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政瞭望》2005,(5):F002-F002
甘肃临夏自治州境内的东乡县地处偏远山区那里崇山峻岭.自然条件恶劣。在那里的希望小学里.生活着的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虽然过着贫穷的日子,但他们始终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他们知道在贫困中追求快乐,在贫困中找寻着明天,因为贫穷是挡不住希望的。  相似文献   

2.
算得上是《党史文汇》的一个忠实读者,从她1985年诞生的第一期起,我就与其结伴.期期爱不释手,数读不厌。从去年开始,刊物在“新中国的脊梁”专栏中,连续推出了一批五六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对全国人民有深远影响和教育意义的重大典型,他们身上辉映着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使经历过这个时期的人温故而知新,使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能知道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这些项天立地的普通入,是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我们党的一页页光辉的历史,编识了时代的花环。“新中国的脊梁”专栏把凝固不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基层工作者,和有些党员一样,我也曾经在不同场合说过:“我只是政策的执行者,我做不了主。”我曾经认为这是实话实说,但却从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大的、决策性的政策都是党中央制定的,那么是否我们每一级政府,每一名干部都是政策的执行者,而且都是“做不了主”的执行者?如此一来,是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到党的最高领导机关那里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朋友,你去过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吗?你了解那块神奇、美丽、令人神往的土地吗?你听说过那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段段传奇般的故事和一首首足以让中国人吐气扬眉的英雄般的史诗吗?你想知道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用他们崭新的理念、坚强的意志、脚踏实地的精神来  相似文献   

5.
孙岩 《红岩春秋》2009,(2):30-32
我的父亲和生母在南方局的领导下曾经在四川工作和战斗过,尽管自己当时很小,记事不多,但是把他们在那里工作的情况整理一下,提供给写南方局党史的人们参考是我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员(沈阳)》2003,(3):16-17,25
在王宝营子乡,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那里的人从一出生抗面临着贫田。如今虽然进入了2l世纪,但他们仍然远离着现代文明,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他们不失勤劳,也不畏艰辛,他们的祖祖辈辈在与天抗争,与地抗争。在那里,他们渴望着、企盼着,希望有人能帮一把……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会突然萌生一种奇怪感觉——在看什么东西的时候,会突然意识到:这事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过那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当时也是这样的灯光……在那一瞬间,大脑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说是它认出了发生的事。1900年,法国医生弗朗伦斯·阿尔诺为这种现象取名叫“记忆错觉”,也称“回忆幻想”。他还断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8.
高干子弟的楷模 1950年,太外婆的一个本家亲戚托岸英伯父的表舅向三立要求帮他安排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捎信的人讲:“帮帮忙.这是人之常情……”从父亲那里和从说情人那里.岸英了解到自己外婆家里一些亲人的思想状况.他当即写了一封长信.说明本人对这种事的坚定态度。对亲戚们进行诚恳的规劝。伯父的这封信,不但在当年,就是在现在,读起来,也会令人感动。或许,有人会说。那个亲戚也许跟他们毛家的关系不怎么密切吧?那么,请看看毛岸英给陈玉英老人,也就是曾经从小带他长大的保姆,并且跟杨开慧一起坐过牢的孙嫂的信吧!  相似文献   

9.
赵淑英 《当代贵州》2007,(16):55-55
同事从贵州出差回来,捎给我一本2007年第14期《当代贵州》。由于工作关系我曾经去过贵州,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文化让人记忆犹新,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10.
二战的战场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支秘密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中有歌手、插画家、音效师。他们用自己的演技和创造力一次次让德军受到“惊吓”,他们最有效的武器是艺术,他们的工作是愚弄希特勒。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境遇可谓一波三折。曾经有过“造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感叹与失落;曾经有过怀揣文凭闯天下的彷徨与求索;曾经有过“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激动与振奋;也曾经有过下海从商创办企业的成功与硕果。而今.他们终于踏进了知识经济时代,有胆有识者的高科技创业成为知识经济时空中令人耳目全新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延安寻梦     
治安  王芳 《党风建设》2001,(11):20-20,14
在我许许多多的经历中,有一件最为难忘和值得骄傲的事,那就是曾经去过延安。在那里,我看到了毛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看到了周总理当年纺线用过的纺车,看到了朱总司令开荒用过的锄头……  相似文献   

13.
正"两弹一星"是我国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曾有23位杰出科学家为此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23位元勋中,就有9人曾经在重庆学习与工作过。他们的足迹与往事,永远留在了巴山渝水。邓稼先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曾经说,清军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晚清军营的一大怪现状是士兵普遍都有自己的第二职业,或者经商做买卖.或者种地.或者操持什么手艺。对许多绿营兵来说,做小生意或者手艺活儿是他们的主业.而当兵才是“第二职业”。他们的主要时间都用来开店摆摊,或者做木匠、裁缝等等.只有轮到自己值班时,才到营里去呆上一天。  相似文献   

15.
杨梅 《支部生活》2008,(12):46-46
在云南,除了和汉族一样过每年农历正月春节的“年”外,许多民族还根据各自的历法和习俗,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年”。金秋十月,笔者应邀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县,到距县城迤萨37公里的甲寅乡,与那里的哈尼族同胞欢度他们的传统“十月年”。  相似文献   

16.
冯蕾  温源 《党建文汇》2009,(3):40-40
陈菲菲天生一副好嗓音。这位原厦门对金门有线广播站播音员那亲切、甜美的声音曾经响彻大小金门,打动过岛上多少“蒋军弟兄们”的心。两岸开放探亲以后,许多当年驻守金门的“阿兵哥”来到厦门.总想见见这位他们当年的“梦中情人”。  相似文献   

17.
艾迪 《党课》2013,(19):103-104
小的时候听见小鸟叫就以为每只小鸟都会唱歌,长大了才知道,这个世界上也有不唱歌的鸟。曾经以为“大灰狼”们只会凶险地藏在连环画里、罪恶地躲在卡通片中,可是,有一天当你的身心顿感被撕扯之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在王宝营子乡,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那里的人从一出生就面临着贫困。如今虽然进入了21世纪,但他们仍然远离着现代文明,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他们不失勤劳,也不畏艰辛,他们的祖祖辈辈在与天抗争,与地抗争。在那里,他们渴望着、企盼着,希望有人能帮一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挣点生活费,河北某高校贫困大学生王雨通过中介加入了有偿试药者的行列。当他来到医院的临床基地时,发现许多和他年龄相仿的人在那里排队等候体检。他们私下互相打听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是来自本市高校  相似文献   

20.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10):11-11
曾经参加过某地级市的工作会议,规格颇高,书记、市长及多名常委出席.下面还坐着十多个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