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言碎语     
什么叫幸福?什么叫平淡?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幸福和平淡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在上个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能找着对象,有一个栖身之所,好就会感到非常幸福。而随着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加快,人们生活也不断提高,已经不满足于一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  相似文献   

2.
市场分析:目前,城市家庭一般都是一对夫妇一个孩子,所以他们舍得在孩子身上投资,会不同程度地添置一些与小孩不同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玩具、用具、设施等,尤其是收入较高的家庭就更舍得花钱。  相似文献   

3.
最初的语文     
近年来,一套初版于1932年的老课本逐渐被社会熟知,许多小学生家长更是购买这套书作为孩子的课余语文教材。一套尘封近百年的老课本在当下忽然焕发新生,其中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刘统 《同舟共进》2012,(5):43-46
“朱德扁担”的不同版本1960年代上小学时,语文课本有一篇《朱德的扁担》,我们都能背诵: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相似文献   

5.
时间紧迫的潜台词是:有时间工作,没时间生活。 这是一个时间紧迫的年代。蔬菜在反季节生长,孩子在起跑线上拼搏,人们越忙碌越慌张,越上进越迷茫……  相似文献   

6.
奂醒小铜人     
“如果你把他们当孩子,他们真的会叫你爸爸!”年过四十的赵阳说此话时天真得像个小孩。他所指的孩子,就是他收藏自驯\铜人。 赵阳,网名老赵,在无锡打理着一家文化公司,收藏铜八十余年,目前已经收藏500多个自汉魏到清代不同年代、不同类别姿态备异的铜人,号称江南第一,论数量、品类在全国亦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7.
期末总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复习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初三思想政治课总复习中,从不同的角度把课本内容进行分割,再梳理求答,融汇课本整体内容,取得较好效果。一、数据串联法把课本中涉及到的数据、数字内容进行整理,按顺序排列起来,显示整体感,同时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例如:“一”:则有一个中心、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一颗红心。“二”:两个基本点、两个文明、两种生产、两种需要、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共产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两手抓、国家创制法律…  相似文献   

8.
扫描中国"陪读大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80年代,孩子就是孩子,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写作业一个人自理生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孩子们被冠上了一个新的称呼:小皇帝。他们上学有父母接送,作业有父母抄写,甚至值日,都由父母代劳。家长们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吃的苦,孩子不要再吃;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到了社会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最重要的?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什么比金钱还重要?我们很容易说出许多答案,比如诚信、道德、文明、责任等等。而各种金钱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与宣传,古今中外,耳熟能详,路人皆知。现今小学课本中就有一篇《比金钱更重要》的文章,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深夜,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3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5月中旬,中央又专题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全国各地正掀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高潮。于是我们特别策划本期专题,从不同侧面探讨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1.
傅琦 《人权》2009,(1):43-45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十几个孩子光着身子,在睡炕边的木板上挖的一个个小坑旁边挤成一排,啜着玉米高梁粥。这不是某个怀旧电影中的片段,而是20世纪6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地一个农民家庭的真实画面。少数民族人口问题专家张天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十年前,这种由于孩子过多而陷入贫困的家庭在少数民族地区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2.
因为爱书,便选择了爬格子的人生;又因为爬格子的人生,便偏爱书籍。20世纪60年代初,我在山里念小学时,除了粗糙的课本,就很难见到其他读物了,因而到现在,那些几乎成了古董的启蒙书,许多仍被我保存着。尽管,当年我们家挤在小小茅棚里,这些课本却被我保护得完好如新。70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回乡,生产队安排我跟一位面匠师傅学做干面条。干面条出售前,须用巴掌宽的纸条包裹成捆,于是面坊常年就须搜购大量的废旧书报,短短两年间,我便得以从废旧书报中,挑选出几大捆60年代以前出版的中外文学书籍。书多了,我就用一个盛粮食的木…  相似文献   

13.
张矾,300多个贫困家庭儿童口中的“张妈妈”、“张阿姨”,江苏省泗阳县春晖民间助学协会会长。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张矾“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称号。在获奖感言《背起一个孩子,背起一份希望》中,她说:每个周末、寒暑假,自己都会带不同的孩子回家生活,用心陪护,目的是要让不健全家庭的孩子融入健康家庭之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2011年7月26日,苏里南各大报纸登载的一条消息使我大吃一惊:苏文化教育部推出的小学六年级历史新课本竞公开指责苏里南现任总统德西·鲍特瑟曾发动军事政变。课本有几章专门讲述上世纪80年代鲍特瑟军政权时期的历史,其中有一段描述在那个时期,  相似文献   

15.
李荣 《今日民族》2008,(6):31-32
6天的灾区采访,已经记不得抹过多少眼泪。 而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学采访时,那一个瞬间的泪流满面最让我刻骨铭心!中学一栋六层的教学楼在地震中瞬间整个坍塌,600多名正准备上课的学生全部被压在废墟中。当时,距离上课时间只有几分钟,这600名孩子可能都已经摆开课本,拿出水笔,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相似文献   

16.
徐小岩 《黄埔》2010,(3):20-22
相濡以沫 1945年,母亲被调任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院长。保育院孩子多,经费短缺,她想办法与宋庆龄国际红十字会联系,取得一部分资金。在那个艰苦年代,延安战事频繁,这些孩子都是前方将士和烈士们的子女,要保证每个孩子的安全,转移、疏散,任务相当繁重。孩子们年龄不一,大大小小的都有,又要照顾生活,  相似文献   

17.
从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人口膨胀的压力,中国将计划生育列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如今,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庞大的群体。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000万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出现,引发了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人们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独生子女能够适应社会吗?独生子女是“问题子女”吗?有人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是“问题子女”。这种说法并非中国人的专利,独生子女在不同的国家里,从一开始都是被当做“问题儿童”来研究的。100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曾经提出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8.
瞧这一家子     
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横江之畔.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家庭成员既有边防官兵,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孩子们与边防官兵非亲非故.却备受呵护。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群孩子生活成长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广西公安边防总队横江公安检查站。  相似文献   

19.
每个月应该给孩子多少零花钱?瑞典颇有影响的巨纸《每日新闻》目前就此作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专家根据普通家庭的收入和孩子们的消费情况,提出了不同年龄孩子每月零花钱的平均数额。比方说一个岁的孩子每月的零花钱为52克朗问瑞典克朗约相当于1.2元人民币),这笔钱可买大约一公斤的糖果,或者是看一场儿童电影。孩子年龄越大,零花钱越多。10岁的孩子90克朗、15岁的是350克朗,18岁的是500克朗。说它表明,大多数孩子都用零花钱买粮果,也有不卜孩子能定期定扶储蓄。男孩们常会得到较多的零花天,而女孩们则大都从9岁起花钱增多。斯…  相似文献   

20.
心语 《今日广西》2007,(22):67-67
20年前的那个深秋,我还是一个12岁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 久远的年代,许多事都已随风飘逝,而关于那双棉鞋的故事却永远沉积在心底,长成了—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