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挽台儿庄战役殉国的国军师长王铭章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师长王铭章率部坚守滕县,城被日军火炮攻破,王铭章壮烈殉国。5月间,国民政府在武汉为王铭章举行公祭,毛泽东等人联名送挽联云:  相似文献   

2.
王贞勤 《党史纵横》2014,(6):40-41,44
正台儿庄大战是中国在抗战初期赢得的一个震惊国内外的空前大捷,极大地提振了国人抗日救亡的士气。鲜为人知的是,在台儿庄大战的前夕,中日两军还在北距台儿庄不远的山东滕县等地进行过激烈的拼杀,国民革命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率领3000名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和相对较少的兵力,坚守滕县县城三天四夜,在给敌以重创后,王铭章和大部分守军壮烈殉国。滕县保卫战是台儿庄大战最光辉的序幕战,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悲壮的战役之一,台儿庄大战的总指挥李宗仁将军评价这次战役为随后台儿庄的会战"赢得了宝贵时间,保证了台儿庄大捷"。王铭章临危受命守滕县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6,(10)
正在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建中村,记者见到了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前受阅的抗战老兵卢庆炎。卢庆炎,虽然没有直接拿枪与日军在战场上血肉相拼,却是抗日战争史上一件重大事件——衡阳保卫战的见证者,而且衡阳守军的"最后一电"就是经他的手发出的。衡阳城沦陷后,他也被日军关进了俘虏营。正是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和战友冒着危险逃出,重新回到中国军队里。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福清两次沦陷。第一次沦陷137天;第二次沦陷 60天(县城5天,海口60天)。日军侵占福清的时间不长,暴行却罄竹难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狂炸滥烧 日军在向福清发动第一次进攻之前,就5次派飞机轰炸融城。第一次是1939年5月27日,一架日机窜到融城上空,投弹数枚,炸毁较场埔乾房屋数  相似文献   

5.
<正>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日军的无理要求遭到中方的拒绝,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十九军官兵虽英勇作战,但未能挡住日军的猛烈攻势。7月29日,北平失守。8月初,日军以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华北腹地大举进攻。  相似文献   

6.
陈昌喜 《党史文苑》2004,(11):56-56
1937年7月,日军以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蓄意制造事端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那么当事的几个日本军人最后的命运如何呢?田代皖一郎他是日本佐贺县人,1880年出生,“七七事变”时为中将军衔。1937年7月8日凌晨,田代在司令部召开会议,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7月11日晨,日军统帅部作出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还命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指挥不力的田代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闻讯后,羞愤交集,于15日突发心脏病暴亡。牟田口廉也事变发生时,他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8…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后,石美瑜曾经在中国名噪一时.当时,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庭长,肩负着对日军战犯进行历史审判的重大责任.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共办案52件.其中最著名的有主审罪大恶极的日军战犯谷寿夫、酒井隆;对令人发指的"百人斩"杀人竞赛者向井敏明、野田毅以及田中军吉的审判,并使之伏法,也是在他手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3,(6):36-3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长岭县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12345"发展思路,即围绕把长岭建设成为吉林省中等富裕县这一目标,建设能源、生态"两个大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三城",打造太平川工业集中区、长岭环城工业集中区、天然气开发利用工业园区、汽车配套产业园区"四大园区",壮大能源及装备制造、  相似文献   

9.
1939年8月,正当日寇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掠地,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时,我八路军115师却在山东鲁西梁山地区以劣势装备和与敌相等兵力将一支装备优良的日军大队(营)予以全歼,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以同等兵力歼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  相似文献   

10.
日军在"九一八"攻占沈阳后的第二天,便向长春发起攻击,并于9月22日占领了吉林省城.因顾忌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东铁路属中苏共管,于是,日军绕过哈尔滨向齐齐哈尔进犯.11月19日,齐齐哈尔沦陷.  相似文献   

