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楠 《思想工作》2005,(3):26-27
又是岁末年初,农民工能否顺利拿到工钱,是倍受社会关注的事情;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2004年11月12—25日,自治区政府组成5个检查组分赴全区12个盟市检查清欠情况,包头市、兴安盟等5盟市2003年清欠比例达到100%,呼和浩特市、乌海市等也达到了80%以上,农民工朋友可以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了,大国总理不必再亲自为农妇讨薪了。今天,让我们换个视觉,去看看那些为农民工朋友讨薪的“政府的人”,他们在清欠路上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
又是岁末年初,农民工能否顺利拿到工钱,是倍受社会关注的事情。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2004年11月12—25日,自治区政府组成5个检查组分赴全区12个盟市检查清欠情况,包头市、兴安盟等5盟市2003年清欠比例达到100%,呼和浩特市、乌海市等也达到了80%以上,农民工朋友可以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了。“大国总理为农妇讨薪”的故事也该结束了。今天,让我们换个视觉,去看看那些为农民工朋友讨薪的“政府的人”,他们在清欠路上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壮大和新媒体的发展,农民工面对侵权行为不再听之任之,其利益表达的底层方式更加多元。以农民工"创意讨薪"为例,在合法与非法、无助与无奈之间,农民工既有以命相博的"跳楼、跳河、活埋、爬塔吊"等讨薪行动,又有悲情色彩浓郁的"子女替父母讨薪",还有吸引观众眼球带有行为艺术色彩之"裸体讨薪",更有颇具现代手段的"微博讨薪"和"召开新闻发布会式讨薪"。作为弱者的武器,农民工利益表达的底层方式背后有其一定的生成逻辑。正式制度虚置、公民意识觉醒和网络新媒介助推,构成了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表演化方式创意表达的隐藏文本。畅通农民工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有效地保障其制度范围内利益表达权的实现等路径,是解决农民工"创意讨薪"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每到年关,农民工讨薪总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堵路讨薪"、"罢工讨薪"、"讨薪被打被砍"等新闻频频见诸媒体,使得农民工讨薪难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她每天都很忙,"不是在讨薪,就是在去讨薪的路上"。有人说她铁骨铮铮,不惧艰难。其实她也柔情似水,面对朴实无助的农民工,她常常止不住流泪。人们都叫她"讨薪姐"。她却说,我讨的不仅是"薪",更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陈美杏,19年来为10多万名农民工讨薪3亿多元。2008年年底,年关将近,而南宁市江南区一工业园内,辛苦一整年的200多名  相似文献   

6.
王娟娟 《前沿》2012,(21):76-77
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手段越来越极端的农民工讨薪案件,本文的出发点是站在农民工这一弱势立场,指出农民工的“薪”是自己的合法劳动报酬,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根本不应该由农民工自己去“讨”,讨薪是农民工的无奈之举,说明农民工的维权渠道不畅通.本文将综合分析近期出现的典型案例,结合各个地方一些具体的做法,抨击拖欠农民工薪水的不道德行为,为农民工能够及时得到自己的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7.
从前年总理亲自关注农民工欠薪问题,到去年建设部、司法部等通知各级为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再到今年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清欠”举措,应该说加在农民工讨薪上的筹码已经不少了,然而现实却总也不能让人乐观,农民工们为讨薪仍在不断地上演一幕幕“跳楼悲喜剧”。"“欠薪——跳楼——解决”,一场闹剧;“欠薪——跳楼——不解决”一场悲剧……"难道就没有办法制止这样的悲喜剧继续上演?"近日,欣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新举措为农民工讨工资。据北京高院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法院受理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日益上升,这其中有相…  相似文献   

8.
数九寒冬,春节临近,又是农民工讨薪高峰期。河南省郑州市人大代表做客《郑州晚报》,通过“7667666”热线,接听拖欠工资投诉,关心弱势群体,为农民工讨薪,给农民工送去了浓浓的暖意——  相似文献   

9.
每到年关,农民工讨薪总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堵路讨薪"、"罢工讨薪"、"讨薪被打被砍"等新闻频频见诸媒体,使得农民工讨薪难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农民工的苦苦讨薪声,出现在本应充满期待与希望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之际,令人闻之心寒,思之心痛。当然,每到这个时候,相关部门往往会加大问责与维权力度,也常常能收到明显的成效,但水来土掩式的关注过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仍然难以根除。这如同一个时常刺痛人们神经的顽疾,拷问着社会良知。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法院,一份农民工讨薪案胜诉判决执行了三年没有结果,岁末将至,该法院立案庭法官为了完成本年度任务,多次劝说农民工撤诉。农民工讨薪难,是因为在此类事件中,农民工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致使他们或者忍气吞声地认了,伤心地离去,或者走向过激的一面。我们都希望农民工能通过法律途径,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但现在的情况是,即便走上法庭,讨薪之路仍然漫长。乌鲁木齐新市区法院的这桩案子,农民工胜诉了,但拿着胜诉的判决书如同拿着一张“白条”,三年过去分文未见。而如今,法院为了完成年底不能挂余案的任务,竟然劝说他们撤诉,…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4,(1)
民工年底讨薪上演悲剧 尽管今年总理曾亲自为农民讨工资。然而,一些悲剧总不能避免。12月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120多位农民工在哈尔滨市永安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了3年.工钱也被拖欠了3年,大楼眼看就要竣工了也没拿到工钱。12月4日.前去讨薪的民工竟被打手追杀,一位叫徐殿彬的民工身受重伤,手筋也被砍断。12月12日.烟台开发区一建筑工地民工从九米多高的钢架上纵身跳下,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幸去世.在自杀前,他声嘶力竭的呼喊着:老板不给工钱.我怎么回家?  相似文献   

