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春娥 《学理论》2013,(15):8-9
我国目前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但腐败问题仍然突出,在此关键时期党和国家尤为需要高度重视透过道德教育有效治官治腐。德教为先符合人的知行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德教为先能够培养领导干部真做清廉从政的道德君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选人用人廉洁从政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以德治国"方略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要实践"三个代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从追求社会整体和谐出发,立足于道德和法律发挥不同社会作用的特点,把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和依法行政结合起来,坚持以德治国必须提高德政水平和德教水平.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体现了公安职业特色和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文化载体的内容选择与立德树人之间、公安特色文化载体与文化强警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公安特色文化载体是解决公安院校大学生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应精准挖掘涵养未来公安铁军的文化内容,有效构建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文化...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人才必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德,又是其中占首位、最重要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办学方向问题。“谁掌握青年,谁就掌握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他们将成为国家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因此,能否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我们需要  相似文献   

5.
“苟得其人,虽年轻必举;苟非其人,虽年尊不授。”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不仅有助于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腐思想束缚,真正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惟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而且也有利于人才的良性流动和健康成长,事关党和国家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6.
党性锻炼对于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很重要,尤其对后备干部更有特殊意义.后备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各级领导骨干中的预备队.这些后备干部,既是现实领导班子中的一员,又是未来同级主要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后备对象.因此,加强他们的党性锻炼就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能否真正掌握在政治上可靠人的手中,关系着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能否畅通无阻地贯彻执行,以及能否保证党的事业的连续性.具体讲主要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7.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要靠人才、靠教育。高校是培养人、造就人的重要供给主体,其首要职能、本质职能是人才培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特别提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高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党委书记是党的建设的组织者 ,是群众心目中的党代表 ,其特殊地位决定了必须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首先 ,德要高人一品。要修好“三德” ,即不变之德、不争之德、不贪之德 ;其次 ,才要胜人一筹。理论修养政策水平要高 ,协调能力要强 ,要敢于和善于处理各种棘手问题 ;最后 ,绩要多人一处。要有公仆意识、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先贤老子,其代表作<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道经"讲的是宇宙观,"德经"讲的是道德观.老子认为"在天为道,在人为德",为此,为官从政的领导者要顺平天道,要修养道德,特别要有"上善若水"的境界.上善即最善,指最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0.
刘志明 《瞭望》2020,(4):46-47
重心下移、聚力聚焦,增强党建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带动力.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变替民做主为由民做主,解决法律管不上、道德管不住的问题.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德育人、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11.
一、《管子》对德的基本认识。《管子》对德的认识有四种基本含义。 (1)德与道是无别的 ,人掌握了“理” ,就可以得道 ,就是有德。道的本性是虚无无形 ,秉承道的本性。《管子》进一步认为 :“化育万物之谓德”。 (2 )德的载体为人身 ,为人之行为。因而德是人的内在东西 ,表现于人的行为中 ,与我们今日的品德相近。因而《管子》强调修身 ,更强调修心 ,要求“无以物乱官 ,无以官乱心 ,此之谓内德”。这种内德隐含了人对万事万物 (包括对人的感官 )的一种客观态度和崇高智慧。 (3)德是实践和认识的重要环节。道生天地 ,德出贤人 ,道生德 ,德生…  相似文献   

12.
靳国君 《学理论》2008,(7):87-90
道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老百姓有时讲到邻居,讲到同志,说那个人有德,赞赏他有德,农民开玩笑的时候说“瞅瞅你那德行”,还是讲的德。把“德”和“行”组合在一起,很科学,一语道破“德”的根本要求在于“行”。德,得之于心,付之于行。道德关键在于实践,知易行难。德,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毛志成 《民主》2006,(8):47-47
中央台有个《道德观察》栏目,其中颇有影响的是“一鸣论道”。近期推出的“八荣八耻”系列,尤其引人关注。读了上述的有关“有德与无德”、“荣与耻”的内容之后,我首先为之喝彩的是其中的诸多直言,对各式各样的有德有绩之人和无德无耻勾当大都做了真实的表述。但细细读来,有几种感受也是突出的。这就是:一,真有道德、真有大德的人(尤其是平民或基层官员)若是确有令人感动的真切德绩,大都经受或体验了某种不幸或苦难;二,这样的大德之举,往往是个人行为,并未形成很多人跟着去学样的风尚;三,有德、有大德的人在总量上毕竟少之又少。而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4)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就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问题所做的讲话。这篇讲话抓住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中五大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发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呼声。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今,这篇讲话都足以让人振聋发聩,其中蕴含的关于党的建设的宝贵思想,值得深入挖掘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教育命题和时代主题,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和真理,更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新人"的崇高事业。这"三个塑造"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指明了立德树人的具体目标和路径方法,实质上构成了教师立德树人价值诉求的三个层面。从"三个塑造"切入,阐明和把握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新时代教育发展以及师德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重要的社会问题,解决民族问题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问题,已制定有多方面民族政策,然而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存在,构建完善和规范的少数民族公共政策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6)
德俄就制止走私核材料问题达成协议德国情报机构协调人施米德尔在莫斯科同俄罗斯联邦反情报机构负责人斯捷帕辛8月22日签订了一项协议,同意德俄两国就制止走私核材料问题加强合作.维和部队在索再次遭袭击索马里武装分子8月22日在摩加迪沙市西南110公里的布尔利戈村附近袭击了联合国驻索马里维和部队的一支巡逻队,7名印度籍士兵被打死,另有6人受伤.荷兰新政府就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干部工作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大胆选拔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而解放思想,转变选人用人观念,是其中的关建环节. 破除德才割裂、忽视政绩的思想,树立看实绩用干部的观念.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德"和"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小平同志提出"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并有政绩的人".江泽民同志指出:"衡量干部的德和才,主要看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表现"."选拔干部总的原则,还是德才兼备.……第一条是政治上的要求,就是要听党的话,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曾经反复强调指出,要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这个论断,高度概括了党的建设和干部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很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第一,这是由执政党的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是一个拥有49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肩负着领导11亿人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在未来的岁月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一代代传下去,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不是可以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究竟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还是掌握在非马克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7,(9)
<正>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7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讲话》不仅蕴涵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理想的决心、执政为民的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