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 ,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政府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不断完善政府决策制度 ,加快政府决策法制化建设步伐 ,是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洛杉矶为代表的美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模式因其程序性、民主性等特征而广受关注.本文在深入研究洛杉矶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特点的基础上,对深圳现行公共政策制定模式进行了检讨,提出应以程序法制化、信息公开化、决策主体多元化为核心进一步推进深圳公共政策制定模式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顾金喜 《理论探索》2011,(1):104-108
杭州市的开放式决策创新保障了决策程序和结果的正义性,丰富并拓展了政务公开的内涵、形式和外延,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决策质量,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和提升政府公信力。杭州市的实践表明,进一步推进开放式决策,需加强宣传力度,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强化决策会议议题与公共需求之间的关联度,提升公众参与深度与广度;完善决策程序,强化决策程序的正义性;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决策的制度化建设。杭州市的开放式决策启示我们,要通过战略意识的转变与创新,奠定决策中公民导向的思想基础;通过决策平台与载体创新,加速推进决策过程的电子化程度;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等。  相似文献   

4.
无论从政府自身建设还是从社会和谐进步、公民权利保障角度看,促进政府决策法制化建设都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法治实践过程中,政府决策法制还存在诸多缺陷,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我国政府决策的水平,影响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政府决策法制化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在:公众参与是基础,程序公正是保障,权责统一是关键,并不断推进各项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完善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意义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 ,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和意愿的一般公民政治行为及过程 ;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直接、最有效而且最明显的政治参与形式。公民政策参与对于实现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保证公共政策公共利益方向以及维护政策体系合法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推进和完善公共政策参与必须从发展政策参与的物质基础、建立参与型政治文化以及政策参与制度化等三方面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的公众价值导向性、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代理人失范行为的预防、国家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公众有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当前存在着政府与公众缺乏互信、公众参与的意识与技能的不足、参与的渠道不畅通以及参与机制的短缺等影响公众有序参与政策制定的问题,应从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参与能力、建立开放的政策制定模式、完善法律法规等入手,优化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性是政府决策的时代追寻.当前,我国政府在决策问题上存在许多问题.为此,要尽快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作为决策层的政府要明确决策者的角色定位,实现决策程序法制化,健全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完善民意调查制度,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才,创新决策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可以弥补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有助于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目前,由于公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公民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公民参与的法制不健全,公民参与的民间组织发育不成熟这主要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因此,要实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必须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畅通及拓展公民参与的渠道,健全公民参与的法制,培育公民参与的民间组织这四个方面来探究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程序正义是政府决策程序优化的价值取向、评判标准和重要保证。优化政府决策程序,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主体作用,尊重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参与性主体地位;以程序正义的价值取向为导向,以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拟定备选方案,方案评价、选择、修正完善等程序环节为核心,建立正当的、科学合理的程序规则;以树立程序正义理念,构建公共舆论体系,完善公民参与制度,建立合理规范的程序正义制度为优化途径,为政府决策程序优化提供理念指导,确保其公开性、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府背景下行政决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对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府的发展为创新行政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对传统行政决策的弊端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府的发展对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决策体制、决策程序和决策文化所带来的创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党执政的防错纠错机制要立足于以制度解决问题,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委托—代理关系一直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以此理论为基础和视角来分析在政府决策过程中一对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即公民与政府的角色互动,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实现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以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科学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元素,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科学的理据支撑。但时至今日,科学在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使用却未如理想。作为政策制度的基石,如何确保公共政策科学化是世界各地政府改革所面对的一个核心议题。中国的公共决策体系与西方国家决策制度有明显不同,整个决策过程体现了高度的"内输入"性。当前中国公共政策科学化面临着易被个人和官僚组织影响、民众政策参与度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加强中国公共政策科学化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以建构和谐社会为目标优化政府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依平 《理论探讨》2005,(4):111-113
政府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要实现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进一步优化政府决策。衡量政府决策优化的三个要素是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政府决策民主化是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目的,政府决策法治化则为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这是对政府机关行政执法的要求,也是对政府机关行政决策的要求。按照美国管理学家西蒙的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可见,政府的行政决策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完善行政决策体制,是从根本上实现依法行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就深圳市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实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提出一些建议。一、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是指政…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晓丽  马晓东 《理论探讨》2005,3(4):118-121
公民参与有助于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合法化和理性化。公民参与必须具有自愿性、平等性、有效性,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程序中还存在着任意性、非透明性以及公民参与的不平衡和公民参与文化的不足等问题,必须完善公共决策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增强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形成"善治"的社会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投资决策模式主要采取的是封闭型精英投资决策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精英"的权重,政府的主导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弱化了专家论证、公民参与的份量。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对省级政府投资决策模式进行转变是将决策失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最为现实可行的选择,从而可以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最终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将公众参与型开放模式作为未来我国省级政府投资决策模式,可以尝试从决策主体、决策方式、决策程序和决策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8.
善治强调政府与公众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公民社会也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公共决策。但今天的公众参与仍然是单向性的,缺少信息、组织和渠道,因此需要优化参与路径,实现公众与政府的双向互动,公开政府信息,公众有组织、多渠道地有效参与到公共管理中,从而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17,(1):122-128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是政府绩效管理发展的制度保障,促进了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通过构建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理论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选取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中的条文进行编码分析,总结共性特征。研究发现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重点在于规范政府绩效战略和计划的主体机构及内容构成、绩效信息使用和绩效信息反馈,对绩效测量和绩效评估只做出框架性规定。据此,探讨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定位、主体内容和边界。  相似文献   

20.
推进政务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扩大公众有序参与是构建新型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政务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前提,公众参与是政务公开的动力;政务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初级阶段,公众参与是政务公开的最终目的。当前,推进政务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有机结合,除了要加强制度层面的建设外,还需要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根据议题的具体情境,有效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科学设计公众参与程序和方式,将政务公开贯穿到政府决策的全过程。通过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与有效合作,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