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军事哲学的开山之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军事认识论思想。“全”是孙子军事认识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其重要的认识论原则,构成了孙子军事认识论思想的重要特色。 一、“全”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天人相分”是孙子本体论思想的特点。孙子认为,天道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神道和天命,“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计篇》)天和地一样,只是战争得以进行的自然因素,是考察  相似文献   

2.
《孙子》是古代兵法谋略的不朽经典,其主题为致胜,主线是解决“先知”问题,“知论”是《孙子》十三篇的精髓所在,体现了其核心战略思想.这一核心战略思想的高超性使孙子的兵圣地位得以确立.研究孙子的军事认识论思想,有助于深化发展哲学认识论,更有助于把握当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制胜规律.  相似文献   

3.
管理的关键是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对管理活动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运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军事决策的问题作了一系列的精辟论述.为我们研究现代公安管理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孙子决策的基本原则 孙子决策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以利为动,着眼全局。利,是孙子考虑战争行为的出发点,也是孙子军事决策原则的核心。战争是实现一定政治与经济目的的手段,战必须从属于利。利,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战争的有利条件;二是国家通过战争所获得的利益。一般说来,“胜”与“利”总是相伴而行,有利即战,无利则不战。  相似文献   

4.
“变”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孙子早就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阐述战争中“变”及如何应付战争中的“变”,他著有《九变》一篇。孙子对战争中“变”的深刻认识,无疑是对军事科学的重大贡献。本文试就孙子的“九变”思想对公安工作的借鉴价值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孙子对战争的态度,对“将”“卒”关系在战争中作用的阐释,以及对道德的强调,都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其实用主义精神。孙子的辩证法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以矛盾的观点,从整体着眼,高度灵活地指挥军事行动。对孙子这方面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孙子兵法》历史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公安主体、公安第一客体、公安第二客体这三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公安关系有机整体,深刻认识公安主客体关系的实质及内涵,运用孙子“知彼知己” 的认识论方法,从全面、发展和比较的角度来完整把握公安主客体的关系,是搞好公安工作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涉及了有关战争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等十分广泛的领域,也包含了丰富的治军思想。笔者试就孙子的治军思想及其对公安队伍建设的借鉴价值作一浅述。 一、孙子治军的目标 孙子非常重视治军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研究认为,孙子治军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一)具有“上下同欲”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与《老子》的相关思想比较之中,结合具体的战例研究指出,战争你死我活的性质,决定了《孙子兵法》对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必须是采取一套阴性的思维模式表达出来.本文从战争的发生、战争的过程与战争的结束,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情报的搜集、筛选,间谍的使用与掌控,以及孙子对“水”的启示的运用等等多个方面和层面,详尽分析了《孙子兵法》的阴性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9.
军队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任务,着眼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和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的需要,军校应从强化“五种观念”入手,不断加强和改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以确保军事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一、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中,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人的社会化源于系统的教育和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还原了教育的本来之义,体现了教育的宗旨和原则。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0.
韩非虽没有军事斗争实践,但其军事思想不容忽视.《韩非子》一书大量引用军事战争史料.在战争观上,肯定战争,强调通过战争手段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在战略上,厉行耕战、增强国力;在治军观上,主张集权、推行法治、严明赏罚;在战术上,重视“法”、“术”、“势”的综合运用;同时,告诫国君不可轻易发动战争.韩非的军事思想充满理性务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樊雯 《民主与法制》2011,(19):71-71
战争形势瞬息万变,把握主动权尤为重要。如何掌握战争主动权,兵书圣典《孙子兵法》给我们留下了有益的借鉴。孙子在“虚实篇”中提出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高度概括了掌握战争主动权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写了三个问题: 一、克劳塞维茨并不认为战争就是“赌博”。他在《战争论》中所着力加以批驳的,恰恰是战争“赌博”论。所以,不应该把他的战争理论归结为“战争问题不可知论”。二、克劳塞维茨并不否认人们能够对战争“实现一般的正确指导”。他不仅认为人们能够对战争实施一般的正确指导,而且初步提出了一般的正确指导战争的方法。三、在战争中的“概然性”问题上,李文夸大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对立,而很少看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事实上,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因篇幅较长,本期发表前两个问题,下期发表第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星辰 《黄埔》2006,(2):62-62
《战争论》有多种文字译本。中译本较为通行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根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防部出版社1957年版,并参照俄、日、英、法等文种译本和几种中文旧译本翻译,由商务印书馆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于1978年出版的3卷本《战争论》。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主要反映在《战争论》一书中。《战争论》指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从属于政治,是政治的工具,因而统帅应具有政治头脑,正确地认识战争。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作是独立的东西,而应看作是政治的工具。在使用这种工…  相似文献   

14.
以“安国保民”为本,高度重视军人的价值,是孙子全部军事伦理思想的立足点。(一) “安国保民”——军人的最高价值目标“价值”是个关系范畴。从伦理学角度把握军人的价值,必须确立军人与其价值主体的道德关系。军人与国家、人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孙子正是从这一关系入手来认识和确立军人价值的。孙子在其《孙子兵法》开篇首句中即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5.
一《孙子兵法》产生于春秋末期,共十三篇,6000字左右,今天多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据。十三篇文字虽少,但论述的内容.却极为宏富而精深,除军事理论各方面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哲理、谋略、天文、地理等。刘伯承元帅概括地指出:“《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是研究指导战争最普遍规律的著作。”(见陶汉障《孙子兵法概论》第2页)因此,它对今天策划战争,开发智力,启迪谋略,组织战役,运用战术,增长军事才干等都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历史上明智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无不读《孙子兵法》,学《孙子兵法》,得益于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炮制的“六个战术原则” (即“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种情况三种打法”、“三猛”、“三三制”、“四组一队”),从根本上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和一整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他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在军事上的表现。从认识论上说,“六个战术原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克劳塞维茨基本哲学立场问题的讨论,从现象看,似乎只涉及对《战争论》这本世界军事名著的评价,实际上却谈的是战争认识论和方法论,因而具有颇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愿以这篇短文参加争鸣。一、在战争领域里,能动的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分野何在? 对于克劳塞维茨的代表作《战争论》,有的作者认为“自始至终贯穿着自发的能动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有的则斥以书中有个“时隐  相似文献   

18.
许洞,北宋初年的一位战略家,著有兵书《虎钤经》二十卷。该书“上采孙子、李筌之要,明演其术;下撮天时人事之变,备举其占。或诈于己见,或述于古人”,是继承了《孙子兵法》和李筌《太白阴经》的军事原则、战略理论,参以己见,加以发展而成。许洞对孙子和  相似文献   

19.
三、在战争中的“概然性”问题上,李文夸大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对立,而很少看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事实上,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1、我们只要认真比较一下毛泽东的有关论述,便会发现,在战争中的“概然性”问题上,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基本上一致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克劳塞  相似文献   

20.
《孙子》(孙子兵法十三篇)在当代一些国家正以不同的方式被运用于指导战争、经济运筹、行政管理、外交斗争等领域。特别是把《孙子》谋略运用于现代经济运筹,更是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孙子》的“将帅”论角度谈谈经济工作领导者的选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