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对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的中国方案,是建设美丽世界的中国智慧,是多极世界背景下维护世界和平新的理论向导,是全球化困境中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为其提供了新的时代环境。其中,智能革命与生产力革命是其产生的物质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形成的优良传统为其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习近平个人经历和品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产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合作理论的视角出发,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党合作理论基础而言,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合作"精神的文化特性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政党合作理论基础的文化之源;人类社会的合作思想探索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政党合作理论基础的思想之源;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的政党合作理论,以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一系列的政党合作论断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政党合作理论基础的理论之源。  相似文献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世界发展现状的客观考察和准确研判,是在承继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而提出的重大倡议,是一个涵盖价值理念、动力机制、行动原则和战略举措,并在实践中不断形塑并渐趋完善的理论体系。它以维护人类整体的共同体利益为核心价值理念,以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之合力为根本动力,以合作共赢和责任共担为基本合作原则,以主动搭建多种合作平台为重要战略举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理论设想一脉相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体系和人类中心主义发展模式的超越,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具有中国智慧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与"同心"思想是不同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联合与团结思想的中国化道路,奠定了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的文化基础;"同心"思想是对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理论延续,是马克思主义联合与团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既善其身兼善天下--从建设和谐社会到倡导共建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 《外交评论》2006,(2):37-41
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中国基于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和内政外交政策基础,对当今世界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时代潮流的战略判断,表明中国不断完善对世界、自身、及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努力加强同外部世界的和谐互动,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谐世界"理念,是内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延伸,体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和文明古国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是中国对构建新时期全球政治范式的思想贡献.  相似文献   

7.
徐坚 《外交评论》2020,(1):1-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外交思想在价值取向上彰显鲜明中国特色,即旗帜鲜明地坚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初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为人类现代化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心与倡导涵盖资本主义国家的人类共同体意识形成理论自洽,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与"两个决不会"思想,对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进行深刻洞察得出的重要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从历史哲学高度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体现出深刻的理论思辨与理论创新精神。习近平外交思想富于鲜活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在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敏锐洞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脉动、以新型全球化理念积极引导全球治理等方面。习近平外交思想使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升华,开辟了中国外交哲学的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强大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主要有:严厉地批评了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重新深刻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科学界定中国历史坐标,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情,讲透了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的道理,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奠定了广泛的现实基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时代特征及中国国情"三位一体"的探索,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点",解决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问题;原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论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才能赋予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领导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领导的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完善的,是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不断成熟的表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民主社会主义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潮。通过鼓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上写的是民主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观点,妄图模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扰乱理想信念,解除思想防线,引导社会主义内部分化。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不动摇,历经曲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中国进步,改变了中国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  相似文献   

12.
从路径依赖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华丽转身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根基。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中,民族、国家与政党关系理论的创新正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形成的核心内容。摆脱自然法权思想这一西方政治文化民族特色的困扰,依据中国政治文明的历史传统以及中国悠久的多民族史实与现实民族关系政治格局来处理执政党、国家与民族之间关系,成功走出了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的重要创新成果。新中国政治实践是对"政党政治"文化的重要创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成功实践对现代政治文明发展具有积极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谱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同时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维。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在科学总结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凝练升华而成的科学的思想文化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其独有的基本特征,具体可以概括为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时代性和历史性相统一、和平性和包容性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向度是实现党的初心与使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是应对和战胜党内外各种风险与挑战。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政党优势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经验分别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提供了基础条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六个方面进行的伟大自我革命,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21世纪中国化的新篇章,夯实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内功和群众基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21世纪世界各政党组织兴党强党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国家,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成果。对于现实世界无产阶级的最终解放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置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这一理论背景之下,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意义,从而加深我们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虽然提出较晚,但这个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整个成长、发展过程。85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并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形成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探索出两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创立了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三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因主要是五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曲折前行的文化救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历史契机;特定的国际因素刺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来引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是当前学术界应当特别关注的重大理论课题。深化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前沿动态,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基本问题紧密相联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水平的提高,正是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思考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把握规律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形态如何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行动,实现它对当代中国的真理价值,集中表现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同质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重要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祖国统一、军事国防、对外关系以及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的重要思想理论观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创新的总结和升华,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且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