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09年市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上获悉,2008年,本市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2009年,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确保完成第二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做好世博会公共卫生保障,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沈晓明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
《上海人大月刊》2007,(5):31-31
4月中旬,市卫生局副局长蔡威在市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2009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包含进一步加大应急控制、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社区卫生和郊区卫生服务、卫生监督、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及信息七大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二○○七年四月二日)沪府办发[2007]1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卫生局制订的《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2009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2009年) 2003年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后,本市制定、实施了《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区县政府和有关委办局的共同努力,本市第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公共卫生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预防控制、医疗  相似文献   

4.
《北京观察》2009,(7):25-26
2004年12月7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加强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经过全市共同努力,以“一个机制、四个体系”为核心的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就,为推进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郭强 《今日上海》2008,(9):14-18
上海从2000年起,每三年一轮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年)预计到今年年底能较好地完成计划目标。 第四轮环保三军行动计划已启动编制。总体定位是在前三轮基础上的深化、完善和提升,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更加突出源头控制,更加注重政策机制创新,更加注重郊区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完成“创模”、迎世博、“十一五”规划和污染减排任务目标,同时要结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转型发展期的特点启动相关工作,探索出一条特大型城市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为“十二五”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半月谈》2004,(5):25-26
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发展卫生事业,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河道水环境治理依然是本市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四大监督重点之一。由于抓住水环境治理这一环保的“牛鼻子”,上海环境保护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上海万河整治行动的全面展开,使全市各郊区4000余条总长3548公里镇村级河道“受益”,整治后整洁、自然、生态的河道面貌,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营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努力推进本区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特别是加强对本区水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重点对污水处理工作开展监督,在“实效”上下功夫,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9.
我市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年12月7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加  相似文献   

10.
杜创 《人民论坛》2020,(6):78-81
2003年“非典”疫情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明显提速,特别是新医改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初步搭建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筹资机制”的制度框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政府购买服务中的竞争机制等方面存在短板。下大力气补短板,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打造医疗服务满意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入手。目前,该市已出台了《大连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3年投资10亿元用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和城乡困难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以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着力解决农民医疗问题。一是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2.
谢会丽 《今日浙江》2013,(11):36-37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实施仅两年,至去年12月,上海就基本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上海的做法为我省提供了有益借鉴。成效与全国其他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相比,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五个率先"、"五个第一"的显著成效。"五个率先"主要表现在:第一,率  相似文献   

13.
吴鹦 《江苏政协》2010,(2):49-51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溧阳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仍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上海》2012,(5):13-13
医改3年,上海医疗资源布局趋向合理:以实有人口配置公共卫生服务和资源不断“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超过了50元;初步建立的“三纵三横”基本医保制度覆盖人群1800万;新农合人均筹资提高到980元,城保报销封顶线提高到28万元,  相似文献   

15.
一张由点及面、纵横连线的网络,将进一步完善健全上海的传染病临床救治体系。近日,本市依托“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示范诊治中心(组长单位),建立首批由5家市级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9家区域临床诊治中心共同组成的“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09,(11):17-17
一、旅游业公共卫生风险管理和应急机制初步形成 1、风险意识增强,公共卫生规划逐步纳入地方政府旅游规划。 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7.
五,即五定;四,即四方付费;三,即三方监管;二,即实行双向转诊;一,即一年一次考核上海的医改工作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绝大多数指标在全国排名靠前,综合排序全国第一。特别是在以下四个方面,笔者认为成绩比较显著:首先,领导非常重视医改工作。比如连续十多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上海公共卫生经费一直居全国前列,2011年以常住人口计,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达到人均50  相似文献   

18.
常非凡  林坤 《人民论坛》2020,(14):104-105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社会治理体系等领域的一次突击大考。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症结,应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实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应优化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疾控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物医药应急研发以及快速生产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8(6):277-277
北京市作为全国“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建设工作试点,于2006年11月30日在全国率先正式开通“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  相似文献   

20.
正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九年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务院"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项目导向,坚持"浦东能突破、上海能推广、全国能借鉴",推动完成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200多项改革任务,在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取得了一些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