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晴朗的手     
张绍民 《新东方》2000,(8):63-63
一叠名片 一叠名片多么像一本书,一本由人物组成的书,构成一本人物志。一叠名片可以写成一个长篇,每一张名片可写出一个人的故事来,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人的替身。名字是人的一种故乡。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曾说:“衣服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表达人生的袖珍戏剧。”是的,有一种语言,专属一个人,能表达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诠释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有一种语言,专属一个国度,能传承一国的文化与魅力,彰显一国的个性与特质。奥黛,便是越南的“专属语言”,表达了一种民族文化,传递了一国独特风情。  相似文献   

3.
势利眼儿     
西汉时的翟方进,在任廷尉的时候,宾客盈门,等到罢官回家,就门可罗雀了。后来,翟方进再次被起用,宾客们又都想回来,翟方进就在大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见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大意是: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结交的亲情;一个穷苦,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可贵;一个尊贵,一个卑贱,才能显现结交的真情。这事儿,说的就是势利。  相似文献   

4.
陈滨 《今日广西》2013,(5):49-50
在养马界,养马最有名的是杨武庆,他有两个爱好,一个是他的汗血宝马,一个是墨金黑茶。这一文一武,一动一静,埋藏着一个曲折甚至是有点离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一座毡房,就是一个流动的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移动的哨兵;一个护边员,就是一座活着的界碑。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共同体、一群人,他们要能在一起生存,总有一些内在的东西在精神层面支撑着大家,凝聚着人心。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谈论精神家园的重要性,我们倡导积极的家园意识,希望社会的个体培育起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力量,一种张扬真善美的价值导向,构成一个精神世界,把人们凝聚起来,组织起来,使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往前走。  相似文献   

7.
王进 《今日民族》2013,(1):55-56
普洱用一个名字,一种文化,一种色彩,一个梦想,感动中国,也激励着每一位新农村建设者。  相似文献   

8.
一杯清茶,一张书桌,一口河南话,一个又一个话题。我俩相对而坐,采访在轻松愉快中开始。  相似文献   

9.
人生目标,决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一个个量化的具体目标,就是人生成功旅程上的里程碑、停靠站。每一个“站点”都是一次评估。一次安慰,一次鼓励,一次加油。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人大月刊》2009,(7):48-48
近年来,重庆市人大在代表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开展建“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在市的层面,实行“八个一”服务,即为代表设立一部专用电话、设立一个代表专用电子邮箱、编印一本通讯录、绘制一张市级机关区位图、建立一个联系点、确定一名联系人、设立一个代表活动日、建成一个代表活动基地。全市的40个区县,也广泛开展了建人大代表之家活动。  相似文献   

11.
执著人生     
一次在火车上,我听一位中年男子向他同座的女青年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宴会中,有位美国心理学家提议,请在座诸位用最简短的形式写一篇自传。其中一个满脸沮丧的年轻人神气十足地交给这位心理学家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他的解释是:“一阵横冲直撞之后,落了个伤心哀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相似文献   

12.
方娟 《公民导刊》2008,(2):54-55
人不是一部机器,心理咨询师也不是维修工,心理干预的过程不是修理一个零部件,而是一次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帮助和鼓励。  相似文献   

13.
《思想工作》2005,(9):43-43
强有力的行政组织。过去四年,赛罕区社区建设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台阶。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体制改革等多种行政手段,使社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西冀 《传承》2011,(5):1-1
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落实工作抓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高低、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实现、关系到领导作风的好坏。实践证明,作风问题始终是影响能否抓好落实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强调抓落实,实际上是抓住了当前党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学会抓落实,是一种政治素质,一种思想境界,一种领导责任,一种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易靖茗 《台声》2013,(9):88-91
婚姻是要经营的,好的经营会让婚姻幸福。不幸福的,总是有一个人有问题。两个人在一起,不可能一个人老进,一个人老退。一进一退,把握好度,婚姻才能长久。她的婚姻感悟是——  相似文献   

16.
申德明 《今日浙江》2010,(12):62-62
出这个题目,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个故事: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土改时期,一位老农到镇上买年画,他买了一张毛主席像以后,非要再买一张共产党的像。售货员说,共产党是一个组织,不是一个人,没有像。他不信,对售货员说:人们都说,这个人像共产党,那个人不像共产党,共产党怎么能没有像呢?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减灾》2014,(3):34-37
纵观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一个杰出的领军人才,往往能够带动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乃至一个学科、一个产业的兴起。过去60年里,没有钱学森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就不会有“两弹一星”的成功;没有袁隆平等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8.
清明,一种品质,对为官者来说,这是廉洁的信仰;清明,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信仰;清明,一个节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是追思祭情的信仰。  相似文献   

19.
徐学平 《前进》2013,(2):55-55
总有那么一个日子,让我们思乡的情愫一如长城般蜿蜒;总有那么一个日子,让我们想家的情怀一如黄河般澎湃;总有那么一个日子,让我们觉得万水千山不再是一种遥远;总有那么一个日子,让我们感到短暂相聚却也是一种温暖……一年又一年,春节就是一场亲情Style!  相似文献   

20.
春回大地     
王光辉 《前进论坛》2009,(11):43-44
1978年,我获得一张奖状,接到一纸调令。这奖状是我自1951年参军后50多年来获得的许多(省、市、县、乡)功劳证、奖状、荣誉证书中级别最低的一项,但它却是最珍贵的,它有一个故事。而这纸调令是我一生接到众多调令中非同一般的一个,规格最高的一个,也有一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它承载着我国历史的一段转折,也记载了我个人命运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