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恩宝 《党史纵横》2009,(7):59-60,21
1952年下半年,我国国民经济恢复阶段行将结束,东北地区经过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个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高潮即将出现。为加强东北局组织部工作,1952年6月,东北局调辽西省委书记郭峰到东北局任组织部副部长。同年7月,郭峰到任。9月29日,中组部发文,中央批准郭峰为东北局委员。1953年4月,张秀山不再兼任东北局组织部部长,由郭峰继任组织部长。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工矿企业过去恶劣的卫生状况,保护职工的健康与安全,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工矿企业中开展了一系列卫生保健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开展工矿卫生宣传教育、建立各级工矿卫生医疗和保健机构、做好职工疾病预防工作、实施工矿安全卫生检查、完善职工卫生福利设施和开展工矿卫生清洁运动等.这些举措保障了广大工人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激发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保障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涛 《世纪桥》2020,(9):37-40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对新解放区农村发展党员和建立支部采取的是从暂停发展逐步到积极慎重发展的政策,并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达到顶峰。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仍然取得很大的成绩。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解放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历程,认为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强化党在农村的领导力量和落实党关于农村的有关政策的有效举措。新中国成立初期新解放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丰富实践和经验,可为新时代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马德洁 《世纪桥》2020,(11):45-52
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也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行为选择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中小学升学紧张,社会劳动力紧缺,轻视体力劳动思想严重。为此,东北地区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动员群团组织,借鉴苏联教育经验,契合政治中心工作,从思想与实践上展开了深入的劳动教育工作。这一工作缓和了紧张的升学压力,稳定了新民主政权,为工农业生产配备了大量所需人才,涤荡了旧社会轻视劳动的观念,释放出了以劳育人的功效,为后期劳动教育常态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菲 《世纪桥》2011,(21):22-23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基本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了积极有效的政治动员,它极大地调动了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推动了政治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同时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点和效应进行分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7.
8.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执政后一次重要的"治党"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对原有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建立新的基层组织和发展新党员等方面。这次"治党"活动是与当时全党大规模的整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次"治党"活动,不仅使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和富有活力,而且也为党的执政治国活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支持。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即颁发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对文物进行保护的重要文件。浙江历史悠久,"人文渊薮",文物丰富。浙江省委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百废待兴"的非常时期,通过一系列文物保护政令条例的颁布落实及各类文物保护机构的建立运作,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旧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一个以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模式在浙江省日渐形成。  相似文献   

10.
夏雪  高晓林 《党的文献》2022,(2):107-114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上海工厂托儿所逐步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旧到新,在量与质上都获得了空前蓬勃的发展。经过党和政府的教育,保育人员的思想认识逐步得到提高,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显著增强。托儿所的儿童饮食、传染病防治、规律生活习惯等卫生保健工作也在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顺利展开。这扩大了妇女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女工生产效率的提高,保障了儿童卫生健康,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情感认同,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洋 《北京党史》2010,(3):12-15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于农村发展道路问题上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走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是苏联的集体农庄。但是,对于农村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发展问题上,围绕1950年春的东北新富农问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尤其是作为中共中央分管统战工作的负责人,周恩来高度重视中国基督教问题。他紧抓中国基督教问题的实质,力主中国教会割断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搞反宗教运动;充分肯定中国基督教界进步分子的积极作用。更为可贵的是,他积极支持和引导了吴耀宗、刘良模等教会进步力量发起的中国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四川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西南局具体指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建党工作。这次建党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结合四川具体省情,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深入梳理这一历史脉络,认真回顾和总结当年这项工作的展开情况,对于当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无疑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众多的上海优抚工作繁重而紧迫。为了完成优抚工作,上海市政府结合地方实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优抚工作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的高覆盖、全方位的优抚组织网络;长短期工作结合,优待、优抚并行;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群众普遍发动,三方协同开展工作;通过检查制度避免优抚工作流于形式。这一工作模式,使烈军工属的生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消除了军人的后顾之忧,取得了预期的政治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党和政府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了许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具体表现为:统揽全局,集中力量做好中心工作;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广泛交流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宣传发动群众,形成强大合力;加强监督制约,注重从制度上拒腐防变.由于思想重视、方法得当,新中国很快就全面恢复了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运动,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的指导地位,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任务多、会议和集训多、公文表册多、组织多、积极分子兼职多即五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和先进分子在农村的形象,也干扰了当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组率先发现此类问题并及时上报中共中央。中央高度重视,专门就此发出指示并要求党和政府各级组织彻底清理和整顿五多问题。探究这段历史,对于深化党的执政史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对于当今党在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积极构筑卫生防疫体系、普及卫生防疫知识、组织群众性卫生运动、推进中西医结合并推行现代化的预防办法,多措并举有效推进了卫生防疫工作。这些措施减少了疾病传染,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粉碎了细菌战阴谋,构建了防疫网络,为我国的卫生防疫工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是卫生防疫工作深入开展的保证、坚持群防群治是卫生防疫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坚持紧密结合生产是卫生防疫工作的不竭动力、坚持宣传教育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的社会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恢复及三大改造是同步进行的。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社会事业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党和政府重建社会事业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确立了指导方针。考察分析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社会事业政策与实践,有利于完整解读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过程与趋势,同时也对当前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提高农业互助合作的形式,引导广大农民向农业集体化迈进,山西省率先在全国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并实行公积金制度。这项创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华北局和刘少奇同志对此持否定意见,后在毛泽东同志的支持下,初级社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