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的新娘     
当安妮·麦克多纳得知她刚刚出生的小女儿玛丽洛不仅患有唐氏综合症,而且在心脏上还有一个洞,几乎根本无法成活时,她不禁为一个小小的生命即将逝去而悲痛不已.  相似文献   

2.
莲花     
肖琳 《新青年》2006,(6):64
书名《:莲花》作者:安妮宝贝出版:作家出版社这是安妮宝贝的第七本书,依然是她锦衣夜行的文字风格。但在序中,她说,“谨以此书,给我的父亲。给我的母亲。给我所爱着的人们。给2004年和2005年的10月。一个微小且珍重的纪念。”安妮宝贝,比以往有了更多的从容与内心寂静。外表沉默内心跳脱。莲花代表一种诞生,清除尘垢,在黑暗中趋向光明。一个超脱幻象的新世界的诞生。如《圣经·启示录》中所说的“: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们永远是这个自己,但每一秒又都不是这个自己。我们为何而来?一路上遇到谁…  相似文献   

3.
声音     
《新青年》2007,(11)
说自己的话,让别人去听吧!"我要的生活简单自足,不需要事事向别人通报和讨论。一个人岂能为她在世间所获得的爱与理解,而无感恩之心?而首要的是,在我们生活的底处,做好朴素真实的自己."——安妮宝贝  相似文献   

4.
从马斯洛夫和安妮互相注视的一刹那间,悲剧就开始拉开帷幕。悬殊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种族文化、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都在向这一对跨国恋人狞笑。没有犹豫,没有权衡,爱情义无反顾闯入雷区。 两情相悦 1972年秋天。莫斯科大学物理系教授马斯洛夫讲完课,走到本系教学楼的三楼,突然在他眼前闪过一个活泼靓丽、落落大方、无忧无虑的姑娘。随后,他得知这姑娘是刚到莫斯科不久的越南留学生,名叫安妮。她曾经是越南游击队队员,因与美军作战机智勇敢,17岁就加入了越南共产党,很早就经受了战火的洗礼,饱尝了饥饿  相似文献   

5.
肖琳 《新青年》2005,(4):63
白色的花朵,开在洁净的白色书页中。那代表一种坚守,一种不论多大代价都要纯真的执拗吧。我们的生活,也如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要慢慢学会甘愿与珍重。这便是安妮宝贝的《清醒纪》。安妮是一个心存留恋的人,从泥泞走到美景后,回望来路,沉默对峙,清醒探询。疼痛中,看到幸福的光亮。听她讲述独自在沉闷的飞机上看窗外的白云连成海洋,天空透蓝明亮;除夕夜晚一个人在江南小城看烟火,在寒风里看年轻的情侣在街角的阴影中热烈亲吻;去偏远的山村旅行,暮色中洁白的梨花盛放在空旷的山谷,不惊不乍,独自从容;台风…  相似文献   

6.
永远有多远     
青藤茶 《新青年》2005,(8):50-51
记录一段心情写给城市里行色匆匆的你写给茫然时倔强的你写给哀伤时执著的你写给纯真时醒悟的你写给那些过往,那些热爱初初相遇,你是全世界岁的安妮还像一朵初春的栀子花,未经历任何一场爱恋伤痕,只贪恋着自己的透明清亮的颜色。无意招摇,也无意被采摘。去参加野营,跑在山巅上去捕捉蝴蝶,年轻放肆的像天空奔跑着的云彩。站在崖顶,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伸头看万丈悬崖。开饭的时候,突然发现对面的男子是如此帅气,安妮捧着饭碗,隔着野炊的大饭锅,怔怔地看着那男子。看到人家微笑着走过来,说,你玩得好开心啊。安妮反而手足无措,捧着饭碗咕咕傻笑…  相似文献   

7.
螺里的海声     
包利民 《新青年》2007,(1):38-39
永远的七星草 初夏的野外百草丰茂,朵朵小花儿点缀其中.那个中午,我在河边散步,看见一个小女孩儿挎着一个小筐,在草丛中走着,时不时地摘下些东西放进筐里.她也就八九岁的样子,浅粉色的衣服在绿草丛中特别醒目.我想,她应该是在采蘑菇吧!  相似文献   

8.
生若夏花。
  她是向阳的那一枝。红似火,绿如蓝。枝头花开,馥郁温婉。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约定     
有人说,春天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童话。 又到了“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的季节,多少个或喜或忧的日子已停泊在生命中每一个烂漫的港湾,让飘摇的心绪,在恍若隔世的缠绵春雨中提炼永恒的追思。 也是这样的一个早春,杨柳低拂,如水的枝头轻轻抚弄。 她带着春天般灿烂的笑容走入我们的世界,她是北京某高等学府的高材生,因一分之差落选硕士研究生后来到我们单位,她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2007,(6):47
李语晨有些胖,红肥绿瘦,她总是潇洒地笑说,唉,我比韩红还"红",有什么办法呢?大三了,关于爱情记录,仍然是些惨淡的暗恋、寂寞的期盼,庆幸的是,她可以自我解嘲:"我是超重的天使,翅膀承受不了我的心思与体重,所以跌落人间;也好,我是上帝派来考验爱情与识货的男人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拉普族的寡妇安妮,一个穿德军纳粹制服的芬兰人维伊科,一个苏军少尉伊凡,三个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二战末期,在北欧苍茫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在如画般的湖光山色里,活动出剪影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从马斯洛夫和安妮互相注视的一刹那间,悲剧就开始拉开帷幕。悬殊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种族文化、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都在向这一对跨国恋人狞笑。没有犹豫,投有权衡.爱情义无反顾闯入雷区。  相似文献   

