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透过历史的时空镜头,看形式主义治理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为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的执政党。这种政治环境与地位的变化,使得个别领导干部的主观世界发生变化,这些人面对形式主义的侵蚀,其抵抗力和免疫力变得衰弱起来。1956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全面展开,党从未停止过开展深入的整风运动和群众路线教育运动,为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扫清障碍。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改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制度安排和干部政绩观。本文以制度的视角,从科学发展观要付诸实践的思路出发,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政策决策和实施过程,分析转型期的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机会主义冲动和强烈的届别机会主义倾向。揭示了地方政府的深层次动机和地方政府决策体制中的设计缺陷。这有助于界定和约束政府行为的范围及方式,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多数领导干部对政绩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 ,但也存在一些偏差。导致其偏差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因此 ,必须积极探索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干部政绩观缺失的主要表现(一)形式主义。有些领导干部在“政绩热”的影响下,开展工作不注重脚踏实地,不认真解决实际问题,而喜欢做表面文章,部署工作热衷搞形式主义,上级要什么,即变着花样出什么,代价付出不少,就是不见效益。说穿了,他们搞的这种形式化的“政绩”,是专给上级领导看的,而对于实际的效益、集体的利益、群众的困难,则很少去研究,很少顾及。(二)盲目发展。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显示“政绩”,不顾客观条件和本地、本单位自身的实力,不进行实质性的论证,不讲科学决策,而盲目制定一些措施,出台一些项目,搞一哄而上,置经济效益于不…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发展观决定政绩观,政绩观影响发展观从哲学意义上讲,发展观是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发展观决定正确政绩观,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必定会坚持正确政绩观。一方面,政绩是相对于发展而言的,是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谈论政绩就意味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某种发展;离开了发展,谈论政绩就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逐步导致什么样的发展观,政绩观的变化会对发展观带来重大影响。总之,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方法论与价…  相似文献   

6.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向郑培民同志学习,重要的是学习他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7.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政绩观是广大干部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重要导向。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创造出辉煌的业绩;错误的政绩观,则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使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政绩观有内在的密切联系。执政党的科学发展观最终要通过政绩来表现;而科学正确的政绩观又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的绩效。要把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科学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9.
岑忠干 《各界》2006,(12):3-4
毛泽东对政绩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求真务实是贯穿毛泽东政绩观的红线。毛泽东认为,判断政绩的标准是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和受人民欢迎的效果的统一,政绩的内容包括多方面的,创造政绩必须克服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0.
浅论领导干部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绩观是人们对于领导干部执政成效的价值判断。因此,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应充分体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 神、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并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从以注重GDP为主向“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转变,领导干部要执政为民,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不能仅仅着眼于GDP和财政税收的增长,而要让人感到幸福,着眼于建设惠及全社会的小康,着眼于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增加就业人数,建立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机制,使人人有工作,不会因失业而徘徊于社会的边缘,而丧失人格的尊严,更不会因为财富仅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使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销路。这样才能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从单纯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领导干部要懂得…  相似文献   

12.
政府应不应该干预经济,历来是西方经济学各流派争论的焦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具有很大的差异,经济学家对政府的角色认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一是,“利在一己”政绩。其特点是,把政绩视为自己财富,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通过政绩这个手段,达到牟取私利的目的。政绩一旦与权、利结下不解之缘,政绩就成为一种武器,并且有很强的利己性和排他性,就容易“贪天之功为己功”,损人利己、与民争利的现象就要发生,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弄虚浮夸的行为就会泛滥,还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二是,“利在一时”政绩。其特点是,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思路,只顾当前不管长远,急功近利,没有长期打算。一些干部,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对长远规划和基础性工作不感兴趣,这种人一旦在届内出了政绩,就走上“一…  相似文献   

14.
反贪污贿赂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机关实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的重要手段。检察机关反贪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民利、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办案力度与质量、效率与效果、业务与队伍、执法与监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生态政绩观:生态文明建设中政绩观的新向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莲香 《行政论坛》2013,20(1):22-26
生态政绩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价值优先、整体利益最大化、未来利益至上为原则,以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理念.树立生态政绩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建构生态政绩观必须实现价值观的生态转向:从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理性,从个人价值诉求转向整体价值诉求,由单一价值诉求转向综合价值诉求,从无视成本价值诉求转向生态成本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6.
政绩观的扭转与绩效评估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在我党执政过程中,政绩观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正面积极价值到反面消极价值,再由形而上学趋向科学等一系列起伏转变的描述,引发了对我国行政体制、选用人机制、文化管理等若干方面改革的思考;以对形而上学政绩观和科学政绩观的特征描述为基础,分析了它们存在的条件以及由前者转为后者的路径;通过探讨政绩观与绩效评估之间的关系,指出坚持科学的政绩观是开展绩效评估的前提,绩效评估的正确开展有助于科学政绩观的彻底确立,绩效评估本身则是一具有规模性前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科学政绩观下领导干部的评价与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辉 《理论探讨》2004,1(4):77-79
追求政绩是现代政府的基本思想与行为取向。政绩的社会性与管理性的统一要求用科学政绩观指导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评价与使用,即在科学分析政绩与素质关系的基础上决定领导干部的使用,把干部使用状况纳入领导者的责任范畴,激励和规范领导者的用人行为。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政绩观与政绩考核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而提出的一种科学发展思维。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关键在于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而树立科学政绩观的核心 ,是建立一套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都是围绕发展问题延伸展开的。只有把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作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各级领导班子才能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红钰 《求知》2014,(5):27-28
<正>正确的政绩观本质上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它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重要前提,是取信于民、谋利于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