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5日,叶利钦总统宣布,俄联邦权力机关将分别成立由总理切尔诺梅尔金领导的“中右派”和国家杜马主席雷布金领导的“中左派”两个议会竞选联盟。俄舆论认为这是俄议会竞选斗争拉开序幕之时成立的“政权党”。 一、成立情况 5月12日,切尔诺梅尔金领导的竞选联盟“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宣告成立并通过政治声明,宣布该运动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俄罗斯和俄罗斯人的尊严和自尊及个人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以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多重危机并发。叶利钦两度更换政府,金融危机频仍,经济再次下滑,议会与总统尖锐对立,因政府长期拖欠工资和退休金而要求总统下台的呼声高涨。所有这一切也进一步表现出了后叶利钦时期的特征。一、叶利钦...  相似文献   

3.
从1990年11月到1991年,在俄联邦先后有6个自由经济区条例草案正式公布.1992年6月4日,俄联邦总统叶利钦签署了关于建立“自由经济区”的命令.由此可见,俄联邦  相似文献   

4.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利钦时代是俄罗斯民族近300年历史中最暗淡的时期之一.俄罗斯走的是一条以政治为中心、政治改革优先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叶利钦是俄罗斯民族处于探索时期的总统,他的矛盾性实际表达了民族发展中的彷徨;从所持的立场和所选择的民族振兴道路来看,叶利钦是一个党派的总统;从所选择的改革方式和手段上看,叶利钦是一个"革命式"的总统;从领导和统治方式上看,叶利钦是一个大权独揽的总统.俄罗斯艰难的转轨进程表明俄罗斯的转轨道路是一条颠倒的发展道路,它是在不具备民主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先建立了民主制,再靠民主制去推动社会经济基础的建设.正是这种颠倒,决定了转轨道路的复杂性."民主式革命"内在的矛盾决定了叶利钦时代社会转轨实践的矛盾性;对于落后的、需要在经济上赶超的国家来说,要建立超常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对集权是必要的.俄罗斯的实例证明,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实行民主制,连正常的经济发展环境也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5.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举行了新议会选举。这是叶利钦总统废除苏维埃体制后的首次俄罗斯“多党竞选”,也是1917年以来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多党制议会选举。各政党和集团围绕新议会选举竞争激烈。现将有关新议会及选举情况介绍如下: 一、新议会的组成 新议会称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联邦委员会设  相似文献   

6.
1996年4月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建立共同体条约》,两国议会批准后将正式生效。这表明,俄白两国在全方位一体化道路上比独联体其他成员国走得更快。 一、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几年来一直搁浅的军事改革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1997年6月9日,叶利钦总统接见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并批准了国防部提交的有关军事改革及其措施的文件;7月16日,叶利钦又签署了新的军事改革命令。俄罗斯军事改革终于开始蹒跚启动。  相似文献   

8.
1997年5月2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北约16国首脑及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巴黎正式签署《俄联邦与北约相互关系、合作和安全的基本文件》。该文件是双方在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谈判之后相互妥协的结果,它的签署意味着俄罗斯承认了北约东扩的现实,使北约东扩扫除了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3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向俄联邦议会两院发表其任职以来的第三次年度《国情咨文》,对俄罗斯内外政策做出全面阐述,尤其突出民生问题,强调俄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下一代创造美好生活”。总统《国情咨文》通常被视作俄内外政策走势的风向标,然而此次《国情咨文》的主要议题却出人意料,梅将推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选择了西方式的新闻自由,将有关言论自由以及取消新闻检查的条款明确地写在《宪法》与《俄联邦大众传媒法》中。俄罗斯在叶利钦时期也确实经历了一段新闻自由的日子,但作为"第四权力"的大众传媒却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政府的反对派。在这种情况下,整顿俄罗斯传媒市场,将大众传媒的管理权收归国有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2000年当选的新一任总统普京的肩上。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充分吸取了戈尔巴乔夫放弃新闻检查和叶利钦时期舆论失控的教训。普京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想巩固国家政权,必须控制传媒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1.
俄联邦共产党是当今俄罗斯最大的左翼反对派政党,在议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普京执政八年的时间里.俄共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梅德韦杰夫任总统后俄罗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梅普组合”新时期,俄共将面临新的挑战且发展道路将不会平坦。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叶利钦时代美国对俄罗斯政治的影响深远。这种影响经历了美国帮助叶利钦巩固政权、支持叶利钦确立俄罗斯发展方向和维护叶利钦政权延续3个阶段。叶利钦时代美国推动俄朝西方民主制度转变是美对俄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每当俄罗斯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加深,美国就会加强对俄罗斯内政的干预。俄罗斯国内政治进程遭受挫折反而会加强美国内反对把俄作为战略伙伴的趋势。美国对俄实施经济援助是基于经济市场化对政治民主化具有促进作用的构想。美国把援俄当作影响俄国内局势、增强叶利钦政治地位的重要手段。美国对俄国内改革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叶利钦的支持上,并对俄罗斯人事变动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俄白建立联盟国家条约》和《实施联盟国家条约纲领》。文件规定:建立联盟国家最高委员会、议会、部长会议、法院和审计署;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发行统一货币,实行统一的社会政策,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两国以独立主权国家身份加入联盟,仍保存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制度、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第二次总统选举经过1996年6月16日和7月3日两轮投票,叶利钦最终战胜主要竞争对手人民爱国力量联盟候选人、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竞选连任总统成功。此次总统选举充分展示了俄罗斯选民的政治心态和政治愿望。一、政治倾向与经济利益紧密相联决定政治进程的社会政治因素除  相似文献   

