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劳动法律体系的建构,应以劳权本位作为理论出发点,应以劳权的实现和保障为其基点和核心.本文所提出的劳权概念,是指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应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权益.劳权即劳工权益应是劳动法律的基本范畴和劳动立法起始概念.本文提出和论证了劳动者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认为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应为受雇于他人的以工资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直接生产者.本文还提出了劳权关系的概念,认为劳权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本质体现,这一关系是相对于产权关系和经营权关系而言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权利结构是由产权、经营权和劳权的三权关系所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制度与工会”征文选登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工会──劳权的集体代表徐小洪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制度、劳权制度演进的结果。企业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合的经济组织;企业制度是生产资料所有及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劳动力所有及支配制度(劳权制度)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试论劳权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关系黄锦福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如何把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落到实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从实现劳权的角度,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实现劳权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题中应有之义劳权,亦称劳...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政企分开, 健全企业监管制度、形成企业充满活力的机制和符合国情的管理模式改革过程中, 必须将产权与劳权激励约束互动的制度安排摆在较突出的位置。这不仅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济民主建设的需要, 更是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势与市场的优势相结合的需要。本文试从同步强化资产约束与民主约束、健全企业监管制度角度, 阐述劳权与产权相互激励约束的体制构想。  相似文献   

5.
工会是集体劳权的代表者,确立集体劳权是工会法律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的修订,从我市工会维权实践出发,重点修改增补了制约工会工作发展的集体协商、民主管理、集体争议处理等瓶颈问题。修正案看似浅显易懂的字面背后,体现了立法者的良苦用意并蕴含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力,迫切需要各级工会组织、行政执法部门及劳动法律工作者深入理解并执行到位。  相似文献   

6.
当代劳动关系基础理论的新发展 ──祝《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一书的出版贾俊玲《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是一部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专著。是目前在劳动领域内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研究成果,也是我国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市场经济产权关系、劳动关系的变化,职工民主管理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应当立足于现代企业制度理论,转换职工民主管理以产权为依据的视角.法律对职工基于劳动合同关系、以劳权主体身份、用参与的方式介入企业管理进行系统化制度设计安排,要求参与管理通过劳资双方合意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因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无法规避强势产权作用,需要劳资双方在管理领域以组织行为互动,并且约束各自行为,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劳动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任务和职权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在产权主体逐渐清晰的情况下,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应确立在对劳权维护的基础上,特别应当强化职代会法律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台湾劳资关系是观测台湾基层社会关系状况的重要指标,集中反映了台湾基层社会矛盾和集体 行动的发展动向和态势。近年台湾劳工阶层普遍处于“长工时、低薪酬、少休假”的低水平劳权状态,在民进 党上台后推行的“一例一休”修法改革激化下,劳资关系调节的劳动法律调节机制、劳资谈判机制和政党调节 机制三个层面都出现了“失灵”现象,反映了劳工阶层不满台湾当下经济发展困境的阶层意识,又映射了台湾 资本主义在复杂变迁的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发展局限,同时也为台湾劳工阶层从政治赋权、集体博弈和青年劳工 群体整合等层面来改善自身权利与命运带来了机遇和制度出路。  相似文献   

10.
在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将产权与劳权激励约束互动的制度安排摆在较突出的位置.这不仅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济民主建设的需要,更是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势与市场的优势相结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新型平台用工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构建劳动者劳动权益系统性保护的必要。从系统论视角审视,新型平台用工方式冲击了我国传统以劳动关系构建起的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系统,突出表现为劳动从属性弱化割裂系统整体性,多层嵌套性用工消解系统层次性,内外环境互动渠道受阻影响系统开放性。研究认为,借鉴系统论相关原理,我国平台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的基本逻辑应遵循三条路径展开:加强系统整体性,推动劳动从属性各要素的优化重组;扩容系统层次性,构筑劳动关系分层分类保护体系;提高系统内外环境开放性,构建政府、平台、工会、平台劳动者等多元协同治理场域。将平台劳动者纳入系统保护中,推动我国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系统迈向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从人权和公民权利的角度出发,就不能仅仅把"职工合法权益"理解为职工所拥有的、直接与劳动关系和劳动过程有关的权利,而应该理解为职工作为人、作为公民所拥有的、受到宪法保护的基本人权和公民权.不言而喻,工会也应当是这种意义上的"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相似文献   

