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九年春天,在皖南繁昌抗日前线我第一次见到谭震林同志,当时,他担任新四军三支队的副司令员。原任新四军参谋长兼三支队司令员的张云逸同志,已经过了长江,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总指挥,三支队的军政工作和部队活动区域铜(陵)南(岭)繁(昌)的地方民运工作,都由谭震林同志直接领  相似文献   

2.
杨陶然 《湘潮》2006,(11):55-56
拘禁胞弟建国初期,谭震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共华东局第三书记。分别20多年的几个兄弟先后与谭震林联络上了。老四谭云,解放前被抓壮丁在国民党军队干了十余年,1949年杭州解放时他随部队起义,所以第一个见到兄长。在各自介绍了曲折的经历后,谭震林根据弟弟的  相似文献   

3.
<正>1929年8月间,谭震林率领的红四军四纵队的司令部设在福建上杭白砂。一次战斗前,谭震林召集干部、战士开战前动员大会。正巧,毛泽东也来到了白砂。听说部队在开会,毛泽东就赶到了会场。  相似文献   

4.
夏日的傍晚,云霞像血一样赤红。谭震林从乡下搞土地革命调查归来,当经过红4军35团团部时,忽闻一阵女人哭声从团部传来。 谭震林驻足静听,哭声愈加凄惨。是何原因?他不顾身体疲惫,径直向团部走去。 35团团长黄克诚双眉紧锁,两手托腮,心事重重地坐在办公桌前,他对面站着一位年轻的女战士,泪流满面,呜呜啼哭。黄克诚见谭震林突然出现在面前,似乎来了解围人。他一把拉住谭震林的手,向他讲述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最近红4军军委有个决议,针对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部队万余人云集宁冈,湘南各县农军纪律太差,加上拖儿带女,给边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  相似文献   

5.
1949年4月,作为渡江总前委成员之一的谭震林,指挥中集团最先渡过长江天堑。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放了浙江、江苏、福建等省。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谭震林留驻浙江,成了新中国第一任坐镇蒋介石老家的最高官员。接过国民党扔下的烂摊子,谭震林不懈地学习,忘我地工作,励精图治,在主政3年多的时间内,把浙江治理得有声有色,留下了一串串佳话。蒋介石躺在台湾田明山行宫的沙发上,承认共产党比他厉害1949年4月20日晚,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10天后,杭州解放,七兵团大部已开抵武康。此时此刻,谭震林既兴奋又担忧:在新旧交替之时,…  相似文献   

6.
<正>谭震林,1902年4月24日,出生于湖南攸县珍珠巷谭家老当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攸县总工会干事、工人纠察队队长。1927年"马日事变",攸县同全省各地一样,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谭震林只好隐蔽起来。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为了扩大工农革命军的政治影响,并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于10月上旬,派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政治部主任宛希先,率领二、三连,从宁  相似文献   

7.
刘志青 《党史博览》2013,(11):49-53
1945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苏浙军区,统一指挥苏南、浙江省的新四军部队。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未到职),刘先胜为参谋长。中共中央华中局委托粟裕以华中局代表名义,全面领导苏一浙地区的党委工作,统一指挥。  相似文献   

8.
上篇“要人回去,我就死在团部”夏日的傍晚,云霞像血一样赤红,在井冈山的西天流淌,翻涌。谭震林从乡下搞土地革命调查归来,当经过红四军第35团团部时,忽闻一阵女人哭声从团部传来。谭震林驻足静听,哭声愈益凄惨。是何原因?他不顾身体疲惫,径直向团部走去。35团团长黄克诚双眉紧锁,心事重重地坐在办公桌前。他对面站着一位年轻的女战士,泪流满面,鸡鸣啼哭。黄克诚见谭震林突然出现在面前,似乎再地来了解危人,他一把拉住谭震林的手,向他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红军井冈山会师后,部队万余人云集宁冈,湘南各县农军纪律太差,…  相似文献   

9.
一1928年夏日一天的傍晚,时任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的谭震林从乡下搞土地革命调查归来,当他经过红四军三十五团团部时,一阵女人的哭声引起了他的注意。谭震林驻足静听,哭声愈加凄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谭震林不顾身体疲惫和饥肠辘辘,便径直向团部走去。一进团部,只见团长黄克诚双眉紧锁,心事重重地坐在办公桌前。黄克诚的对面站立着一位年轻的女战士,只见她泪流满面,不时发出呜呜的啼哭声。原来,红四军军委针对红军井冈山会师后,部队万余人云集宁冈,湘南各县的农民纪律太差,加上拖儿带女,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07,(4):56-56
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一直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新中国建立以后,谭震林当了副总理,进了政治局,分管整个农林口的工作.但他时刻警惕着,千万不能变成"官老爷".  相似文献   

