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仿照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了一所为培养革命人才的大学,并亲任校董事长。学校初名为国民大学,于1913年4月13日正式开学。原本是由同盟会元老宋教仁兼任第一任校长,但宋教仁于开学前不久在上海遇刺身亡,  相似文献   

2.
李琦 《党的文献》2011,(4):106-112
仇鳌(1879—1970),字亦山,湖南湘阴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是同盟会创始人之一,曾襄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首倡辛亥革命,担任国民党湖南支部主要负责人。1921年帮助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并任校长。1949年参加争取湖南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委员。仇君好,1939年生,原北京市机械局工程师。  相似文献   

3.
第一政治刺杀案,宋教仁出师未捷身先死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45分,上海沪宁车站突然传来三声枪响,紧接着一个黑影借着夜色迅速逃离,而就在不远处.时任国民党代理事长的宋教仁捂着肚子,痛苦地对身边的于右任说:“我中枪了。”于右任等人赶忙将他扶上汽车,向老靶子路沪宁医院飞驰而去。  相似文献   

4.
白川义则,1867年出生于日本爱媛县.189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并赴德国留学.次年被授予步兵下士官军衔.189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第十二期,晋升为步兵大尉.1909年晋升为陆军大佐,调任步兵第三十四联队联队长.1911年6月,任关东军十一师团参谋长,入侵中国东北.1913年调任华中派遣部队司令官.其后,他先后晋升为陆军少将、中将,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校长、十一师团师团长、第一师团师团长、陆军省次官兼航空局长官、航空本部部长.1923年10月出任关东军司令官,再次入侵中国.1925年晋升陆军大将.1927年擢升陆军省大臣.1932年出任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总司令官,指挥日军进占上海.当年5月26日因被刺伤势过重而毙命于中国.  相似文献   

5.
周济,1946年8月出生,籍贯上海。1970年3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毕业后在新疆工作。1978年考入华中工学院读研究生。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华中工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任机械学院院长,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12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2000年兼任省政府党组成员和省科技厅厅长。2001年12月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现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院士市长──周济@华萱  相似文献   

6.
《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3期刊登的刘永明撰写的《五四运动中的国民党人》一文(以下简称刘文),系统地阐述了国民党人在五四运动中的积极表现和重要作用,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对刘文所提出的“五四运动爆发时,国民党是中国社会上唯一的革命政党”这一观点,有些不周的认识,特提出商榷意见,以就教于刘永明及史学界同仁。众所周知,国民党是由中国同盟会改组而成的。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后,为了议会斗争的需要,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中国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共和实进会、国民共进会和国民公党四个小党派,于1912年8月25日在北京正式组成了国民党。该党名义上推孙中山为理事长,实际上整个党务由宋教仁代理。二次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的前身为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改名之初,校内封建官僚习气依然如故,学生多是仕宦子弟,他们来此读书,无非是为日后的官运仕途谋一身价和资格。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将北京大学腐蚀得乌烟瘴气、混浊不堪。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莅任之初,便表示要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改造旧北大。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  相似文献   

8.
先祖父仇鳌,字亦山,湖南汩罗县人。1905年赴日本勤工俭学,毕业于明治大学。后来,他与黄兴、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并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倒袁”、“护法”运动。1919年至1922年底,仇鳌在湖南长沙建立船山学社并筹集了几千块大洋资助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仇鳌任校长,毛泽东任教务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他始终坚持在湖南组织民众抗日和做难民赈济工作。1949年8月在湖南和平解放中,仇鳌负责民方,程潜负责政方,陈明仁负责军方,三方共同努力,致使湖南和平解放得以成功。同年11月,仇鳌应毛泽东电邀赴京,历任全国政  相似文献   

9.
贾潜,原名贾荣卿,字光尧,抗战时期改名贾潜。河南滑县杨公店人,1903年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科毕业。先后任滑县抗日民主政府承审(即司法科科长)、冀鲁豫行署参议员和司法处长、晋察冀边区联合高等法院院长和华北人民高等法院审判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被  相似文献   

10.
张治宇 《湘潮》2006,(8):56-56
刘伯承在中央苏区就担任过红军学校校长。长征途中,他先后担任了红二和红四方面军的红大校长。在陕北,他兼任中央红军大学副校长。全国解放后,他主持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刘伯承呕心沥血,为我军正规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抓伙食有板有眼刘伯承担任中央苏  相似文献   

