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鹰 《统一论坛》2002,(6):27-31
早年他在台湾受教育,受影响最深的是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坚持。他爱台湾,爱中国,认为中华民族面临被分裂的危机,呼吁海外华人团结,做中国统一的促进派。他希望向美国人讲理,请他们不要分裂中国,不要破坏中美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2.
观点看法     
《观察与思考》2008,(20):14-15
有人预测21世纪是“中国世纪”。看起来华尔街那帮家伙和监督华尔街的管理人员正在加速这一预言的实现。——美国经济观察人士汤姆·沃特金斯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给了中国赶超的机会。他说,美国自己的国库还没有理顺,却呼吁中国解决货币问题,难以让人信服。  相似文献   

3.
1946年6月23日,上海10万群众举行反内战、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集会和示威,并推举了马叙伦等10余人为"上海人民呼吁和平入京请愿代表"去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代表中有位浙江籍爱国工商业家包达三,在离沪前夕,曾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警告和恫吓.可他表示,"为和平而奔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在傍晚火车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代表们惨遭国民党特务的围攻殴打,长达5小时,马叙伦、阎宝航、包达三等多人受伤,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下关惨案".在这场斗争中,包达三进一步看清了国民政府的假和平真面目.为了支持民主运动,他断然卖地,从中拿出200两黄金兑换成1万美金,充作开展爱国民主活动经费.  相似文献   

4.
王晓波 《台声》2003,(2):19-21
心情郁卒不愿与人来往我知道“萧道应”的名字,当是1980年在哈佛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的期间,我第一次有机会到美国,尽量搜集台湾戒严时期在岛内禁绝的台胞抗日史、光复前后和“2·28”事件白色恐怖的资料。在哈佛期间认识了波士顿学院的潘毓刚教授,他和丘念台之间有亲戚的关系,他告诉我回台湾后,可以去找在调查局当法医的萧道应。他只告诉我,萧道应以前是政治犯,现在不太愿意与人接触,找他也要小心引起特务的注意,别的,毓刚兄就没多说。当时研究“2·28”和白色恐怖还是禁忌,我自己又是禁忌中人,总不能到调查局去找萧道…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障世界》2006,(7):28-30
在浮夸的中国互联网界中、马云是一个异数,他似乎是所有网络公司老总的反义词:他不懂电脑,不懂管理学,他不懂广告,不许公司做广告,他不仅不会高薪聘人。对进来的人还减工资,他说:“网络公司没好日子了,中国新经济就有希望了,现在热闹的是造工具的人。”他认为自己很傻,“像阿甘一样简单”。然而正是对这个公司,软银的孙正义。在6分钟内,决定投资上亿元。阿里巴巴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因为所有的中国网络公司都是美国某一个模式的翻版,只有它是例外。马云给中国互联网公司吹来一股返璞归真的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6.
早年他在台湾受教育,受影响最深的是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坚持。他爱台湾,爱中国,认为中华民族面临被分裂的危机,呼吁海外华人团结,做中国统一的促进派。他希望向美国人讲理,请他们不要分裂中国,不要破坏中美正常关系! 美国华侨华人中,爱国群星灿  相似文献   

7.
戴笠,生前掌控着中国5万多名军统特务,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连国民党的许多军政要员都对他忌惮三分。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显赫人物也有倒霉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爱默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与爱默生杨径青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那充满伦理理性的人学思想对其后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和准则,以及生活的目标,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爱默生对于美国人来说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他奠定了美国人的精神基...  相似文献   

9.
1945年严冬的一天清晨,由哈尔滨开往长春的头一班车即将驶动,一名身着日本军大衣的中国军官与两名随行人员匆匆从站台走向列车,突然几名苏联军人从身后赶来,出其不意地将他们带走,悄悄地演出了半个月后始为人知并震惊东北国民党军、政、特人员的一幕:“苏军密捕国民党东北特务头子张勃生”,这出戏的幕后导演就是石迪同志。滨江组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自在东北建立的重要特务组织,总部设于哈尔滨,下属机构遍布长春、牡丹江、齐齐哈尔、吉林、佳木斯等东北各主要城市,滨江组是东北三省唯一能与重庆接通电话的特务机构,专门负…  相似文献   

10.
邰言 《黄埔》2012,(2):64-67
“特赦战犯”,曾经一度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引起过巨大反响。到了1975年,所有战犯,包括美蒋特务和特务船船员全部被特赦释放,至此,中国再无战犯。  相似文献   

