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州桃花坞,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绵竹,均属著名民间木版年画出品地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桃花坞年画自明末兴起后,经清代乾嘉时期兴盛,而后渐趋衰败,延至清末已名存实亡。新中国成立后,桃花坞年画作为著名民间艺术,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使之又起死回生,走上继承发展,欣欣向荣的道路。我原本在上海从事年画艺术工作,1958年调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做创作研究工作。当我在该社仓库挖掘整理数千块古旧版片时,发现一块横式古版片,刻有“致祥”二字,其纹样装饰风格,与称之为“一团和气”的古版片相似。经研究,民谚有“和气致祥”…  相似文献   

2.
《春秋》1995,(6)
坐落在潍坊市寒亭区的西杨家埠村,自古至今以盛产木版年画而名扬四海,多次在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瑞士、新加坡、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有关部门还组织文化交流和木版年画刻印展销活动,所到之处,引起了当地观众极大兴趣和高度赞扬。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  相似文献   

3.
提起年画,人们也许会想到「杨柳青」、「桃花岛」来。然而,在一九八七年的山东潍坊国际博览会上,湖南省隆回县的滩头民间木版年画《简称滩头年画》却受到国内外不少专家和大师们的青睐和称奇。滩头年画奇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奇在一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年画? 为了给读者一个简明而有权威性的答覆,我们翻开中国最有名的百科辞典《辞海》(1980年版),在204页上这样写道: “年画——中国的一种绘画体裁,新年时张贴,故名。宋代(960—1270)已有记载。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以及封建迷信等。清代(1644—1911)中叶,以直隶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苏州桃花坞等地出品流行最广。20世纪初,上海开始有胶版印刷的“月份牌”年画,兼用作商业广告。建国以来的新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对于《辞海》的这一解释,根据近年来多数  相似文献   

5.
位于子牙河畔的天津市西青区,民 风淳朴、风景秀丽,素有“北国江南”之誉。特别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杨柳青年画蜚声中外。号称“华北第一民宅”的石家大院就坐落在区政府所在地千年古镇杨柳青。一代武术宗师霍元甲的故乡小南河村,现已成为国内外精武门人恭仰和朝拜的胜地,具有国际水准、环境优美的杨柳青高尔夫球场依子牙河北岸而建,是中外游人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西青人敢于冲破旧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刀阔斧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在逐步调减粮田的同时。形成了菜、鱼、肉、蛋、果等五大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瑰宝。不仅由于它题材广博,手法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它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若论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虽然自上世纪初期,木版年画渐入式微,但它至今留下的遗存仍是农耕文明一宗巨型的财富。木版年画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汉代驱邪的神荼和郁垒;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在宋代,逢到岁时,以木版印刷的神灵乞求平安的习俗已出现。但是, 更完备的张贴年画的风俗真正形成应是明末清初。尤其是康乾之盛世,使得这五彩缤纷的风习以普及到九州广大的乡野。就其本质而言,木版年画不是单纯的艺术。在民间的生活中,它更是一种风俗的需要,是年俗的方式与载体。浓厚的人文精神与年心理便注入其间。年画自然也就不是一般意义的绘画了。  相似文献   

7.
同舟共济     
《协商论坛》2011,(5):34-34
4月26日,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刘晓峰一行深入开封县朱仙镇就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掘、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刘晓峰一行先后来到万同老店、天成老店两家木版年画作坊进行了实地察看。刘晓峰表示,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优秀的民族文化,历史久远,保护完整,弥足珍贵,如何发掘好、保护好、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昌府木版年画名列其中。风格独特的东昌府木版年画,几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行,深受喜爱,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一支绮丽的花朵。她丰富的内涵、蓬勃的生命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她所表达的善美的理想,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构造,是中国民俗之树的躯干。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绵竹因为有造纸的便利,民间雕版印书、木版年画便一直兴旺发达。北宋御史赵对所著(成都古今记)写到当时成都“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这”桃符市”就是一年一度年画销售的大市场。而这一年一度年画市场又是一次大集会,大的物资和文化交流。商旅、画贩来往其间,议价批画。据说每年向外销售,少说也在1千多万份,不仅畅销省内的各州、县,还销售到全国其他省份,并远销至东南亚各国。作为新年应景的年画,其表现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从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到民间传说、动物花果等。绵竹年画广泛丰富的内容折射…  相似文献   

10.
社会广角     
《政策》1999,(2)
最早贴“福”字 民间贴“福”字传说始于姜太公。据说姜太公封神时,姜封其妻为“穷神”,并对她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从此,百姓过春节都贴“福”字以驱穷神。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这里“迎春牌”即“福”字,可见此俗最晚起于宋代。 最早的年画 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代就出现了。东汉蔡邕《独断》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了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代  相似文献   

11.
6月2日,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前夕,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类中我省的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曲阳石雕榜上有名。在此之前,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民间美术类名单中,也列出“武强木版年画”等11项,展现了我省民间美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笔者认为,我省民间美术中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品种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近年就有许多新品种不断涌现,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里只说两种。  相似文献   

