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津  王俊发 《求实》2005,3(8):73-75
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一定缺陷,邓小平同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科学的论述。在邓小平同志理论创新作用的推动下,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仍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从劳动的角度深刻地揭示劳动的内部矛盾,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由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决定的。随着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人类劳动将走向完善,人类社会也将走向完善。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为实现真正的人的社会的质变过程就是人类劳动的完善化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类劳动的完善化。  相似文献   

2.
王政敏 《共产党人》2011,(11):35-37
<正>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也创造了人类本身。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生产劳动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倡导党员干部参加劳动,既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一、干部参加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党,一刻也不应该脱离劳动群众。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劳动和休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合规律性样态,自由是人生命意义的最高原则和人的本质体现,人类对自由的追求自然无法摆脱劳动与休闲的交互作用规律,异化的劳动抑或异化的体闲钳制了人类自由,使人类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状态,劳动与休闲的“异动”成为人类不自由的始源.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休闲的异化现实进行批判,建立了自己的科学的“劳动——休闲”观,并进而确证:人类必将走向自由.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是否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的担忧开始出现,劳动的新异化就是这种担忧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异化劳动的角度可以将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与19世纪的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应用及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对比,由此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视角,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5.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也是人的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在近代社会早期,人们对劳动的认识是停留在自然界与社会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去认识劳动的,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功能的多样化,使得劳动的前提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总的说来,在工业社会,异化劳动是发生在竞争的环境中的,关于劳动的安排是建立在分析性思维的基础上的。全球化、后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型,劳动得以发生的条件是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会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因而,需要在后工业化进程中去重新认识劳动。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以及现实要求来看,后工业化条件下的劳动发生在合作的语境之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关于劳动的价值,从属于相似性思维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韩冬雪 《新视野》2001,3(4):46-48
马克思主义是以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宗旨的革命学说,它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政治理论都是围绕这一价值线索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实现彻底解放的方式就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的绝对运动,使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而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双重意义上实现人的自由。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体系中,人类的解放和人类的自由基本上是两个具有相同含义的范畴。本文正是从人的自由与人的解放以及它们与人类政治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内涵。一、劳动与自由“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历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逐步分化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系统。精神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精神劳动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精神劳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精神劳动是一种以特殊的社会群体(大部分为知识分子或脑力劳动者)作为主体,以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一定系统化形成的精神产品为结果的社会生产活动。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生产,精神劳动与物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国家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共产主义道德就是精神文明的一个方面。列宁说过:“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这是指共产主义道德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当今,我们已经摆脱了劳动剥削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把每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为我们社会“升到更高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五讲”“四美”的中心问题是道德问题。加强道德教育是“治国育民”的大事,我们要把它深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广阔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作为一个张扬的概念成为当今解释人类社会的全新范式,"和谐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全球化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是风险社会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预警和应对风险的前提。在风险社会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注意将保护劳动者权益贯穿其中。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制度和加强劳动执法,同时提升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晓华 《学习导报》2010,(10):12-13
(一)劳动是什么?《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劳动是人类对客观自然世界征服的直接的、唯一的手段,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陈晓华 《新湘评论》2010,(10):12-13
(一)劳动是什么?《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劳动是人类对客观自然世界征服的直接的、唯一的手段,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代云 《求实》2005,(Z2)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则是人类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中决定意义的变革往往首先发生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们在劳动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改进劳动工具和发明新的劳动工具,进而改变劳动组织方式等等,这样从量变到质变,一切社会革命都从这里开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生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对这些变化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古典政治经济学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进行了区分,并且认为财富创造不仅存在于对外贸易和农业领域,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也同样创造财富,其对于劳动的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有启发意义的思想材料。但在马克思看来,古典政治经济学只从物的角度来看待劳动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之处在于它克服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学空场,阐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从而揭示了劳动对于个体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齐东平 《实践》2007,(6):25-26
劳动关系是维系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对保持企业和社会稳定,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3):5-5
人类的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要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确立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必须依靠劳动、尊重劳动、倡导劳动;充分认识工会在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诚实劳动、勤奋劳动、创新劳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社会分配中更加重视劳动。  相似文献   

16.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社会,人类社会在人们不断创新的劳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然而,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不同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7.
钱津 《学习论坛》2004,(11):24-26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劳动的发展 ,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到劳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更全面认识。强调劳动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讲求劳动客体要可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讲求劳动主体要可持续发展。在当代社会 ,实现劳动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要重视自然的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外 ,还要重视社会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准则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启示我们"敬业"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马克思对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论述,启示我们幸福根源于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劳动而非单纯的物质享受。马克思对劳动主体的人的强调,启示我们"敬业"并非只是一种职业价值观,而是与其他核心价值观相互包含的、彰显人格魅力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带来众多的影响,给唯物史观提出许多新课题。作为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以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己任的唯物史观,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探究知识经济所引起的一个历史时代的变化及其特点,从社会生产和生产活动方式入手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种活动方式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而认真探讨那些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若干理论问题,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一、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有必要进行再认识。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人们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资料需要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知识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料的生产向知识信息的生产转变必将带来生产劳动的实质性的改变,社会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将会带来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构成唯物史观基石的基本观点——生产劳动的观点必将随着社会生  相似文献   

20.
问:为什么说知识是劳动群众争取解放的武器? 答:在人类社会历史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有了文字及其应用,有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才有可能去记载和总结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为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由此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列宁说:“劳动者渴求知识,因为知识是他们获得胜利所必需的。十分之九的劳动群众已经懂得:知识是他们争取解放的武器”。(列宁全集》第28卷,第70页)众所皆知,人类世世代代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管理知识的继承和积累,传播和普及,除了靠体力劳动者身传口授外,主要是通过一代一代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