11.
江桥抗战后,马占山率部退守海伦,继续与日军周旋,但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拒不支持和声援马占山抗日,使其部队孤军奋战,陷入了日军重兵包围、聚而被歼的危险境地.此时,日军又软硬兼施.为了保存实力,马占山决定接受日军的劝降,答应出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和伪满洲国军政部长.日军为利用马占山的名义招摇撞骗,不得不拨出军费和4个师的装备给马占山使用,并将2个师的军火装备先行运到齐齐哈尔.马占山乘机顺水推舟,提出要亲自到齐齐哈尔去监督军队投诚和整编.并暗中作出走的准备.为了严守秘密,他对准备反正的打算秘而不宣,连他的秘书、警卫都不告诉.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5,(8)
<正>杨靖宇将军生前和死后都受到日军的极大敬畏。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派叛徒向他劝降时他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句话至今在天地间回响。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沒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军无不受到极大的震撼。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流下了眼泪,长时间默默无语。史料载: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  相似文献   

13.
<正>三、"百团大战"与五一大"扫荡""百团大战"沉重打击华北日军八路军走出太行山,在华北平原、山东建立根据地,扩充队伍,力量日趋壮大,成为敌后抗日战场的主力军。这是日本侵略者不能容忍的。1939年秋,多田骏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他意识到日军"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华北将成为中共的天下"。他制定了"囚笼政策",企图彻底摧毁华北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4.
1939年8月,正当日寇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掠地,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时,我八路军115师却在山东鲁西梁山地区以劣势装备和与敌相等兵力将一支装备优良的日军大队(营)予以全歼,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以同等兵力歼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骄狂的“扫荡”之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法西斯依靠强大的战争机器在一年多时间里就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国民党军虽进行了应有的抵抗,但由于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指挥能力低下,战术呆板,加之装备落后和士兵严重缺乏训练,在日军疯狂进攻面前不断丧师失地,一溃千里。在…  相似文献   

15.
<正>在抗战时期,潮州市所辖的区域,为潮安县(其区域为今湘桥区以及今潮安区剔除凤凰镇以外的地区)和饶平县(其区域为今饶平县加上今潮安区凤凰镇和今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同隶属于当时的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凭其武器装备及军事实力上的优势,扬言3个月内征服中国。1939年6月,日军攻占潮安县城,随后,潮安县除北部山区外,先后沦陷。1940年7月,日军占领饶平县海山岛,开始对海山岛长达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5月18日上午,102岁的"飞虎队"老兵戴自瑾去世。戴自瑾是大陆仅存的几位"飞虎队"队队员之一。抗战中,他驾机炸断了日军重兵守护的黄河铁路大桥,致使日军铁路运输中断了两个月;1951年3月,他受胁迫,驾驶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的专机从台湾飞回上海江湾机场……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11)
正与其他"九三"受阅抗战老兵不同,姜立诚的抗战经历特点是"服务性"和"全盘性"。说服务性,是因为这位1938年投身军营的老战士,大部分时间在第九战区司令部工作,并没有扛枪与日军拼搏,而是以后勤、文字工作为抗战服务;说全盘性,是因为他在司令部工作,对于潇湘大地的抗日情况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他对湖南大地上7年多的战事说得脉络清晰,简繁得当,可称得上是那7年的"档案袋"。  相似文献   

18.
<正>旧县有个“四霸天”旧县镇,原为汉代睢陵县故城,即今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镇,位于三河(湖)交汇之处,东临淮河,南滨七里湖,西、北依三城湖(今荷花池),四面环水,一桥出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全民族抗战时期,旧县为盱眙通往嘉山(今明光市)的水路咽喉、淮北地区通往淮南根据地的必经之处,地理位置尤为重要。1938年1月18日,日军占领嘉山县西部重镇明光,随后成立了明光地方维持会。1940年,日军扶植汪伪势力在明光成立了伪安徽省嘉山县政府。  相似文献   

19.
正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师长赵寿山奉命率部外围保卫娘子关,于27日晚在山西省平定县巨城村阻击西进日军,苦战一昼夜,滞阻了日军猖狂西犯,为娘子关守军后撤继续设防争取了宝贵时间。一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侵占北平、天津,沿平汉铁路南犯。10月初,日本军部正式向华北方面军发布攻取太原的命令。第二战区司令  相似文献   

20.
正李成俊(又名李效鱼),1923年出生于山西省榆次县长凝镇沟口村。他14岁当上儿童团长;16岁当上抗日村长,带领民兵成功活捉日本鬼子;19岁担任榆次抗日第四区区长助理。他常常一枪毙敌,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神枪手"。在敌强我弱的严酷抗战中,李成俊打鬼子、除汉奸、抢敌粮,一次次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榆次抗战史上留下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