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主张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及法制教育、制订完备可行的应急预案和增强网络技术防范、处置措施等途径,有效地应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主张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及法制教育、制订完备可行的应急预案和增强网络技术防范、处置措施等途径,有效地应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法治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作为各种社会矛盾所导致的特定集群行为,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存在,应该摈弃传统的将群体性事件定性为政治事件或违法犯罪事件的思维模式,从法治的立场和公民利益表达以及利益博弈的角度,定位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探讨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信力不足是许多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又影响着政府公信力增减。建设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要从政府自身做起,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尊重公众知情权,推行阳光行政,促进廉洁政府建设;积极搭建互动平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5.
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在数量上的日趋增长和影响力日趋扩大,高校领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也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之一。就高校范围来讲,一般四种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较为常见,属高发类型,应当引起我们重点关注和研究,并对其分类引导。同时,正确定性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将其理解为大学生积极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和途径,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从而达到加强有效引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造成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入手,从大学生自身特点、教育教学、高校内部管理等多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预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泄愤事件应该选择的策略:转变传统行政姿态、主动及时公开政务信息,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提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并继续深化各项有利于民众的改革,做好“防”与“控”相结合,减少民众的心理失衡感,进而减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的需求日益递增。国家需求与农民利益的矛盾相互交错,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爆发,严重破坏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基层是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活跃地带,地方政府防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开始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切实提高地方政府防控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不仅能够提高政府处置事件的效益,也能更好地保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地方政府防控失地农民群体性一件能力缺失的现状(一)事前顸警能力不足。第一,信息管理能力不足,敏锐度不高,关于失地农民民意的信息较为繁琐,且变化性大,基层政府的获取渠道有限,同时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不强,导致其不能准确的把握农民动态,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第二,政府在听到群众的呼声之后,并未迅速处置,而是置若罔闻,不能切实解决农民的问题。第1,发现的事件的端倪之后,采取“鸵鸟政策”,对事件谎报或不报,一拖再拖:另有部分官员突遇事件时,思绪混乱,手足无措,不能及时遏制。进而导致“雪球效应”的发生,事情愈演愈魁,最终酿成事件的质变。  相似文献   

9.
由于群体性事件是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在积累过程中不断尖锐激化的产物,对稳定的冲击最大,因此,构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系统工程,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基层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更需要广大民众的同心同德。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  相似文献   

11.
罗卫东 《党史文苑》2011,(20):64-6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与经济利益相关的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的暴露,并经常出现激化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群体性事件的增多。科学预测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其发展动向,全面分析当前这类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完善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及预防处置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采取事前调控、事发控制和事后处理的策略,以期构筑起适应我国当前形势并行之有效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实现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美好目标.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事件治理方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危害和客观积极作用作了分析,认为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经验是正确决策、落实政策、超前疏导、依法办事。在治理群体性事件中,应妥善处理预防与处置、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原则性与灵活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瞬间爆发性、虚实交互性、范围广域性和难以控制性等特性,将成为社会转型期政府经常面临的一种社会危机形态。转变治理理念、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搭建网络对话平台、完善信息安全立法及建立健全预警与处置机制是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2008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是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当前仍在延续和扩散并且从经济领域扩散到社会领域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成了当前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  相似文献   

16.
阚道远 《唯实》2012,(11):81-84
税感时代的涉税群体性事件正在增加,这不仅干扰税收征管,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存在演化升级为更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政治事件的可能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对涉税群体性事件进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断化解涉税矛盾纠纷,营造和谐征纳关系,是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因急剧变迁处于失衡状态时,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危机主要表现为社会诚信缺乏、政府公信力丧失以及民众情感信任脆弱等方面。当前信任危机与县域群体性事件关系密切。县域群体性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由偶发事件引发的治安紧急状况和不稳定现象,而是牵涉到县域治理所出现的文化与体制的困境,多方面的和深层次的县域治理职能需要强化。社会转型期需要找到社会内生的支撑载体,其中,分析信任危机与县域群体性事件的关系,重建信任体系既是预防和解决县域群体性事件的根本之策,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中土地征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防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建设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在征地中强制征用土地、强制拆迁房屋,使得被征用土地的人民群众利益受损,在土地征收利益诉求得不到制度内的途径解决时,受制度外的闹事文化的影响,容易引发土地征收中的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为集体性上访事件、冲击党政办公机关事件、扰乱公共秩序事件等。土地征收中的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政策,一个是防,即保证土地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一个是控,即通过弥补土地征收中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以保证土地征收中结果持有的公平。  相似文献   

19.
以法治方式治理国内日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从群体性事件作为民众以非规范化方式公开表达诉求的面向观之,其法律治理需要兼顾保障公民表达权利与规范无序行为两个维度。民众以集体联合的"群体性行动"方式进行公开表达有其特定的正面功能,然却极易造成社会失序。因此,应充分发挥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对保障公民表达权和规范公民集体行动的作用,适度放开公民表达权利行使的许可限制,将公民的集体诉求表达纳入规范和可控的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