取向是从传统行政走向公共行政、服务行政,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1.
建构我国的问责制政府:理论基石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个有公信力和有效率的现代政府应当是有责任性并可问责的政府。我国自去岁抗击非典以来对在政府工作中失职或渎职的官员严加查处的动向是推进政府问责制的一个令人鼓舞的开端。政府行为须问责的理念和实践在抗击非典中激发,推进政府问责机制建构之紧迫性正日益清晰地为人们所认识。建构问责制政府是对政府及其官员行为的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政府责任性不足和问责乏力的状况表明,依据善治和法治的理念加快建构政府问责制是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略论政府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层面的大系统,政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政府和谐是政治和谐进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决定政府和谐,政府和谐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取决于政府和谐及其程度。政府和谐包括政府外部和谐和政府内部和谐及其互动,通过内外政府和谐的互动,实现政府美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否构建政府和谐,取决于政府建设、政府自觉、政府自主、政府自律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3.
政府建设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进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或总体、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理念建设、政府基础建设,政府制度建设、政府组织建设、政府作风建设、政府能力建设和政府人的建设等。本文着重探讨了政府理念建设、政府基础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入世和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包括 :培育强大、完善的社会中介组织和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社区 ;提升政府的公共政策能力和切实加强政风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论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利,也是法律上的权利,具有法律权利的一切属性和基本要求.政府信息知情权,以政府信息为对象,是独立存在的法律权利,它有相应的请求权、救济权要求,在实现公民知情权方面,也有制度、条件、经费、责任与救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政府规制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依据一定规则对个人或特定经济主体的活动加以限制的行为。中国的政府规制实践与西方相比,不仅在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宪政结构的合理程度、规制法律的完备程度和行政过程的建设力度等方面,而且在规制所依存的非正式约束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透明行政,既是当代行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政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框架结构,必须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行政公开制度化、法制化,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债务规模也开始急剧扩张,地方政府债务日益膨胀。各方面对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乃至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颇为关注。当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正处于拐点的状态,即介于风险与危机之间的位置,因而必须通过建立控制和预警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存量、政府和银行联合规避风险、拓宽地方融资市场渠道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综合治理路径来有效治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指出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存在启动改革的被动性,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等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必须要提高各级政府干部对机构改革必要性和革命性的认识,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机构改革的主线,坚持依法治编以及增强改革的动力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语境下政府雇员制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在我国行政生态环境下政府雇员制面临着非规范性、角色冲突等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政府雇员制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配套措施的改革等方面突破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