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梦 《世纪桥》2011,(9):153-154
歌唱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人声来具体体现人处在生命中不同时刻、不同地域的感受。既是感受,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时与听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引起听众内心的共鸣。而思想感情的表达和接受,应该相对一致,至少是相互接近的思想感情基础,才能够达到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感动。从辩证的角度来讲,我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所听为"音",所感为"乐",二者可谓缺一不可。而演唱者较好地演绎作品是需要好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的。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
毕亚涛 《山西青年》2022,(17):59-61
音乐表演是连接作曲家与听众之间的纽带,是音乐活动中不能缺少的一环。而联觉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每个音乐表演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声乐演唱中,从演唱者对乐谱符号的分析理解,再到结合运用演唱技巧把歌曲传达给听众,在这个相对独立而又复杂的链条上每一个链接节点都与联觉这种心理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可以唤起人的潜在的经验和情感,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人的心灵得到熏陶,人格获得升华。正因为如此,在先秦,思想家们就把礼、乐、刑、政四者并举。而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们遇到的最主要的难题,就是学生音乐感知力的不平衡,也就是常说的乐感不强。具有良好乐感的人,能敏锐地捕捉到转瞬即逝的音乐信息,并很快就能理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的全部含义就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把握发声机能,进行正确地歌唱。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和可靠保证。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整个心理活动的过程,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论声乐语言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康 《理论学刊》2005,3(8):125-126
声乐语言是通过音乐的手段获得旋律节奏感的歌唱性语言。它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鲜明的形象性、丰富的音乐性、强烈的动作性等显著的美学特征。充分认识和把握依字行腔中的咬字、吐字的规律,娴熟掌握语调色彩中的轻重强弱、高低抑扬、快慢疾徐、顿挫连断,以及语气、语势的创造处理与表现技巧,是提高声乐艺术表现力、增强审美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可以唤起人的潜在的经验和情感,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人的心灵得到熏陶,人格获得升华。正因为如此,在先秦,思想家们就把“礼、乐、刑、政”四者并举。而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们遇到的最主要的难题.就是学生音乐感知力的不平衡,也就是常说的“乐感”不强,具有良好乐感的人,能敏锐地捕捉到转瞬即逝的音乐信息,  相似文献   

7.
易帆 《山西青年》2022,(17):116-118
声乐是体现艺术学价值的一种传播媒介。在深入研究中,声乐不断进步直至走向成熟。文章以艺术创作为基石,探讨艺术创作与声乐学习之间的关系、声乐学习中如何体现艺术创作、声乐学习中体现了哪些艺术创作等问题,从艺术创作中全面分析和阐述了声乐的表现艺术。  相似文献   

8.
徐升 《理论导报》2014,(9):59-60
音乐学科专业技能课包括声乐、器乐、舞蹈,这三门课程是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多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科专业承担培养基层音乐人才任务,这三门技能课教学方式一直采取一对一教学模式,以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根本目的,以此适应基层音乐课中的唱歌课、器乐课、舞蹈课的教学。随着教育部中小学音乐课新课程标准颁布,对基层中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技能课教学在授课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就音乐专业技能课分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鲁平 《党建文汇》2002,(8):36-36
宋祖英,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研究生班。1991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宋祖英演唱的MTV作品《十八弯水路到我家》、《辣妹子》、《好日子》分别荻得全国“星光奖”一等奖和MTV金奖;演唱的《英雄》、《东西南北兵》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  相似文献   

10.
金铁霖 《党建》2013,(10):54-55
音乐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音乐是超越国界的艺术语言。 中国声乐艺术扎根于中华民族沃土,渗透着浓郁的中华民族风尚和感情,从本质上折射出我们的国家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时代将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我们所谓的"人民艺术家"们活跃在艺术、经济、政治、娱乐等各个领域。央视娱乐频道主办的"梦想剧场"、"非常6+1"栏目,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栏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激发了学习者的明星梦、成名梦。这些平台为成名者提供了捷径,促使许多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走上了艺术之路,加强了音乐爱好者的追梦热情。而目前在声乐的学习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声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要求,高校声乐课程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文章将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介绍,对个别课以及集体课的基本情况展开分析,并会着重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集体课与个别课功能、作用与关系等各项内容展开深入性探讨,旨在明确个别课以及集体课的具体运用方式,做好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课程设置与使用,以便达到最优化的声乐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声乐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声乐教师和学生之间达成互信,彼此能够进行无障碍交流的过程。声乐教学中的情境调控是知在认识到声乐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基础上,根据声乐教学所需的特定良性情境的要求,通过教师的主观努力,创设有利于声乐教学活动更好开展的主客观情境因素,使声乐教学效果得以优化。这是声乐教学科学化和人性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4.
蒋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学家、声乐教育家。1919年9月出生于浙江海宁,1941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历任中央实验歌剧院艺术指导和独唱演员,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歌剧系副主任、教授等。  相似文献   

15.
面孔     
《廉政瞭望》2012,(4):8-8
蒋英:钱学森夫人辞世 2月5日上午,著名声乐教育家、钱学森夫人蒋英因呼吸系统、心脏衰竭去世,享年93岁。蒋英生于1919年12月,浙江海宁人,中国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生前为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妻子,蒋英60多年来一直默默站在钱学森背后,支持钱学森的科研工作,是我国航天科学事业发展的“幕后功臣”。  相似文献   

16.
声乐教学模式改革,可发挥声乐教育特殊的思想育人功能,在专业教育中,潜移默化地端正学生学习动机,推进教与学高效融合,培养学生高雅审美情趣,增强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文章提出了高师声乐教育的"一三五"模块化教学模式,并通过不同模块的问卷调查,对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声乐教育教学模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本管理中的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樊文娟 《唯实》2000,(4):11-14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从本质上说,人本管理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改善人际关系等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为搞好人本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围绕人本管理中的三个重要的心理学问题进行探讨。 一、搞好人本管理,要注意研究和 满足人的现实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思想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每个行为都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当需要得到满足,行为结…  相似文献   

18.
郭晓娜 《山西青年》2022,(7):127-129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校对声乐专业学生的教学也更加重视,高校相较以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等能力提升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高校声乐课堂之中,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对高校声乐教学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分析,提出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云梅 《支部生活》2010,(12):48-48
2001年,一位云南人以“能用塑纸吹奏多种风格的歌(乐)曲,并能模仿人声与鸟语,音域宽一个8度以上”申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之最”成功,香港媒体和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报》、《中国音乐报》、《北京青年报》等争相报道。这位被同内外音乐评论家称之为“有一身绝技”的“音乐奇人”名叫胡荣坤,昆明人,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艺术、完善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如何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如何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进行自我心理活动调节,达到管理者和职工之间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