15.
2月24日,叶利钦总统首次发表国情咨文,对俄罗斯过去和当前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予以全面评价,为今后的经济政策定出基调和框架。3月4日,在俄罗斯政府扩大会议上,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就俄罗斯当前经济形势和今后的经改方针闸明了政府的主张。外界认为俄总理的经改报告与总统咨文一脉相承,可以说是总统政策的具体化。在总统咨文和总理报告中,对迄今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做了重大调整,正式确立切尔诺梅尔金政府于1993年8月制定的经改纲领是今后经济政策的基础,并且宣布放弃两年来推行的激进改革政策。俄经济政策的这次大调整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的,调整后的经济政策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在改革中注意更多的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整体上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作为俄罗斯的最高当权者,叶利钦总统试图在外交领域重建俄罗斯的大国形象.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几经调整,一波三折.但由于俄罗斯自身的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叶利钦并没有在外交上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7.
2000年3月26日,经历了短暂总理及代总统生涯的普京,带着民众的厚望和重托,担负着发展经济的历史使命,怀着消除贫困、改善民众生活的良好宿愿,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成为继叶利钦之后的俄罗斯第二任民选总统。2004年3月15日,在新一轮的总统竞选中,普京又以71.2%的选票连任总统,再次担负起领导俄罗斯继续改革和发展的重任。普京连任总统标志着俄罗斯经济和社会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阶段既是前一任期既定改革道路的延续,同时在具体改革措施上又必将有新的内容出现。本文在分析俄罗斯选择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作为改革新道路的基础上,试图就普京的对外经贸思想和与此相关的新时期对外经贸发展战略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是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交织发展的一年,形势风雨如晦:政局动荡不定,经济、金融危机多发,外交业绩平平。俄度过了独立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一)政坛斗争形势对当局更加不利。 1.叶利钦总统的威信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叶执政以来,由于推行的自由化改革屡遭失败,其威信不断下降。特别是1998年,叶两次解散政府,引起政权信任危机,诱发经济和社会危机,导致政局动荡,使其陷入空前孤立境地。7月初,梁赞州、萨哈林州、雅罗斯拉夫州等联邦主体  相似文献   

19.
叶利钦自1991年7月10日宣誓就任俄首任总统以来,频频更换执行权力机构(总统办公厅、安全会议、政府)要员,调整机构,先后对政府进行了8次大改组,其主要情况是: 第一次1991年11月 叶就任总统后,开始接受西方为俄设计的“休克疗法”,力图快速完成社会制度的变革,最终实现从计划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1991年10月底,俄联邦召开非例行的第5次人代会,叶在会上提出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准备实行“休克疗法”和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在叶利钦总统时期,俄罗斯按照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总统共和制,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构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普京总统第一任期时,在巩固俄罗斯联邦统一国家权力体系,完善俄罗斯议会和政党制度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梅德韦杰夫总统时期,在确保国家政权稳定和推进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普京总统在新的任期内,将寻求在强大国家与人民民主间实现平衡,建设一个统一、稳定、民主、公正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