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  相似文献   

5.
韩振远 《传承》2008,(11):48-49
我所说的"50后",是套用"80后"的说法,过去,有一句话叫"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指的就是50后,即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是一个典型的"50后",与同龄的朋友谈起我们这一代人时,大家无不感叹,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相似文献   

6.
"80后"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他们的父母是"50后",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是在阶级斗争、计划经济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以自己所受的教育和经历要求自己的后一代。从"80后"出生起,就受到成人社会的种种担心与指责,一直到汶川地震和奥运会期间,他们有了重要表现之后,情况才开始逆转。一代人引起如此长时期的争议在中国历史上少有。这是两个时代之间的冲突,它的发生与转变的过程为我们认识青年和形成代际的和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没赶上电脑和网络,也没有机会领略美国大片,他们的童年多半在室外度过,经常是一帮孩子在外面疯跑,一天呼啦一下就过去了。说起弹玻璃球、捉迷藏、扔沙包、跳房子、挑冰糕棍儿这些游戏,他们都有一肚子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8.
李虹 《广东民政》2010,(10):60-61
近几年,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就是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在研究中,我们把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以后出来打工的农民归为第一代,把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新人类”,原本是来自东邻日本的一个外来词,它是指二战后出生的新一代人,他们从价值现到行为模式和上一代人完全不同,他们衣着前卫,观念离经叛道。在中国大陆,人们较普遍地认为,从197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可称为新人类,它的产生具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用部分新人类们的自我评价的话来说:“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学步,在商品社会浪潮中长大,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负担,没有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负累”、“我们在社会转型中造型,我们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我调整、自由发挥。”既然称为“新人类”,总会有他们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否则他们和当前社会中五花八门的时尚职业者就没啥区别之处了。  相似文献   

10.
罗屿 《小康》2012,(11):51
上世纪80年代对中国人意义非凡,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时代的潮流。而对于生活本身,邓丽君、黑白电视、燕舞收录机成了很多人对那个年代最深的记忆。而"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成了80年代最显著的标签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21)
正"待到山花烂漫时,陪你一起去行军。"道德坑红色体验基地的讲解员们在新媒体平台上喊出了这样的话。他们的这份自信与自豪,都源自当地的红色血脉。在道德坑红色体验基地,有一支特别的讲解员队伍,他们当中,有"50后""70后",还有"80后""90后"。不论年龄大小,他们每天都会认真地带着前来体验红色文化的人"集体穿越"回上世纪40年代。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相似文献   

12.
中国"80后"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平凡是因为他们只是8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80年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殊则是因为美国<时代>周刊直接介入了中国"80后"的命名,也因为"80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时代的人种种不同:他们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里逐渐成人,在商业娱乐文化与消费主义浪潮中崛起.  相似文献   

13.
<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眨眼间80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已进入了婚龄期。然而,面对婚姻,自主独立的80后们却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父母们产生了一定的碰撞:年轻人不愿意像上一代人那样到了“适龄”就该结就结、该生就生;而老一辈的父母们却希望子女二十出头就结婚,甚至婚后最好马上要孩子。于是,用心良苦的父母们时不时会对子女们进行催婚“轰炸”。“催婚”,让父母和子女都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4.
官海 《乡音》2011,(2):42-43
【开场白】上世纪80年代,"文学青年"是一顶熠熠生辉的桂冠。就像今天"有房、有车"一样,当年的"文学青年"成为一种时尚的标签。然而星移斗转、时过境迁,进入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风起云涌,曾经辉煌的文学似乎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退居边缘。今天,当我们再提起"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的时候,很多人都恍惚有一种隔世的感觉。为了追忆那段特殊的日子,更好地审视今天的生活,我们不禁问一句——  相似文献   

15.
关于"80后"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80后"作为代际符号最初是指一个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作家群,后来这个概念放大到运动员、演艺界的艺人,最后延伸到整个80年代出生的人.如今这个概念被社会广泛应用,成为了一个文化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之后,"90后"也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16.
升工资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机关工作最刺激的莫过于升工资了,因为那时在机关工作许多年都难得有升工资的机会。上世纪70年代末,大家总算盼到升工资的消息了,真是高兴得不得了。但第一次升工资的幅度是2%,即每个单位中只有2%的人可以升工资,这就难为单位领导了。不过还好,大多数人认为机会不大也就没有什么心思去争,心里还比较平静,心态也比较平衡,反正绝大多数人都升不成,你爱给谁升就给谁升吧!  相似文献   

17.
安东 《台声》2007,(4):86-86
多年前.曾听父辈们说起过谢雪红,在他们的话语中她似乎是个充满了各种争议的人物,其实对我们这样80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谢雪红生活.工作,革命的那个年代离我们太久远.可能对她周围这些的争议并不能明白.但是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却充满着神秘感和一种好奇心。  相似文献   

18.
<正>编辑引语:当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农二代"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数量达1亿人左右。如今,他们正处于婚恋的黄金年龄。从封闭的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20,(4)
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本不相识,却因为父辈(祖父辈)同是黄埔人而走到一起。共同的渊源、共同的标签、共同的兴趣,让他们聚在一起,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为推动北京黄埔工作新局面,建立黄埔后代代表人士队伍,2019年,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先后走访黄埔同学和黄埔后代100多人次,深入20多个社区居委会和黄埔后代企业,进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11)
<正>我在香港出生成长,但我从小就知道,我是江苏无锡严家桥人。我将继续借助香港江苏社团总会的平台,为家乡的企业"走出去"助威助力,推动更多香港企业参与苏港合作。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大多数港商和外资企业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