12.
"潍坊年画"与"潍县杨家埠年画"的名称之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共和国历史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旧时代的结束和"以四个现代化建设"为重点的新时期的开始。在万象更新的文艺春天里,迭遭摧残重创的杨家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北方广大农村流行一句谚语:“有鱼有肉不是年,贴上年画才算年.”我们在山东省潍县看到,万千农家,门上贴的是门画,门画两边配以对联,门楣贴横批,门楣下沿悬垂刻纸挂廉;堂屋正中挂着四条屏或中堂画,两侧墙壁和东西厢房也贴满年画.年历画贴在灶房炉壁上,“小横批”贴在坑头上,“牛仔”贴在马车上,“栏门画”贴在猪圈门上……家家户户,里里外外,到处都是鲜艳夺目的年画,如同画展.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我国民间年画具有优良的艺术传统.山东省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孙立荣所长对年画颇有研究.他说,我国木版刻印年画源远流长.最早人们在过年时挂些象征性的东西,以示吉祥.魏晋南北朝(二二○——五八九年)发展成为图绘的桃符.唐代(六一八——九○七年)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出现,木刻年画随之产生.至明代(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则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民间年画遍布全国大部份地  相似文献   

14.
年画     
正又到过年时节,依照传统习俗,过年要张贴年画,一张张新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增添欢乐喜庆的气氛,寄托着对来年的祝福和希望。忆起小时候,临到过年,檐尘掸好后,母亲会带我到观前玄妙观三清殿去买年画。那时三清殿内挂满红红绿绿,琳琅满目的年画,且每张年画都编上序号,便于群众挑选。各种各样,浓烈喜庆的年画其中不乏著名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年画的种类、内容丰富多彩,有新年生肖为主题的年画,也有迎春接福为主题的《鹊梅图》《松  相似文献   

15.
今日杨柳青     
天津市西青区原名杨柳青。杨 柳青地名如画,杨柳青人爱画,杨柳青年画驰名天下;杨柳青地名迎客,杨柳青人好客,今天杨柳青的农民别墅里住着黄发蓝眼的朋友们。 “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因为杨柳青的漕运比天津兴起得更早,因此。“吉光片羽皆珍宝,丹青点染尽霞辉”的“华北第一民宅”盖在了这里。以武功唤醒“昏睡百年”的国人的大侠霍元甲也葬在了这里。杨柳青更有一支勇敢的商帮,在闭关锁国的年代里,闯到新疆更西处,开展边贸…… 今天,天津市西青区继承了这片土地上的光荣。 2000年,西青区按照天津市委“乘势而上,开拓…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汾水之滨的临汾市,是我国五千年以前的唐尧古都,又称“尧都平阳”。尧王建都的这块土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曾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与尧王有关的遗迹和美丽动人的传说、中国古老的道教文化、宋金时期的木版年画、元代的戏曲艺术……,都曾在这里闪烁过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政报》2008,(1):49-49
<正> 天津杨柳青画社成立于1958年,以出版具有400年历史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著称。杨柳青年画内容丰富,多表现人民美好的感情和愿望,反映时事风俗,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其题材可分为仕女、娃娃,戏曲及历史故事,喜庆吉祥主题以及世俗生活等四类。杨柳青年画的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时尚审美气息,在画面结构上突出主体形象、内容寓意吉祥、构图取中、造型丰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8.
镜像     
《小康》2015,(8)
<正>童年记忆2015年3月13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民俗文化古村,两位小朋友在古店铺一条街上尽兴地玩滑梯。据悉,杨家埠民俗文化古村,建于1986年5月,园内设风筝厂、民俗馆、年画馆、风筝博物馆、古店铺一条街、文物馆、嫦娥奔月台等数十个景区。自然景观(图1)热气球2015年3月28日,南京高淳桠溪国际慢城,游客乘坐高空热气球俯瞰油菜花海。当日,第七届中国?高淳国际慢城金花旅游节盛大开幕。(图2)平流雾2015年3月27日,山东省青岛市现平流雾景观,很多高层建筑都陷入雾海之中,美如仙境,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9.
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题材及民俗功能一直备受民众关注与青睐。"仕女画"是年画重要的题材之一,其内容丰富、涉猎广泛,为探讨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及其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文本。不同文化载体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亦有不同,年画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后的艺术表现,同时也成为"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国古代礼俗中男性观看女性的一种重要方式,"仕女画"成为男性视觉欲望消费的对象。因此,文章以木版年画作为文本,在呈现中国古代女性生活的同时也窥探其中所隐含的性别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20.
1 采访郭怡孮,有一点是因为缘分。在北京现时颇有名气的一条小胡同里,40年前,我们曾同住一个小院。虽然那时我才丫丫学语,但我仍记住了我们那个花园般的小院,和他整天背着画板跑进跑出的样子。大约一年前,我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他,那是一部介绍他和他父亲——中国近代著名花鸟画家郭味蕖先生的专题片。影片带我走进了他的家乡——山东潍坊,我才知道正是那个旧时文风很盛、素以民间木版年画和风筝闻名的北方“小苏州”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