11.
张锦高,男,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生。江苏省大丰市人,教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等教育学。1970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曾先后担任辅导员、校团委书记、基础课部党总支书记、学工处长等职。1990年任校党委副书记,1993年兼任副校长,1996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兼副校长,2003年6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主要社会和学术兼职有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执行主席,湖北省高校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时期,曾有两位名叫鲍罗庭的苏联顾问,先后到过岳阳。第一位是季莫菲伊·谢苗诺维奇·鲍罗庭。季·谢·鲍罗窿,1891年生,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第四十鲍古恰尔师炮兵营长。1925年初,他随师长鲍古恰尔作为苏联军事顾问团成员前来中国,先在苏联援华军事顾问团北方组冯玉祥部的国民一军任炮兵顾问。7月,又被派赴河南组岳维峻的国民二军任顾问。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杨杏佛,字宏甫,又名杨铨,1893年5月4日,出生于江西省清江县。杨杏佛早年就读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是同盟会早期成员,参加辛亥武昌起义。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杨杏佛任临时总统府秘书处收发组长。辛亥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后,杨杏佛弃官赴美,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1918年10月,由美国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称东南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工学院院长等职。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麾下,名将如林,其中,上将杨勇、杨成武、杨得志,被毛泽东风趣地称为“三杨(羊)开泰”。杨勇原名杨世俊,1913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南乡文家市的一个中农家庭。1930年5月,他在平江参加红军并入党,改名杨勇。他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艰苦时期的  相似文献   

15.
梁思成男,汉族,1901年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建筑专业,获美国彭省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任教授。回国后,曾先后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解放前,历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专门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应张学良校长聘请,1928年9月从美国来到东北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建筑系并亲任系主任、专职教授,主要讲授图案、雕饰、营造则例等课程。1949年后历任清华大学土建系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  相似文献   

16.
正张干(1884-1967),字次崙,湖南新化(今新邵县坪上镇)人。1908年从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毕业后,留校任教。1912年,该校更名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春,湖南公立第一师范、省立第四师范合并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张干任校长。因学校合并,1913年春考入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20,(7)
正袁吉六,新化洋溪区苍溪乡戴家凼村人,一生热心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先后任湘中各大学、师范、中学国文教员。1913年,湖南省公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第四师范")创立,袁吉六被聘为第四师范教员,后转第一师范教员。毛泽东1913年考入第四师范,1918年在一师毕业,一直是袁吉六的学生。由于袁六吉蓄着长胡须,所以人们一般都称他为"袁大胡子"。袁吉六是精通文字学的国文教员,最重视古文教学,而毛泽东由于受梁启超的  相似文献   

18.
长春解放后,有关部门找到了长春被困时进城做地下工作牺牲的阎景云同志的遗体:脖子、双手都被铁丝捆绑着,遍体鳞伤。 阎景云(1910——1948),又名阎庆铭,阎其铭。原籍凤城县弟兄山乡人。1926年由凤城中学毕业后,离开家乡,远赴上海求学。1933年夏,由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毕业。白山黑水间的抗日烈火吸引着他,他谢绝了亲朋好友的劝告,来到遥远的佳木斯市二道沟,被安排在万仁和商店当掌柜  相似文献   

19.
韩丽华 《党史纵横》2002,(3):30-32,44
1929年底,正值大革命低潮时期,在上海霞飞路和嵩山路交叉口处,一家号称松柏斋的古玩店开业了。原来,这是我党中央特科二科在此建立的一个情报站。经理是董健吾,具体负责是中央特科二科副科长阚尊民(后改名刘鼎),总负责是中央特科二科科长陈赓。此时,董健吾已是中央特科一名重要成员。董健吾,1891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五)生于上海青浦县东门棣华堍一户书香门第、官宦人家。祖父曾做过县官,较有学识;祖母沈氏出身上海富豪之家,笃信基督教。健吾原名守青,自小在教会学校学习,18岁升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优秀,…  相似文献   

20.
少奇同志原名刘渭璜,诞生于1898年。1913年至1916年在湖南省宁乡县玉潭小学就读。其间他不但学业日益长进,爱国情操也在熏陶中得到了升华,毕业时学业成绩再次名列第一。当同学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时,他站起来郑重地告诉学友:“我不再叫刘渭璜了,要改名卫黄,要做捍卫炎黄子孙幸福的有志青年。”他的豪情壮志受到大家一致的赞许。 如果上面称之为第一次改名的话,“少奇”则是他第二次改名的结果。小学毕业后,他先后考取了长邵中学、长沙一中,后进入长沙望麓园宁乡驻省中学读书。二年级时,他目睹军阀割据、内乱频频的现状,认为只有用武力才能扭转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