12.
“追薪”龙卷风席卷各地2003年10月24日,重庆云阳县农妇熊德明向温家宝总理反映她丈夫的2240元工钱被拖欠,此事引起温总理的高度重视,指示地方政府要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熊德明一句“实话”引发的总理为农民工追回工资一事,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重庆市率先开展百日欠薪大检查活动。随即,北京市政府部门也宣布,凡是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将被逐出北京建筑市场。江苏无锡市规定,欠薪的企业主不得出国。广东、湖北等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追薪”龙卷风迅速席卷全国各地。“清欠”工作形成浩大的声势…  相似文献   

13.
王宗伦 《人民公安》2013,(23):50-55
年关将至.各地农民工讨薪案又呈抬头之势。虽然我国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后新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相当于给恶意欠薪的包工头们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让执法者有法可依。但从贵州省桐梓县公安局为73名农民工追讨近42万元拖欠工资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这条“艰难讨薪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14.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3):5-5
春节临近之际,各地曝出多起讨薪事件。去年12月,在山东莱芜打工的70多名陕西农民工因讨薪无着,向当地有关部门求助却遭推诿,当地警方还拘留了与矿主发生纠纷的部分农民工。经媒体曝光,  相似文献   

15.
这个春节,湖南籍包工头刘文没有回老家过年,而是留在江西南昌讨薪。半月谈记者7年前曾跟踪采访过刘文的施工队变“讨薪队”的经历。如今从农民工“晋升”为包工头,刘文的法律意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3,(4):5-5
各地讨薪事件频发 时近年关,讨薪事件再度频发。1月10日,130余名农民工在陕西富平县集体上访,封堵并跪倒在政府门前讨要被开发商拖欠的工资,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农民工因讨薪问题而发生的“跳楼”事件又屡屡见诸报端,有的甚至演变成过激杀人案件。可见,农民工讨薪依然艰难,农民工维权也依然任重而道远。"“欠薪——跳楼——解决”,一场闹剧;“欠薪——跳楼——不解决”一场悲剧。如今,这场悲剧在不断地扩大化,已由原来的“个人”悲剧发展为“群体”悲剧或社会悲剧。因此,审视农民工欠薪问题,再也不能“就事论事”发生一个处理一个,而应当更多地看到事件的复杂背景。"这个复杂的背景就是——农民工法律地位问题,讨薪不成所处的孤立无援处境,他们被漠视的种种遭遇,以及非常高的维权成…  相似文献   

18.
黄丹 《当代广西》2014,(20):50-51
正2014年9月23日,68岁湖南籍农民工陈立督再次推开了南宁市江南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陈美杏的办公室大门,老人紧紧握着陈美杏的手道了无数声感谢。因为陈美杏帮他把被南宁市五象大道某项目工地克扣了1天的薪水120元讨了回来。"钱虽不多,但是让我这个求告无门的农民工感到了关爱的温暖。"陈立督说。一头短发的陈美杏显得很干练,走起路来一阵风,随手的公文包里装满各种资料。在南宁市江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工作16年来,陈美杏记满了50多本"讨薪笔记",为农民工追回欠薪约3亿元,当好了劳动维权的"代言人"。365天一心为农民工讨薪忙"好,我马上过去。"  相似文献   

19.
龚明 《公民导刊》2013,(1):23-23
一到岁末,农民工讨薪便成为中国的一大“景观”。虽然每逢此时,大江南北处处涌动着政府治理恶意欠薪的措施,但年年治理,年年依然有不守法者恶意拖欠,致使讨薪现象还在延续。  相似文献   

20.
民工讨薪,已经不是新话题了。尽管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已经成了国家关注的重点民生工作之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八)》也拟将"恶意欠薪"入罪,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前不久,一则民工讨薪视频就走红网络。视频中,一位名为"苗翠花"的女子自称农民工,因天津市汉沽区殡葬管理所欠施工方1400万元而召开讨薪新闻发布会,并模仿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辞,对汉沽殡葬管理所的欠款表示强烈不满。看着视频中的女民工用浓重的乡音,一本正经地用官方形式讲述讨薪问题,一开始,这种不协调的确带来好笑、滑稽的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