11.
无懈可击的挽联张世旺1946年3月戴笠从北平飞住南京,途中飞机失事摔死。蒋介石十分痛惜,说戴笠生也为国家,死也为国家。并指示文人写挽联以示褒扬。当时国统区的文化人知道戴笠是臭名昭著的国民党特务头子,吹捧他会使人格降低,世人唾骂。若不写则蒋必乘机加以迫...  相似文献   

12.
单正平 《新东方》2001,10(3):57-61
现实中的中国人,尤其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对中美文化关系的理解,复杂而微妙。戈登医生是中国人想象中的理想美国的化身和代表,他对三个中国女性的态度,大致可以视为美国人对中国的三种态度,而三个中国女性则分别象征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戈登医生》表现了作者对中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而这个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美关系的艺术象征。  相似文献   

13.
商界谍影     
商界谍影蔡建文说到间谍,许多人便会联想到影视片里那些暗藏无声手枪,半夜三更用无线发报机发报的神秘人物。他们或者是由外国派遣潜入的特务,或者是被外国特务收买的叛徒。他们神出鬼没,无所不能。事实上,间谍并不都是神秘兮兮的特工人员,有时他就是你身边的一个普...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4,(6):30-30
他过去的生活轨迹是众多美国年轻人的梦想:在名牌大学念书,毕业后去加利福尼亚工作,他现在所做的事足以让每个中国人敬佩:来中国的5年里,他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30%,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在图书馆里追寻中国历史,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眼光关注着中国的发展。这就是美国共产党员戴维·昆丁·道迪埃。  相似文献   

15.
《人大建设》2007,(2):55-55
关山在近期的《炎黄春秋》上撰文:曾担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是1936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1944年,他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二部学习。最近,他在接受访谈时回忆说,在延安时,毛主席不断讲民主。1944年秋天,他和美国中印缅战区司令兼蒋介石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政治顾问谢伟思(美国人)谈话时,就特别强调希望“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士兵都应当成为民主的活广告。他应当对他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谈论民主”。谢伟思说:”美国的军队是不允许从事政治宣传的。”毛主席还是强调说:“即使你们的美国士兵不做积极宣传,但只要他们出现并同中国人接触,就会产生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杏佛遇刺身亡1933年6月18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副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先生,由位于上海的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乘车外出,被埋伏在路边的国民党特务枪杀,由此酿成震惊全国的流血事件。杨杏佛,男,1883年生于江西省清江县。早年留学美国...  相似文献   

17.
重新认识杜威的“实用主义”复旦大学教授刘放桐对杜威其人,中国知识界本来并不陌生。作为本世纪上半期在美国盛行的实用主义哲学的最大代表,他的情况早在世纪初就由一些中国学者作过简单介绍。他不仅被许多美国人当作美国的精神象征,在整个西方世界也被公认是20世纪...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说他曾经电话采访了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先生。葛洛夫先生在回答我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时说,他觉得中国人很善于分析,所以中国的哲学思想很精辟。葛洛夫先生还列举了孟子的一些话,并且说他自己在经营管理英特尔公司的时候,很多想法从中国哲学里有所借鉴。但是,中国人对运作的重视似乎欠缺。葛洛夫先生认为,对运作的重视与不重视是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一种区别。  相似文献   

19.
赵辉出生于60年代,受过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1987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但对其理解并不深刻的赵辉到美国学习电机工程,10年间他基本上放弃的专业,改行搞了摄影,就是从在美国的生活开始,他对中国文化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悟:在拍照片的过程中,对西文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摄影这门技术的起源在西方。”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经历和认识,因为它使一个人跨越了两种文化。意识到不同的文化,有其特有的发生背景和氛围,它们可以相互影响,但很难相互取代,他认为:中国人的形象、气质与传统中国风格时装的色调、线条有一种内在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早期"情报四杰"中的钱壮飞、胡底、李克农三人的故事广为人知,而鲍君甫的经历却鲜为人知。他是我党在国民党特务机关里发展的第一位秘密情报员,他的情报工作经历如何?后来为什么一直默默无闻?鲍君甫的女儿鲍美云向记者讲述了父亲的特工生涯。"双面特工"1928年,在周恩来、陈赓等人的努力下,成功在国民党特务机关内发展了我党的第一个重要的"双面特工"——国民党驻沪特派员杨登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