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的理论探索,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现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是历代领导集体一脉相承代代相承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习近平最终完成并继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顺应世界潮流确定和平发展战略的思想武装,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共八大是中共历史坐标上一次极具伟大意义的重要会议,而张闻天则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研究他致力于外交战线时期所持具有创见意义的外交思想对中共八大外交思想形成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平外交的思想渊源,以及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执政之初提出的"和平崛起"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博大精深,现实性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忠诚的继承者,在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矢志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弘扬孙中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对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的中国方案,是建设美丽世界的中国智慧,是多极世界背景下维护世界和平新的理论向导,是全球化困境中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随着两岸政党间交流的开启,两岸关系的和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便成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主题。胡锦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十分丰富,对于深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1、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必然选择;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3、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可靠保障;4、两岸同胞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5、保护台湾同胞利益是推动开展对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深化交流合作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杰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祖国统一思想上承前启后丰富发展的历史过程。“一国两制”构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不仅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形势判断方面,中国认为世界多极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在冷战后有多种表现形式,由加速发展向曲折发展转变。在基本对策方面,中国认为必须从战略高度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把国际目标定位于建设和谐世界,把提高综合国力和构建伙伴关系作为墓本途径,把强化中欧、中俄关系作为重点。中国的世界多极化思想为中国制定适宜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推进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促进世界的民主稳定,是中国共产党涉外执政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演进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和平发展思想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平发展道路肇始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的、牢固的把握,内含辩证发展、合作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特质,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内,只有陈独秀、李大钊和瞿秋白等党的几位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系统阐述过国家和国家主权的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国家和国家主权基本主张的思想基础。历史证明,坚持国家主权的这些思想和原则,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建设事业就向前发展;反之,就遭到挫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主权的基本主张,并且获得了成功的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基本思想.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制约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开辟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道路,掀开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篇章,在海峡两岸关系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文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进行客观分析与公允评价,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来论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论价值,从而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绿色和平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起的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在国际政治领域中,它提出绿色和平政治思想,主张以非暴力的方式协调全球范围内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以实现世界上的永久和平与生态和谐。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除了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核心内容外,还包括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举措。两者在近些年来都在各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世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借鉴前者的合理因素,对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48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短时间内,得到了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五一口号"顺应了人民对和平的期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五一口号"发出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呼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走政治协商之路的民主精神;"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写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精神。这些精神价值成为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和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在担任中央军委主席期间,为适应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了一系列事关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创新:包括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军事战略、改革创新与国防建设理论等。邓小平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理论财富和精神宝藏。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认为,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本质属性决定中国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要走和平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邓小平所说的"和平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和平外交战略的重要思想,其基本内涵就是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平统一,它对于指导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战略总目标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项伟大创举,亦是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成功地将马列主义相关党建理论与中国红军相结合的经验表明,党内思想是否纯正、路线是否正确,是衡量中国共产党自身完善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蓝本,有利于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毛泽东关于思想建党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艰辛历程证明,党的形象关乎党的命运,良好政党形象的塑造,是中国共产党获取合法执政地位和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是这一制度的奠基人,邓小平则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多年来学术界对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毛泽东思想的比较及其历史贡献等研究的成果颇丰,关于多党合作的研究是当代中国重大政治理论课题,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多党合作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发展与探索中形成的一个新的重大理论创新性成果。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形成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思考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概括,科学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所蕴含的制度性、人本性、渐进性等重要特征,深刻回答了中国与人类文明以及历史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的共同富裕,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逻辑,宣告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客观形成,彰显了中国共同富裕思想对人类文明的重大原创性理论贡献,主动承担着21世纪社会主义兴盛的理论使命与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政党理论与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思想理论的凝结。 一、毛泽东对多党合作思想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