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伐战争中,作为福建战场一翼的闽北,有两大特点:即中共闽北地方组织和闽北人民对北伐军的大力援助,促进了战争的尽快胜利,而北伐军进入闽北后,又推动了闽北工农运动的发展。这段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福建战场开辟之前,闽北在军阀周荫人的反动统治和控制下,共产党组织的活动是秘密的,国民党的地位是非法的,人民群众的爱国言行,仍然受到反动军阀的压制和迫害。北伐战争开始后,一九二六年九月,周  相似文献   

2.
1931年4月至1937年7月,闽赣省委委员,闽北分区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司令员兼闽北独立师师长黄立贵同志,曾在邵武战斗和活动14次,直至抛头颅洒热血青山埋忠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931年4月,方志敏率红十军从江西铅山石塘出发,翻越武夷山,消灭了龟缩在紫安坑口和长涧源之敌,长驱直下攻取了赤石,歼灭了敌海军陆战队林秉周旅一个团的大部。挥师回赣之时,方志敏决定把黄立贵为营长的军部特务营留在闽北。从此,黄立贵就和闽北的劳苦大众结下不解之缘,转战于闽北大地。  相似文献   

3.
二战时期曾在闽北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现任湖北省人大主任黄知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左丰美一行,于六月二十一日抵崇安,重访故地。两老到了中共闽北分区委诞生地——坑口,闽北首府——大安,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村头,黄道烈士墓址——长涧源,赤石暴动遗址——赤石以及闽北革命斗争史陈列室参观。黄老说:“凭吊革命遗址,可获历史、地理、党史等各方面的知识,陶冶  相似文献   

4.
反映由福建出去,现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的陈仁洪在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一年十年间,参加闽北红军游击战争及新四军抗日战争活动过程的回忆录《从闽北到皖南》,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从闽北到(?)》分十七章,名为:“铅山风暴、在独立营的日子里、激战四渡桥、别  相似文献   

5.
70年前,在闽浙赣边区占有重要地位的闽北,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闽北分区委。为了夺取革命的胜利,闽北党组织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领导团结闽北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献出了数十万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这是我们永远要铭记的。 一、闽北分区委建立之前闽北党组织的设立与状况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早期革命根据地之一,是  相似文献   

6.
曾是闽北主要革命老根据地的崇安县上海、大安、坑口三个村的党支部,最近组织人员编写村史,为全县青年开展“读党史,忆传统,学先烈,干四化”活动提供了真实生动的好教材。这三篇题为《闽北武装斗争策源地——上梅》、《闽北红色首府——大安》和《革命红旗永不倒——坑口》的村史,已由崇安县委党史办编成《崇安党史丛书》在全县发行。  相似文献   

7.
黄道从1931年7月到闽北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到1938年闽北红军整编为新四军三支队五团北上皖南,在武夷山这块红色土地上战斗了整整7年,为闽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闽北红军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闽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八年秋,闽北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在斗争中产生了闽北的红色武装——民众队。在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艰苦的斗争中,由民众队到红军第五十五团;由闽北独立团至闽北独立师乃至苏区各地的地方武装,闽北红军和地方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整个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武装的坚强一翼。主力红军长征和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发后,闽北红色武装成为闽浙赣地区的重要支柱,驰骋于闽浙赣三省二十余县,  相似文献   

9.
闽北的小三线建设及其对当前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建设时期,闽北(今南平市俗称闽北)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战略地位,成为福建省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国家和福建省将沿海城市的部分重要企业迁至闽北,并在闽北投资兴建了一批工业企业。南平地、县(市)两级也抓住小三线建设的机遇,复建、新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小三线建设为闽北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闽北的经济实力,改变了闽北落后的社会面貌,推动了闽北社会的进步。同时,小三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闽北的经济建设也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道同志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缔造者之一。他是江西省横峰县人,与方志敏、邵式平共同领导了著名的弋横农民武装暴动。1931年4月随红十军到闽北,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在闽北战斗了整整7个年头,为闽北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孙克骥,1917年出生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这位开国老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中共福建省委、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等4个省级机关驻地。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闽北地委和闽北游击纵队活动的重点地带。  相似文献   

13.
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0年5月.黄道于1931年7月,从闽浙赣根据地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从1935年2月之后,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领导闽北和闽赣省三年游击战争,开创了闽赣省抗日救亡运动新局面,成为"东南半壁江山"一旗帜.黄道主持闽北和闽赣省革命斗争前后8个春秋,心里时刻装着闽北人民,闽北人民心里也时刻想着黄道.  相似文献   

14.
信息短波     
南平市直机关举行闽北党史报告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及闽北党组织建立70周年,6月21日,南平市直机关举行闽北党史报告会。市六套班子领导、市直机关、各单位常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党员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市委书记林克敏在会上作了题为《发杨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闽北党史报告。投告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二、闽北建党70年的光辉历程;三、学习闽北党史给我们的教育与启迪。在回顾闽北建党70年光辉历程时,林克敏指出,中共闽北地方党  相似文献   

15.
黄立贵之殁     
黄立贵是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威镇闽赣边地区,敌人闻名落魄丧胆,被革命群众称为“黄老虎”。闽北红军独立师,是在1932年11月17日闽北苏区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成立的,当时,方志敏率红十军第二次入闽作战,攻崇安,占蒲城,打通了闽北苏区和赣东北苏区的联系;已有千余兵力的闽北红军独立团,配合朱德所率的红一、三、五军团,连克建宁、泰宁、将乐、邵武、光泽,使闽北苏区和中央苏区联成了一片。红色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闽北红军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计有4个团、4000多人枪,黄立贵被任命为师长。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25年后,马列主义在闽北开始广泛传播。北伐军进入闽北,点起革命烈火。1928年,崇安、浦城一带农民举行的“上梅暴动”,揭开了闽北革命的序幕,革命斗争如烈火燎原,燃遍了闽北大地。  相似文献   

18.
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0年5月。黄道于1931年7月,从闽浙赣根据地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从1935年2月之后,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领导闽北和闽赣省三年游击战争,开创了闽赣省抗日救亡运动新局面,成为“东南半壁江山”一旗帜。黄道主持闽北和闽赣省革命斗争前后8个春秋,心里时刻装着闽北人民,闽北人民心里也时刻想着黄道。  相似文献   

19.
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0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较早建立的根据地之一。1931年7月,黄道从闽浙赣根据地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闽北根据地进入发展时期。在主力红军长征以后,他领导了闽北地区和闽赣省三年游击战争,树赶了“东南半壁江山”的旗帜。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团后,黄道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长和统战部长,公开的职务是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  相似文献   

20.
闽北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在土地革命战争艰难困苦年代,红军在彭德怀、方志敏、粟裕等同志率领下,先后多次进军闽北,支援闽北红军开辟与巩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 闽北红军劲旅,在黄立责师长率领下,在与国民党军队进行艰难的上百次的交战中,从战地火线送来抢救、治疗、调养的伤病员,均由闽北红军医院承担。这所闽北红军医院,在根据地群众的全力接济下,让一批又一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