13.
布娄族又称布劳族,是越南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越南中部的高原上,喜欢把寨子建在山坡上.德都县波依乡就是布娄族的一个聚居区.据说,这里的布娄族是100多年前由老挝迁徙而来的.他们习惯结寨而居,寨门大多用树枝树叶加以装饰,两旁则布以尖竹桩,其目的是驱鬼和防范坏人进寨.每个布娄族寨子的中央,都要建一座公房,专供村民集会和娱乐.村民的私人房屋——高脚屋,必须有一堵山墙向着公房,以示“向心”,即团结的象证.山墙上的饰物也十分讲究,大都是用竹子编制而成的鸟头、竹篮、扇骨等.每个村寨不论大小,都有明显的阶级划分,一般分为三个阶层,即“波女克拉”——富贵户;“波女德抹”——小康户;“克多”——富贵户的家奴.  相似文献   

14.
三桩离婚案说明了什么?既是提示,也是答案。其提示与答案间的运程尽在情节中。 是她背叛了他 清明时分,处于浑黄色调的北京一夜之间被春姑娘的钟情吻绿了。垂柳、迎春、玉兰和白杨,春情勃发地抖擞着不可抑止的昂奋,活托出一副“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的生动画卷。  相似文献   

15.
由绿化老人单昭祥题写碑铭的“见缝插绿、改善环境、增绿护绿、造福人民”的纪念碑近日在元大都遗址公园揭碑落成。本次揭碑仪式是为了纪念新西兰华人谢静荷、慈善家石春鸿等社会各界捐助投资50万元,用于朝阳区30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及元大都遗址公园栽植沙地柏15.51万株并获得成功。今年北京绿化基金会、朝阳区绿化局、北京青神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发启了在朝阳区见缝插绿能绿尽绿、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迎接奥运的捐资助绿护京城的公益活动。同时与4家民营企业捐资,在朝阳区难以绿化到位的地带广种沙地柏,全力解决北京内地起沙扬尘的顽疾。200…  相似文献   

16.
1.爱情有时候需要无耻 五月的大学,程怡然匆匆地背了相机,拉了淡小丝一路小跑着到了郊外的田野里,他决定,到花开的地方对淡小丝把心敞开. 程怡然咔嚓咔嚓地按着快门,他拿着八百万像素的佳能相机对着淡小丝.十八岁的淡小丝美得精致,她穿素白的短裙,露出修长的小腿,偏偏淡小丝脱了鞋子,用手提着,赤脚站在田埂上,那双脚在绿草丛中无比地生动.  相似文献   

17.
孟彼德太太一家住在德国狼堡市斯登达勒大街57号 ,这是一座漂亮精巧的乳白色大屋顶三层小楼 ,宽敞幽雅的院落里一株株翻瓣吐蕾的桑树和缀满各色蓓蕾的果树及一池池色彩斑斓的鲜花点缀着翠绿如毯的小草坪 ,宛如一座绿郁葱茏、馥郁芬芳的小花圃。这是一户远近闻名的“中国人之家”。当我千里迢迢把一块刻着中文精致镀金的门牌送给孟彼德太太时 ,她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 ,连声说 :“太好了!太好了!”并当即和丈夫一起将门牌钉在房子临街大门旁的墙上。今年64岁的孟彼德太太是个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德国人。她祖籍是挪威 ,父…  相似文献   

18.
片名:Noksaekuija英文名:GreenChair译名:绿椅子导演:朴哲洙主演:徐情沈智浩吴允香类型:剧情/爱情片长:98分钟获奖情况:2005年辛丹斯电影节被选为韩国入围作品(非好莱坞电影项目)第55届柏林国际影展之Panotama项目精选作品上映日期:2005年1月5日洪晃在她的博克上重新解释了“艳遇”二字。她说,就是说门当户对、同个社会阶层的人偶尔碰到、发生一次性关系,不足以构成艳遇,一定得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同一个年龄层的人在一起发情,也不足以构成艳遇;最后,既不是一个阶层也不是一个年龄的人发生性关系后结婚了,还不能叫艳遇。只有45岁的女人,有家有业,跟一个特别帅的小伙子在一起,然后各奔东西,再也不见面,这就是艳遇。洪晃最后说,也就是说,只有我有艳遇,别人都没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公主和青蛙"的命题已经被现在现实的女孩想得清清楚楚了,一个个精刮剔透的女孩明白,如果没有诱惑绝不会去吻恶心的青蛙.好友蒂娜有着和迪士尼新拍的动画片<公主和青蛙>中的小黑公主一模一样的名字,早在十年前去北京漂的时候她就为这事犯过愁,叹气说,嗳,要吻过多少青蛙才能遇到王子呢?事实是,吻过很多恶心的青蛙以后,蒂娜明白了,青蛙里根本没有王子,并且还有刷了绿漆的癞蛤蟆.天性乐观的蒂娜说,没有被毒死真的很幸运.  相似文献   

20.
那年她初二.每天课上课下,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发呆,呆呆地望着窗外,看着风在树叶上掠过,阳光在花儿上跳跃,教室里喧闹的热闹是别人的,她什么也没有,她是孤独的.她的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她被送到了姥姥家.曾经成绩优异的她,现在是倒数第一,每一个老师提起她来都直摇头.她在最后一桌,在一个70人的教室里,她奢侈地单人单桌,没有人喜欢她,没有人跟她说话,老师还有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