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4年对全国12个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当代城市青年的网络接触状况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网络媒介的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远比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介要短,并且网络接触还存在着一定的客观限制,但当代青年对网络媒介的接触程度却与其他媒介的接触程度相当;从网络利用的角度看,在职青年的网络接触表现出以获取信息、了解新闻为主,包括人际交往、游戏娱乐等多种内容;研究还进一步对青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因素与网络接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类别的青年在网络接触频率以及网络应用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效应的结果。而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当代中小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前提下,如何把德育的渠道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对中小学生活动的时空环境进行整体优化,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正向合力,已  相似文献   

3.
正川教[2018]57号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反响强烈。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迅速遏制当前存在  相似文献   

4.
王慧琳 《青年探索》2008,(6):61-62,80
通过对北京大学生媒介奥运资讯接触状况和体育价值观的调查分析,论证大学生的媒介奥运资讯接触的频率、时间、奥运认知度、关注度和媒介奥运资讯的内容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相关性,为当前媒介奥林匹克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城市女性休闲活动的职业差异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活动在不同女性职业群体中的差异状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市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绍兴城市女性休闲活动的职业差异。结果表明,绍兴城市女性在休闲目的、休闲时间、休闲消费、休闲交通方式、休闲场所及影响休闲地选择因素等方面存在职业差异,但差异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所得数据,以实证方式探究个体的人力资本因素和宏观的结构性因素对目前中国城市市民收入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部门分割对中国城市市民个人收入都存在影响,但是人力资本的影响力更大。研究还发现,中国不同地域的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人力资本收益率也体现出这种地域与时间上的差别;不同行业进行改革的不同步导致了不同行业部门中的收入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对其媒介接触的目的、频率、内容、时间、语种、条件和水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媒介接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满足生活需要和了解党的政策、方针;从接触频率和能力来看,网络比传统媒介、汉语媒介比本民族语言媒介更具优势;"民考民""双语生""民考汉"类学生本民族语言媒介接触能力依次降低,汉语媒介接触能力依次增强;大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从初中或者高中阶段开始接触网络,接触较晚。总之,建议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单位制订相关制度,充分发挥网络在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知识和情感建构中的正面作用。在汉语媒介接触过程中,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不仅学习了汉语,而且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还进行了文化的习得,网络和传统媒介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协调,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愈演愈烈的课外补习扰乱了中小学生正常的学习环境,影响了其健康成长。管理不规范、学校和教师失职、家长从众心理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缺失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课外补习现象的产生,而治理课外补习乱象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小学生毒品认知现状,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我省十个地级市中小学生,对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对传统毒品知晓率约80%~95%、合成毒品知晓率约40%~80%、新精神活性物质知晓率约10%。中小学生毒品防范意识男生好于女生,高年级好于低年级,防范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列联系数=0.051,P0.05)、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0,P0.01)。中小学生对吸毒是否会上瘾的正确认识约为80%~90%,并且存在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8,P0.01)。双亲抚养下的中小学生对毒品认知较好;冷漠、民主教养风格下中小学生对毒品认知较好。中小学生对吸毒之于本人、家庭危害的认识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认识更加全面的特点。结论:我省中小学生毒品认知有限,并且存在地区差异;家庭结构与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毒品认知有较大影响;毒品预防教育应更新内容,加强力度,提供父母教养方式指导,并贯穿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拓展生活方式比较的变量域,以深圳市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以在深人群的户籍身份、居住时间为比较维度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户籍性质群体的生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居住时间群体的生活方式差异不明显。因此,消除户籍身份对于城市人群生活方式二元化的影响,是构建城市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区的村社性越来越弱,城市性越来越强,乡村社区逐渐向城市社区转变。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分析了三种乡村社区类型的城市性特征,集镇社区、新近由农村社区转变过来的城市社区、农村等都仍具有较强的传统社区的特征,表现出了较强的村社性。但由于受到城市化影响程度的不同。三类社区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社会背景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大众媒介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传媒的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大众传媒及时、迅速、无孔不入的向大学生传递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的信息,提供社会角色模式、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大众传媒是大学生社会化当仁不让的“第二课堂”。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专门针对青年与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研究比较少,较有影响的调查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的《“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1],分析了不同青年对不同媒介的接触动机。而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媒介接触的全面…  相似文献   

13.
应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本文聚焦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妇女的男女平等价值观的表现,并比较流动妇女中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异同,比较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之间、与城镇妇女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流动妇女普遍具有较高的自我能力认知和较强的独立性。不过,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组的流动妇女在男女平等价值观的认知方面有差异,"80后"流动妇女在很多方面与同龄城市妇女几乎没有差别。相对流动男性而言,流动妇女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更为敏感,在这方面与城市妇女相似;但在有关家庭内两性责任和性别分工方面,流动妇女中则存在较大分歧,并与城市妇女有差距。研究结果启示,在推动男女平等价值观时,不可忽视流动妇女的内部差异,更要致力于改变家庭内的传统性别角色分工。  相似文献   

14.
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的职务性社会角色对其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450名新警媒介素养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媒介接触、媒介认知、媒介批判和媒介参与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考量,发现新警媒介消费程度与其他媒介素养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反差,进而提出分层培训的设想和完善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系统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使用媒介日益普遍,媒介影响大学生越来越深刻,高等教育不容忽视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对桂林市高校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使用媒介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有益的信息与参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全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素质教育,建议充分利用北京市的文化馆所。如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北京博物馆、天文馆、中国科技馆、美术馆……等等,应该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把这些变为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文化、学科学的课堂。体育馆所也同样应该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促使他们去锻炼、去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81--2010年台湾人口死亡率数据,对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发现:(1)1—100岁之间各年龄组别中心死亡率与时间因素存在显著负相关;45岁以后,时间对各年龄组别中心死亡率的影响程度形成“矿’字型。(2)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时间段之间过渡时所呈现的“亦此亦彼”性,即模糊性,对死亡率的影响在现有的死亡率估计模型中常被忽视。(3)死亡率的不确定性主要源自模糊不确定性,本文构建的死亡率模糊模型可以提高死亡率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越来越多地把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城市开发区也在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建设之路,推进数字化开发区的建设.通过对国家级城市开发区进行调查,从类型特征、区域特征、体制特征三大方面对我国城市开发区电子政务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城市开发区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着类型差异、城市等级差异、地区差异、体制差异.  相似文献   

19.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与媒介形态的更迭,在万物皆媒的传播格局中,乡村民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乡村文化的封闭性。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媒介对于乡村文化生活的意义,既要关注媒介的"呈现""连接"与"参与"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到媒介接触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在大众媒介营造的文化氛围中乡村文化逐渐趋同,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创造性及文化主体性。为此,应借助大众媒介之力,保护乡村文化特色并寻找其新的发展契机,从而健全乡村文化心理,在数字化的新媒体传播中建立乡村文化自信,进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媒介是加速个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工具,农民工从媒介稀少的农村走向媒介繁多的城市,自身面临着由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的巨大困境。对农民工群体开展以“使用媒介”为重点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担当对其进行现代化启蒙的重任。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可以依靠各大学中存在的学生志愿者组织或社会实践团体开展实验性行动,并通过农民工与乡村社会的天然联系发散影响,带动提高媒介的有效覆盖面和深度普及率,从而加快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