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中,列宁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对苏维埃政权的选举做了思考,在注重选举的人民民主性基础上,强调选举的阶级本质。列宁认为,苏维埃是新型的民主政权,需要代表制和选举制,在苏维埃政权中劳动群众能普遍地行使选举权。剥夺剥削者的选举权,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是俄国革命自然发展的结果。由于无产阶级思想的觉醒和组织纪律性,苏维埃代表选举中工农比例不同,使无产阶级在选举中比农民有实际的优越地位。人民的罢免权是真正的民主原则,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在于人民的选举权和罢免权。  相似文献   

2.
苏维埃是20世纪政治史上的一个新现象,其初始形态渊源于俄国无产阶级自发的革命创造,是人民民主和革命民主的物化形态,它反映了被压迫的劳动者阶级渴求解放和参与社会及政治管理的强烈愿望。作为一种与议会体制相并行的新的民主机制,苏维埃构成了对议会制的直接的和有力的挑战。苏维埃的实践是新型民主的一次伟大尝试,其意义是深远的、不可磨灭的。但就总体而言,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苏维埃体制并不是很成功的。然而,无论如何,苏维埃体制70多年的实践探索是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其意义是深远的,经验是丰富的,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1917年10月武装起义胜利初期,列宁没有所谓“一党专政”的主张和思想。他论述了苏维埃的特点和优点,指出它是无产阶级的国家,主张区分苏维埃的职能和党的职能。他没有所谓“党专政”或“党治制”的主张和思想,不能片面地理解他的有关论述。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联合和团结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使人民群众获得了罢免权和监督权,并且努力使国家公职人员成为社会公仆,这体现了苏维埃政权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4.
一列宁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列宁主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原理,指出农民彻底解放的道路,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现农业的社会化生产。列宁认为,在民主革命期间,“小市民社会主义”鼓吹实现土地平均使用制,布尔什维克党为了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尽管可以支持农民争取平均地权的斗争,但同时必须引导农民向前看。应该向农民宣传这样的真理:“当世界上还存在着货币权力和资本权力的时  相似文献   

5.
列宁对党员权利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他强调党员应当就党内重要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党的各级领导机构都由党员选举产生,党员间的批评应当是完全自由的,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问题.列宁的党员权利思想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进行政权建设,这是关系到能否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问题。伟大的列宁,在领导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实践中,时间虽然不到七年,但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以新的民主代替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国家。但是,这个政权是在破坏旧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不可能完全摆脱旧社会的影响,同时还由于刚刚建立,必然有很多不完善的东西。因此,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一天起,列宁就十分重视政权的自身建设,希望“有更多一些时间致力于苏维埃政权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民主社会主义是全球性的政治思潮和理论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影响广泛。100多年以来,一直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中。民主社会主义是与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俞良早 《理论探讨》2007,37(2):19-22
20世纪初,随着东方各族人民展开民族民主革命,列宁认为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并且通过对东方强大的民主主义运动的研究,认为东方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十月革命后他提出,必须使东方各民族人民在斗争过程中建立劳动者苏维埃或农民苏维埃,并且可以使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缔造和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实践中,从来没有放弃党内民主的原则,而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围绕人民民主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是使人民掌握并行使国家权力的民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意味着人民全过程参与国家的一切事务;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真实、充分的民主等观点。这些论断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准确理解和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列宁和卢森堡关于集中制与民主集中制争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4年,列宁和卢森堡就有关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有过激烈争论。争论的实质是集中制能不能构成无产阶级政党的一般组织原则。在列宁看来,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党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所必须的。而卢森堡反复强调要实行党内民主,发挥广大党员的政治积极性。集中制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一种策略,但绝对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基础。深入分析这一争论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原则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从初登革命舞台到领导建立共产国际,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并慎重加以修改。列宁在此方面的思考,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确定党的名称、高举党的旗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党内民主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十分丰富的关于党内民主的论述。党内民主的内涵指的是:党内所有党员在享有各项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党内一切事务的决定与管理,以及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确立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平等原则、多数决定原则与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1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便致力于建设一个能密切联系群众并能代表群众意志的新型的国家机关。为此,列宁曾多次提出改革国家机关,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他的这一思想在1922年到1923年的最后8篇著作中表现得更加完整和明确,并把改革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主要有以下四条基本经验:一、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人民政权建设的主体;二、始终坚持党的科学领导是人民政权建设的关键;三、始终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是人民政权建设的核心;四、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是人民政权建设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列宁根据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真正走向全世界。列宁的意识形态思想启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原则,培养革命思想家;坚持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和阶级性;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制度建设,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其成为治国理政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童颖 《理论视野》2023,(11):19-25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考茨基民主观进行了批判,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主要表现在:批判考茨基所谓“纯粹民主”的虚伪性,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广泛、充分的民主;批判考茨基将苏维埃俄国的无产阶级专政曲解为“专横”,强调苏维埃政权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批判考茨基关于民主意味着“对国家中的少数派、反对派的保护”的观点,强调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的是劳动人民的利益和代表劳动人民的意志;批判考茨基主张无产阶级通过普选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强调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劳动人民全过程参与一切国家事务的民主制度。列宁这些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梳理这个问题的思想脉络。毛泽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关于这个问题的最初论述,特别是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对于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作用。根据这一方法论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俄共(布)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条件下,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包括党内民主、苏维埃民主和党际民主在内的民主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政党为中心对这一探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列宁的探索是富有开创性的,但由于列宁英年早逝且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这种探索还是初步的。列宁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今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继续探索民主发展新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建国后忽视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 ,是建立实现民主的有效机制的基本依据。建立实现民主的有效机制既要大胆 ,又要慎重 ;既要借鉴 ,又不能照搬 ;要以发展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