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改革开放、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时,首先指出这是由于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了起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这一表述,表明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意味着区分了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不同层面。今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要明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层面。本文试阐述区分马克思主义不同层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前驱之一,在其毕生从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事业中,李达反思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要解决的第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先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成问题。李达在自己的理论工作中,较早地反思和解决了这个前提性问题。李达的卓越贡献,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及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以史论理,精辟透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具代表性的丰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江总书记的讲话通篇贯穿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他强调:“八十年的历史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八十年来,我们党…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一定要高举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旗帜,十分警惕 和防范唯心主义和其他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对党员干部的侵蚀。这是江总书记在新世 纪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即:要努力坚持唯物史观。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善于理论创新的党。无论是毛泽东、邓小 平,还是江泽民同志,这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都是以哲学改造世界的革命家,又是 改造世界的哲学家。他们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从而创 造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加…  相似文献   

5.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始终遵循的科学命题。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应该说,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我们党已经解决了,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结合的结晶。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芽搞清楚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分不清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来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经验,我们得到许多历史启示.这对于大力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强调:“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江总书记的论述深刻地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都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如果把邓小平理论看成是“灵魂”,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产生这一“灵魂”的生命之“根”。“魂”是指导思想,是精神支柱,也就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林玉平 《前进》2001,(10):19-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一世纪治党治国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宣言,必将对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七一”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光辉典范。江总书记把我党八十年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归纳为三条基本经验,而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  相似文献   

9.
江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教育在先,特别要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要作为党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江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要害,深刻而明确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选人用人的问题。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领导干部把用权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根本问题就是加强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10.
温皓  袁中树 《长白学刊》2010,(6):147-147
通识化是与专门化相对应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通识化就是要摆脱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门化倾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学风与文风。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形成发展的历程深刻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全面掌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必须永远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千回百转仍生机勃勃的动力、穿越层峦叠嶂仍清醒的明灯,历尽艰难险阻仍能顽强向前的密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这一理论的真理本性使然、是对马克思主义运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时代与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这是我们百年大党守正创新、勇于突破的光辉印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新突破,内在要求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持续深入推进“两个相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王悦平 《传承》2009,(12):40-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解放思想就是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从而使这一理论体系成为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催生和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解放思想就是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从而使这一理论体系成为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催生和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共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总结这三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而且义不容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那么我们就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实践中谱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要重视方法论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及其核心反复强调过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要求。方法论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我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不仅要认识到其理论进程和理论成果层面的意义,更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本身就是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二者关系的一种方法。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还是理论成果,都要从方法论的视角去看待、去理解。从方法论的视角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和地位的认识,更加深刻认识学风的重要性,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性;可以更好地回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深化理论界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唐文君 《传承》2010,(30):36-3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按照中国的特色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三次飞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规律性的经验启示,对于我们今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和根本路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新创造;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营养;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  相似文献   

20.
岳磊 《前沿》2013,(18):55-56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们只有努力地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更好地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而要让社会主义发展得更好,则离不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此两大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本文就是要探究在新时期下如何建立适应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而让我国的社会主义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