11.
谭震林在湘潭县农村蹲点二事胡建涛1964年9月至196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率领中央工作组、中国人民大学工作队、湖南省攸县工作队来到湖南省湘潭县农村蹲点。谭震林于9月中旬率工作组进驻湘潭县响塘区响水公社(今响水乡)。他的公开...  相似文献   

12.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打倒谭震林,捏造罪名诬陷谭震林在“瑞金事件”中出卖了组织,出卖了同志。“谭震林专案组”派人来到连城寻找当年谭震林的警卫员杨金保,使尽种种恶劣的手段,要他证实谭震林是叛徒。 “瑞金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谭震林是不是叛徒呢?老红军杨金保告诉我们事情的经过。 1938年1月15日,谭震林率领警卫班和其他随从人员抵达瑞金城,住在河背街新四军驻瑞金办事处。汀瑞游击队的负责人张开荆听说谭震林到了瑞金。未经联系就带几十名游击队员连夜赶到办事处。谭震林见张开荆既然带人来了,就召集大家开  相似文献   

13.
1961年春的一天,湘东老区来了几个客人要见谭震林。对老区来的客人,即使工作再忙,谭震林也要抽时间热情接待。客人走时对谭震林说:“我们是从老区来的,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首长,只是带了一桶油、一袋米,这也是我们老区人民的一点心意。”  相似文献   

14.
<正>谭震林作为新四军的重要军政领导,全国抗战前、中期参与指挥皖南和苏南的斗争,后期又领导淮南地区的工作,是皖南、苏南、淮南等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42年底,谭震林来到淮南抗日根据地工作,担任新四军第2师政委,并兼任淮南军区政委、中共淮南区委书记。在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三年时间里,谭震林大刀阔斧地开展一系列工作,通过推进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等带领根据地度过困难期,主持开展整风运动,有力指挥抗日、  相似文献   

15.
没有谭震林的决策,就没有今天的杭州植物园 1949年4月底,江南风景如画,西湖柳浪闻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政委、第七兵团政委谭震林,率部横渡长江,由皖南进入浙江。5月3日杭州解放、6日组成新的中共浙江省委,谭震林任省委书记。7日成立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谭震林兼任主任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军区指挥部,是根据1932年2月1日中革军委的电令,于同年2月20日在长汀宣告成立的,由罗炳辉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谭政任政治部主任,林野任参谋长。福建军区指挥部下辖“闽西各县工农武装警卫连、游击队及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七师、第十二军”。同年3月23日,罗炳辉、谭震林向中革军委发出《关于部队组织、任务、行动情况报告》的电报,拟在月底率领红十二军主力由上杭开至永安小陶及宁化等地,并把军部由上杭城移驻宁化  相似文献   

17.
1938年3月1日,新四军第二支队所辖三、四两个团共2000多人汇集在龙岩白土,举行抗日誓师大会。之后,这支英雄部队,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罗忠毅、王集成等同志率领下,由龙岩出发,开赴皖南、苏南前线,参加伟大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8.
谭震林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革命家,在1967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带头“大闹怀仁堂”,同“中央文革”一伙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的主将。江青和“中央文革”为了彻底打倒谭震林,用尽一切卑劣手段,诬蔑他是叛徒。面对康生、江青之流的诬陷,身处逆境的谭震林仍然坚定立场,大义凛然,同他们展开针锋相对的抗争。林彪事件爆发后,毛泽东对“文革”以来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亲自抓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明确表示要给谭震林平反和恢复名誉。但在“四人帮”把持下,对谭震林的诬陷不实之词,并未从组织上正式平反昭雪。直到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谭震林才彻底平反。在党的十一大上,谭震林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如何看待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理论问题上,他坚定地站在了邓小平同志的一边,投入了这场大讨论。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一样,不是教条,而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又用来指导实践的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在谭震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他的侄儿侄女们回忆起伯父谭震林与自己的同胞兄弟及侄儿侄女们间的一些往事。谭震林留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共产党人的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军区成立前夕,我从县儿童局调福建军区政治部工作。我在福建军区三年多时间,知道谭震林同志一些情况,现回忆如下:一、办随营学校福建军区成立后,谭震林同志根据革命战争的需要,于1931年7月在白砂办起了随营学校,培养训练红军中军事政治干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