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田叶 《世纪桥》2012,(11):28-29
林则徐是我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晚清统治岌岌可危、国家民族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之时,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林则徐开始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看待西方世界,开始思考有效的救国救民方略。他关注现实,注重实效,尝试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变通自己,开始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这些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即壮大自己而“制夷”,在“制夷”中得以振兴富强。但是,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等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作为统治阶级,作为君主专制统治的维护者,林则徐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框架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宋代浙东学术著名代表人物吕祖谦的《诗经》学,既守《毛诗序》,以《序》解《诗》,又主张读《诗》先要看大义,提出看《诗》须是以情体之的近人情思想,以平易观《诗》,以义理解《诗》,不以训诂来局限《诗》。其《诗经》学在宋代《诗经》学史上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黔中王学的思想系统中,经世致用的理论颇具创造性,其集中表现于治世、治人、治教、治政及治心等方面,而尤其以治心为要道。孙应鳌提出了“以用世为本”的七项主张,成为其治教、治人、治心的典范之作而鼓动当时。以马廷锡、李渭、孙应鳌等“理学三先生”为代表的黔中王学的经世之实践,推动了黔中在嘉、隆、万年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讲会高潮,形成了黔中王学五大重镇,遂与中原王学诸门的繁荣景象构成了遥相呼应之势。  相似文献   

4.
吕祖谦的《三国志详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三国志》的史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然而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将一些历史人物的面像刻画的入木三分,有助于使读者对某一个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同时《三国志详节》还引用当代学人对《三国志》人物的评论,说明吕祖谦编撰该书的真正用意,并不完全是为了一部简化《三国志》的选本,而是试图借助前人的理论来解读三国时期的历史。这既是吕祖谦诠释《三国志》当代价值的认真尝试,也是他以选本的方式延续了《三国志》作为史学名著的学术生命。  相似文献   

5.
陈廷敬学宗程朱,尤精于经学.其学崇实心实理之道,倡引经制事之理,论实理实学之用.认为物之理即实体于心之理,此谓实心,亦即主观真实反映的物之理,故此理又谓实理;由实心而得实理,由实理而致循理,此之谓治学之大道.其学意在针砭空谈义理之学风,促进经世致用理论之发展,曾对清初学术思想产生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世致用: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书堂 《理论学刊》2007,(6):114-116
作为中国文化价值核心的“经世致用”,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发展时期中都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并主导着中国文化、文学的发展。这一价值核心应该从学理上给予正确的评价。经世致用传统将继续在我们的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宋浙东婺学宗师吕组谦,发展了中国古代“有对”论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并永远处于“日新”之中;贯彻在认识作方面提出“致知”和“力行”相统一的辩证关系;贯彻在历史观方面提出“有因有革”、“向前则有功”的观点。吕祖谦认为人类也都是“同之中自有异”且“各得其所”地共生共存于世界上,于是提出“人之相与”即人事社会交往关系问题;主张“泛观广接”、多了解“物情事理”,兼容“相反之论”而求同存异。甚至可以“降意以求”各作妥协、达到互解、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8.
笔者总结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做到以人为本的“理实近小”,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与人的幸福、自由、终极价值和回归生活等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才能深入人心并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何谓"求是"?"求",追求、探究;"是",真也。在"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表述语中,"求是"主要体现了湖南人特别崇尚知识、追求真理、探求宇宙人生的大本大原的思想特质与精神追求。它是湖南精神的精髓之一。在实现富民强省乃至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求是"精神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0.
朱熹(晦庵)、陆九渊(象山)、吕祖谦(东莱)为南宋理学、心学、吕学三大学派巨子.朱、陆之间思想异同之辩曾为历史的一大公案.吕氏折衷朱、陆的"理"本、"心"本之论,又兼采永嘉事功之学.东莱与象山个人交往上有"道合志同"之情谊,学术思想上则共商讨、相融合、互补充,然而他们的思想亦同中有异,在为人治学的风格和探讨社会政治、哲学等问题的见解上亦各具特色.他们打破传统的经学独断论,开一代之风气,在学术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对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解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的基石,努力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并且按照所掌握的规律治理国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第二,列宁不断把理论付诸实践,又从实践中重新检验和修正理论,使理论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三,在夺取政权之后,列宁带领俄国共产党人大力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具有很强的建设性。  相似文献   

12.
余三乐 《新视野》2007,4(2):83-85
王阳明的心学与佛教的禅宗造就了晚明空虚的学风。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晚明开明学者为了利国救民,崇尚经世致用,与利玛窦传入的西学一拍即合。他们以强烈的求知欲去寻求真理,以平和的心态观察世界,以开明的态度接受西学,以极大的热情和百折不回的意志传播科学、实践科学,表现出捍卫真理的无畏勇气。晚明的开明学者是我国知识界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工科专业.对于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范类院校来说,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主要路线,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及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思想。本文从中国发展主要问题入手,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念等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深化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由“天道”下彻“人道”,由“人道”达于“治道”,张载为其治道思想建构了一个“内在超越”的思辨体系,并提出了以“井田、封建与宗法”为主要内容的“回向三代”的治道思想。不仅如此,张载以礼为教,验井田、复宗法、定边防,身体力行,见诸实施。其“为万世开太平”的治道理想,对理学在新困境新演变下“回向三代”的治道路径,及其经世致用之治道践履,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胡涛  周南  邱杰 《山西青年》2023,(4):78-80
为提高Python程序设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以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为契机,针对Python程序设计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就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创新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考核方式,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实施教学。实践证明,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先秦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的源流,先秦美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本体,道本体和情本体三种思想基础之上。尽管艺术、情感在这三种思想基础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源于古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宇宙感,源于解决把有限的人扩展为无限的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先泰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的源流,先秦芙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本体,道本体和情本体三种思想基础之上.尽管艺术、情感在这三种思想基础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源于古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宇宙感,源于解决把有限的人扩展为无限的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丽英 《世纪桥》2008,(7):73-74
先秦关学思想是中国美学的源流,先秦美学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本体,道本体和情本体三种思想基础之上。尽管艺术、情感在这三种思想基础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它们均源于古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宇宙感,源于解决把有限的人扩展为无限的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唐时期,韩愈在先秦儒学道统思想论述基础上,明确提出儒学道统论以排斥佛老、复兴儒学,其精神实质是重新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不仅具有在理论上承前启后开宋明理学之先的创新价值,且其儒学觉醒意识集中倾注于儒家“内圣外王”的外王致用,以儒家经世精神关注社会民瘼、排斥佛老,先后两次被贬官岭南,却积极在基本为四夷即今所谓少数民族中传播弘扬儒学,接橥的是拓展儒学促进少数民族思想文化进步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