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百年来,灾难似乎总是伴随着准河。浩浩荡荡的淮河水,在哺育两岸人民的同时,也给他们帶来无穷的灾害—— 1194年,南宋光宗扒开黄河大堤以淹金兵,黄河夺淮,恶水横流,浮尸不计其数; 1931年,淮河流域山洪暴发,吞没农田7700万亩,淹死75000人,2000多万人流离失所; 1938年,国民党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再次夺淮,淹死89万人,淮河流域5万多平方公里成为“无人区”; …… 就是这样,淮河褱着人民的血与泪流进了新中国的纪元。 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党和国家对这条大河的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关注。淮河水流过了40年的岁月,今天,它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祖国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2.
苏维(云南省个旧市云锡物资储运公司宣传部):马克思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当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激烈变革的时期,社会发展既为其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民国时期,随着科举制的废除,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断涌现,这些大学在建校之初,非常注重校园风景的建设,由此诞生了一些别具特色的校园。燕京大学与金陵女子大学是同一设计师在民国高等教学体系中,教会大学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它的建校历史多数比国立大学更早,在清末科举尚未废除时期,只有国外的教会在中国涉足教育,并逐渐由普通教育发展为高等教育。民国期间,由外国教会创  相似文献   

4.
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由于二者的生理解剖不同,在文明进程中角色规范要求不同,二者在服饰、语言、思维方式、行为选择、情感表达等方面形成了显然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已作经为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延续了下来,并影响着每位现实生活中的男女。在此,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男女两性的这些差异(特点)称之为性别文化。性别文化也和其它文化一样,有其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些形成、发展、变化无不和主体所处的时代、生存的环境、求生的方式、接受的信息有关。作为8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正在默默地接受或改造她们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2)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类别,深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方面不同,文章就中美两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在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层面进行比较,以期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有所启迪。以此为基础,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借鉴一些先进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林梅 《学理论》2009,(29):118-119
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美德,使人愉悦,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正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环境。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不仅使全校师生员工人际关系和谐,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而且能不断促进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更好地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形态,表现为一定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次。实践表明,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辐射和塑造等功能,对于优良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形成,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从而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有效途径包括构筑全员共建的大学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四位一体的建设模式、着重培育"校魂",同时还应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8.
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等众多媒体聚集大学校园,探讨其中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而必须依托某某大学的那一部分。目前学界对大学校园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学、传播学和管理学领域,从法学的视角分析大学校园媒体侵权责任主体和校园网络侵权,从而达到提醒大学、大学校园媒体及其工作者学法、守法并努力规避大学校园媒体侵权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与学习的场所,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创造力的培养,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科学、知识、技术的荟萃之地。文章针对校园色彩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分别从对校园建筑色彩的控制和建立规范的色彩管理系统等方面对校园色彩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目的 在世纪之末,世界各种文化处于相互吸收及融合之中,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成为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现代大学是跨文化交流的最佳媒体和桥梁,各种文化在这里融汇与冲撞。大学文化在面对这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时,也形成了自身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表现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或排斥,以选择和建构能充分履行各自功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黎芜 《瞭望》1990,(13)
几场纷纷扬扬的瑞雪之后,春天又返回大地。 在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里,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大学生们的心里燃起了新的希望。经历过去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之后,他们经过学习和反思,目睹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加强  相似文献   

12.
13.
赵聪 《学理论》2013,(3):218-219
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只有构建先进的、和谐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优秀校园文化,才能让大学生在校园里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要正确把握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构成,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积极探索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是一个密集型的小社会,莘莘学子在这个较为狭小的空间里生活着,互相拥挤和互相碰撞着以求发展,在增长学问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每个人几乎都渴望自己在远离家乡、失去家人的保护时,能有宁静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深入到大学生生活中,你会发现他们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结识同乡、走访亲朋好友,可以看到: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中,同性异性间的交往,一个班级一个寝室里的人际组合空前活跃,而且在校园内各种社团、群体也是迅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国人认同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必须强调的是,创新教育既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既是知识结构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因此,推进创新和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构促进创新教育的推进。创新教育必须有创新型校园文化与之呼应。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园青年文化的个性及其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校园及青年文化的概念伴随80年代社会范围内文化热的高潮而产 生,迄今已成为分析和观察与学校学生有关现象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将力图揭示大学 校园青年文化的个性及其本质,并从共时态和历时态两个方面探讨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王若杉 《学理论》2009,(24):139-141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国人认同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必须强调的是,创新教育既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既是知识结构的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因此,推进创新和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型校园文化的建构促进创新教育的推进。创新教育必须有创新型校园文化与之呼应。  相似文献   

18.
校园建设规划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其规划的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大学进入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校园建设规划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都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3)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多维度的发展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生活观念受到一定的影响,追求享乐、思想浅薄、崇尚感性、盲目、非理性的倾向日益严重,进而使消极的价值信念成为大学生的信条。针对上述现实问题,笔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理念为指导,分析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剖析其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及其引导策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和谐的大学校园,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家和万事兴",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它要求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管理者必须坚持民主制度、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