13.
维权机制是工会履行基本职责、做好维权工作的基本保障,非公企业工会维权机制建设是工会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为此,科学分析非公企业工会维权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从系统论视角来看,影响非公企业工会维权的因素很多,有必要界定企业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关系原则,这是分析保障职工权益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点。非公企业维权机制框架结构上表现为内容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的特征。非公企业要完善和推进功能型工会建设,维护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必须从广大职工的现实诉求应对。  相似文献   

14.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新就业形 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劳动条件权和劳动救济权 4 类,并可以细分为 13 项权利。 本研究以外卖骑手为代表,进一步分析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和劳动条件权中的社会保 障权的现状。研究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和社会保障权相比该群体劳动者的平均 情况都得到了改善。研究认为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水平需要更复杂的策略行动,包括继续发 挥好市场作用、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平台企业协同治理等。  相似文献   

15.
劳动权利是庞杂而多变的社会现象,现行立法与学术对其范围、种类、功能固然有一定的认识方法,但往往是平面化的、窄视野的.本文在对劳动权利的法律依据和社会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了规范(应然)和事实(实然)两种意义的劳动权利体系.探讨了劳动权利的范围、种类、属性、功能、治道等重要问题,以比较新颖的分类标准为基础,对劳动权利作出了新的分类,并把劳动权利置入这些对应关系结构,讨论了在各种对应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对劳动权利新的关注点.这些分类(--对应性关系)在整合以后,可以成为对劳动权利问题的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
劳动者的发展型利益是相对于生存型利益而言的,涵盖了更高工资、更好劳动保护、更多培训机会、 合理工作时间、体面劳动等方面。本研究在对发展型利益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劳动权中的生存 意涵和发展意涵,提出构建劳动者发展型利益保护的立法原则设想。研究认为:发展型利益是劳动者实现自身 权益和全面发展的正当要求;应充分发挥劳动法对劳动权的保障作用,区分生存本位的劳动权和发展本位的劳 动权,积极实现劳动者的发展型利益。研究建议,应从四个方面重构劳动立法的原则:从资本优位到劳动优位, 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从割裂权利到整体权利,从促进就业到促进发展,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劳动法的 立法本意。  相似文献   

17.
浅析弱权利--劳动权的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权是一种弱权利.从劳动权的产生到今天的发展,它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仍显得很微弱,这就产生了要对其进行保护的必要.如何保护好劳动权不受侵犯,是当今劳动法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非法人社团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影响其享有独立的财产权,这一点,对于具有社会公共职能的社团而言,更具有现实价值。工会作为协调劳资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社团,其独立财产权的享有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这充分表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工会组织也可以准用独立财产权规则。这种准用得到了大陆法和英美法的理论和制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劳资关系成为现代经济中的常态,而没有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衰弱,很可能同劳资关系在演化中得到长足的改进有关.对数百年来劳资关系的演化进行回顾和分析,研究发现劳工权益的争取和保障通常呈现激进和渐进两种方式.研究认为,从演化视角观察,劳工权益的争取和保障以渐进方式为主,劳工组织、进步力量和法律制度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且法律制度的...  相似文献   

20.
谈劳动关系市场化过程中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关系市场化使劳动关系的双方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及生产过程中,通过博弈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在此博弈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保障劳动者权益,应当充分保障劳动者的话语权,保障劳动者获得充分的劳动力价值补偿,保障劳动者参与企业利润分享的权利,以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