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3月,原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武装叛乱,阴谋分裂祖国,反对西藏社会改革。叛乱很快就被人民解放军平息,从而为在西藏顺利进行民主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3月下旬,民主改革正式开始。民主改革是分阶段、有步  相似文献   

2.
西藏文化大观李霞这块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高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里的文化也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有了新的发展。民族教育体系初具规模和平解放(1951年5月)之前的西藏,文盲、半文盲占西藏总人口的90%以上。这里除西藏师范学院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9,(3):94-95
2月26日,以创作《中国读本》而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苏叔阳的最新力作《西藏读本》召开了出版座谈会,专家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和领域出发,对《西藏读本》以及作者的创作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并希望《西藏读本》能成为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西藏的一个窗口,为海内外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西藏、认识西藏的范本。  相似文献   

4.
党在西藏的宗教政策,是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具体实施和反映。它体现了党的宗教政策的性质。在西藏,由于宗教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复杂性、影响大等特点,所以,党的西藏宗教政策更为世人瞩目。党在西藏贯彻的宗教政策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结构、文化心理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和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西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地区,它不仅比内地特殊,就是比其他边疆少数民族更有特殊性。”因此,“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  相似文献   

5.
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2004,(4):6-15
5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全文包括前言和五个正文部分: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建立和发展;二、西藏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三、西藏人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四、西藏人民享有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和信仰宗教的自由;五、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郊一间宽大的练功房里,16岁的坚赞罗布正和他的伙伴们在钢琴的伴奏下进行形体训练。这些来自西藏各地的孩子为了成为一名艺术家每日苦练。西藏艺术学校创办于198O年,是第一个培养藏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等艺术专业人才的基地。它存在的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过了学校目前的规模。西藏艺术学校的建立,标志着西藏艺术教育开始规范化,为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在西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多年来,该校已从单一学科的一个班级,壮大到多学科的多个班级,专业门类较为齐全,有舞蹈、舞台美术、声乐、器乐和音乐师资等,学生达120人…  相似文献   

7.
1951年6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张经武离开北京前往西藏。稍后,人民解放军兵分四路,从西康、云南、新疆、青海等地向西藏挺进,由此拉开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大幕。由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率领的十八军一部,  相似文献   

8.
与美国读者同游西藏张杰1994年6月,作为《今日中国》杂志社读者访华团的全程陪同,我和14位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朋友一起,赴西藏游览了一个星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尽管有些已不止一次到中国,但却没有一人去过西藏。行前,大家纷纷交换着各自与西藏有关的所闻所阅...  相似文献   

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之际回顾西藏和平解放所经历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及西藏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护它,珍惜它。  相似文献   

10.
丁玲辉 《人权》2011,(3):55-5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加快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不仅关系到西藏的繁荣和稳定,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西藏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发展西藏教育事业是西藏振兴的根本大计,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高丽萍  李峻 《人权》2004,(2):53-53
多年来,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一直是国外媒体关注的热点,前往西藏采访的外国记者也在逐年增多。2002年,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泰国、印度等30多个国家的记者组成赴藏采访团分别到拉萨、日喀则、林芝、那曲等地进行采访,此次采访使他们对西藏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之初的1950年12月,中共西藏工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解放西藏只是我军的第一步任务,而长期建设西藏则是党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军的长期任务。当年进军西藏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8军和西北、青海、云南、新疆等几路进藏部队的许多老革命,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共同进步,自觉地献身西藏的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3.
沈珏 《统一论坛》2003,(4):33-34
生活就像一趟旅程,有的人飘泊无常,有的人却选择有目的、有方向。西藏光明之行的医疗队伍,已经作出了选择,选择的就是这种有方向有目的的旅程,我们即将去往西藏,也希望这是去往美好境地的一次征程,期望用我们的足迹为那里的人们留下一点美好的回想。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西藏跨越式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会议全面总结西藏发展稳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会议还对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5.
西藏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认识,而西藏对于我——是家,是心灵的归宿。从开始学习美术,我就幻  相似文献   

16.
达赖喇嘛在其“中间道路”的主张中,有一个大“西藏”的行政区划概念。这就是在其达兰萨达所谓“西藏流亡政府”的大厅中,悬挂的大幅“西藏版图”所标识的“西藏”,这个“西藏”包括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地区,新疆的五分之一地区,甘肃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西藏,雪域高原。一个令人神往又使人敬畏的地方。有人说过,不到西藏,你就感受不到她那撼人魂魄的力量。这种力量弥漫在空气中,无处不在,无可回避。而我们要说,不到西藏,你就认识不到西藏民政工作深邃的内涵和凝重的使命。可以说,没有哪项工作能像西藏民政工作那样,与民众生计、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安宁,乃至国内政治、国际风云联系得如此紧密;不到西藏,你就想象不到做好西藏民政工作究竟有多艰难,你更体会不到西藏民政工作者为此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短短的几天采访,我们感触良多,收获更多,但只能择其要而述立。村…  相似文献   

18.
‘离别十八年后回到西藏,我看见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这两年执行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以来,各项工作正走上正轨,尤其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贯彻落实民族和宗教政策方面,有更大进展,为今后的继续发展打下了  相似文献   

19.
高丽萍  王未来 《人权》2003,(1):45-46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有着神奇的风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随着西藏不断走向开放,越来越多雪域高原以外的人们来到这里,其中包括不少外国朋友。为了了解他们在西藏是怎样工作生活的,他们对西藏又有着怎样的感受,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并播出了系列专题电视片《外国人眼中的西藏》,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为让更多人了解西藏,我们将陆续刊出该片的文字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见证西藏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日子。40年来,西藏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人民解放军进藏.到平叛改革,成立西藏自治区,实行民主改革,彻底推翻封建农奴制,实行社会主义建设,西藏人民不仅在政治上摆脱了三大领主的统治,当家作主,而且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这一切,虽然有些久远,很多人没有亲身经历感受,但我们仍可以经历近20年来的变化和发展,感受西藏,见证西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