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消费进行批判之后,马克思对理想性消费进行了构想,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环节之一,其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现代消费主义引导下的消费背离了消费的应有之义,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之身心之间的矛盾冲突,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再读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创新我们的消费文化,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辩证地分析了竞争的历史作用,指出资本主义竞争既造成了人道主义灾难,又为道德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竞争激发工人阶级产生了集体主义道德意识;共产主义社会利他劳动的竞争将取代物质资源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由竞争引发的对立和冲突最终将消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争不可避免,要借鉴人类一切关于竞争的合理思想,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竞争冲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探索》2015,(3)
传统意义的道德与人性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和冲突,人类的道德价值始终在这种张力和冲突之间,按照历史逻辑特有的规律演进。当代中国正处于"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重构、文化的转型,特别是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所谓的技术革命,更使得既有的道德价值面临激烈的挑战和冲突,从而使道德价值陷入诸如认知和抉择以及实践困难的尴尬境地。集中表现为"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一元价值观和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冲突""传统道德价值观和现代道德价值观的冲突"等三大冲突、"道德价值抉择的困境""道德价值导向的困境""道德价值虚化的困境""道德价值物化的困境"四大困境以及"自利和利他的矛盾""德福一致和德福背离的矛盾""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矛盾""经济发展和道德滑坡的矛盾""德性伦理和制度伦理的矛盾"五大矛盾。由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断裂、道德价值的教育缺位、道德和经济的"二律背反"等原因,当代中国人正面临道德信仰缺失以及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上的道德价值困境。要走出道德价值困境,需要从德性伦理、制度伦理、道德因果律等方面对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4.
矛盾概念有四种涵义.人民内部矛盾范畴中的矛盾不是辩证法意义上的矛盾,而是指人民内部的对立、斗争或冲突.毛泽东经常在人民内部的对立、斗争或冲突意义上理解和使用人民内部矛盾范畴,我国1956年出现的"少数人闹事"是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形成的重要背景之一.只有立足于缓解人民内部的对立、斗争或冲突,才能与我们党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原则和措施协调起来,充分体现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利益关系的和谐,而利益关系是人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矛盾和冲突着重表现为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是社会历史现象。消解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矛盾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把共同利益植根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本质,通过扩展共同利益的社会空间,来协调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与竞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延成  王春年 《求实》2005,(7):54-5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准确把握和谐社会与竞争的关系。和谐社会并不排斥竞争,而是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恶性竞争,包括恶性的生存竞争和恶性的劳动竞争;提倡良性的劳动竞争,通过竞争促进发展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关于化解社会矛盾与实现社会和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目标,在观念上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频发期和高发期,对如何实现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新课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性质、规律,树立以对等观念、谈判观念和妥协观念而整合的和解理念,积极探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和解路径,作出利益表达和利益均衡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安华 《理论学刊》2013,(2):61-64
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是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也是政府采用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然而在现实中,刺激消费与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经常出现矛盾和冲突,表现在过度刺激消费造成消费的非理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降低了社会总效用,阻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思维逻辑的转换,合理把握消费的度,制定符合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消费刺激政策,转变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收入再分配,刺激穷人消费。最终实现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然而在现实中,刺激消费与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经常出现矛盾和冲突,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可以为实现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受社会客观环境和大学生内部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大学生的价值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矛盾冲突表现和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10.
正在修订的《矿产资源法》亟需按照《物权法》的基本规则重新构建矿业权的法律秩序.修订后新的《矿产资源法》应明确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与矿业权之间的融洽关系.立法者应借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一次置权、分期付款”模式,使得矿业权的产生符合国家预期,实现国家权益.与此同时,引进“增加掘进矿区制度”和“单一矿业权制度”,有利于解决矿业权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处理矿业权与土地权利的关系上,基本农田保护和城乡建设规划应该成为限制矿地优先权的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新旧体制之间和新旧观念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凸显出来,作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特殊表现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日益突出.因此,探讨建立和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对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机制及其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具有独占性和绝对性,同时,知识产权又与有形的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的合法权利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知识产权的这些特征,导致知识产权与其他类型权利的冲突大量存在。在诸多冲突中知识产权人与知识利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的垄断和市场自由竞争秩序之间的冲突更具有根本性,该矛盾始终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并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解决这些矛盾的出路不在于通过制度设计消灭一方,达到矛盾不复存在的效果,而在于确立知识产权保护的…  相似文献   

13.
李璨 《学习月刊》2014,(10):121-122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囚徒困境"滋生的背景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系统。既然是区域性经济系统,它就具有区域性经济系统的一般属性。改革以来,区域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关系上的矛盾和冲突不断,这种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的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的,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无疑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正是矛盾和冲突的不断演进,才使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矛盾冲突,对于做好当前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冲突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冲突按其形式和性质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冲突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嬗变时期,价值冲突往往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矛盾冲突的核心。首先表现为社会价值冲突。众所周知,思想政…  相似文献   

15.
青年成才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及解决途径周映秋人从其出生、成长至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才从生理上、心理上和德识才学上不断克服自身及自身与外界环境矛盾冲突,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认真考察研究和认识这个过程的规律性,帮助解决青年人才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冲...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角色期待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及辅导员自身.多元化的角色期待引发辅导员角色矛盾冲突,为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增加了难度,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及辅导员自身,应从不同层面调适和化解辅导员角色矛盾.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与竞争:中西文化精神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斌 《探索》2005,1(5):162-165
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历经传承积累而凝聚出的共有的、成体系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过程中,中华民族侧重矛盾的同一性,化生了悠久灿烂的和谐文化精神;西方民族偏向于矛盾的斗争性,演绎成为颇具个性的竞争文化精神。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差异是追求“仁义”境界与实现“功利”目标的差异。当代社会,应把两种文化精神辩证地统一起来:在和谐中讲究竞争,在竞争中追求和谐。这也许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佳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人际和谐不是指没有冲突,而是指能够容纳冲突,并用制度化的方式减少冲突。除了需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和引导之外,完善的矛盾化解、心理疏导、利益协调、学校管理、激励惩罚机制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更好的保障校园人际和谐更好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国家内部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经历了由隐性存在到公开发展的过程,伴随这个过程的是阿拉伯人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和政治自觉进程的发展。历史上阿、犹两民族的矛盾是以色列国家内部阿、犹两族群矛盾的潜在因素,两大族群之间明显的社会不平等是两者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以色列多党政治制度为阿、犹矛盾提供了舒缓的通道。在巴以冲突时有发生的环境下,不断强化的犹太国家特性使得阿拉伯人二等公民的地位始终未得改变,主流犹太社会对阿拉伯人的歧视、排斥政策成为制约以色列民主政治制度健康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本身的和解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工业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针对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从两对矛盾产生的原因以及内在逻辑关系出发,阐述了解决两对矛盾关键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这也对当代中国解决社会问题以及生态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