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河南省Y县的调查数据,在生命历程理论的指导下,分别从户籍与流动视角和出生队列视角,分析了城乡居民婚育轨迹中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相邻婚育事件的时间跨度,并进一步揭示了婚前同居和未婚怀孕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传统的"先结婚、后同居、再怀孕和生育"的婚育轨迹正面临挑战,未婚同居和未婚怀孕已成为常见现象,这在婚前流动的农村居民和"80后"群体中尤为突出;婚前同居客观上起到推迟初婚年龄、提高未婚怀孕风险的作用;城乡居民婚育轨迹的变化有可能给妇女的健康和婴幼儿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2.
杨鹤鸣 《学理论》2014,(20):48-50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在此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一度抽紧。地方政府最终把"提倡"当作"政治任务"来抓,基本只准生一个孩子。这就形成了国家生育政策与家庭个人生育需求之间的重大反差。从而也就出现了于1985后离婚率的逐步大幅度攀升的社会现象,引发了社会界、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七年之痒"的西方概念由此也引进到了中国,并分析和讨论到至今。  相似文献   

3.
生育支持体系对缓解个人的"工作-家庭"冲突与促进国家的"生育-就业"共举具有重要作用。运用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已育一孩的青年流动女性为研究对象,关注生育保险、孕产服务和抚育照料三方面的生育支持因素对其生育后是否就业的影响。通过构造工具变量、交互效应和分样本检验等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对产后是否就业而言,生育保险的作用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孕产服务的作用具有时效性和类别性,抚育照料的影响具有选择性和先导型。构建和推行一套与"全面二孩"政策相配套的生育支持体系,对解决中国当前人口生产面临的困境及相关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4,(9)
##正##穆光宗在《学海》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在中国,仅仅"放开生育"已经不足以应对全新的人口危机。即便是还权于民,可以自主生育,但是由于高昂的生养成本的约束,必然使很多年轻家庭在选择二胎生育时望而止步,国家还是难以走出超低生育率的困境。中国目前需要自主负责的生育政策和家庭友好的发展政策。要达到适度的生育水平,要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7月19日,人社部在官网正式对外发布了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结果。其印发的《关于将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显示,利拉鲁肽注射剂等36种谈判药品纳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并同步确定了这些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据悉,大部分进口药品谈  相似文献   

6.
为控制男女性别比过度失衡,江西、黑龙江等省均出台了《终止妊娠批准登记制度》,规定凡是计划外怀孕满14-16周以上的孕妇需要实施人流或引产的必须由计生办出具通知书,并在具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许可证的机构施行终止妊娠术:属符合生育政策怀孕16周以上因医学原因需要终止妊娠的已婚妇女,必须由个人提出申请,计生委批准;凡未经批准,不论是否因医学原因施行手术的,均视为非法施术等。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受到"子女性别结构"与"家庭经济约束"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不仅具有明显的"男孩偏好",而且存在"儿女双全"的想法;具有相同性别结构的生育意愿要高于不同性别结构的;有限的家庭经济收入限制了流动人口继续生育的意愿,性别结构中含有儿子的生育意愿要远低于性别结构中都是女儿的;"男孩偏好"与"家庭经济约束"交互作用使得流动人口生育子女数最多为三个;老一代与新一代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阶层的提升能够增加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8.
孔淑静 《各界》2010,(3):11-12
本文作者孔淑静是孔令华惟一的妹妹。在《唯实——我的哥哥孔令华》一书中,她追忆了作为将军之子、领袖之婿的哥哥朴实的一生,并通过记录哥哥与李敏的婚姻,从一个鲜为人知的侧面展示了领袖毛泽东家庭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9.
9月28日,朱铝基总理签署国务院271号令,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这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我国目前的三条社会保障线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主体,国家希求通过此项制度的逐步成熟规范,使之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生育等社会保险体系相结合,共同构筑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远景框架。而'空条线"中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及转变机制研究○张俊良中国现阶段的生育意愿正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中,但这种转变速度慢,生育意愿的现代化尚需相当长的时期。因此,研究其转变的制约机制,探讨加速转变的环境条件,对我国人口现代化进程是相当有益的。1、经济机制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人口结构濒临失衡,独生子女家庭抵御风险能力持续下降,现行生育政策的弊端日益凸显。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转变人口工作理念,逐步推行家庭计划指导促进模式,落实国家保障义务,建立健全失独抚慰补助制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亦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异形     
一位我熟识的人,说了一个他熟识的人的计划:开设一家医院,专为未婚先孕、超生怀孕而且已经临产的打工妹做人工流产手术,然后再"帮助"他们找个人家当"奶妈"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10,(Z2)
<正> 经历了社保制度的"从无到有",转入覆盖面从小到大、待遇水平从低到高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所面临的攻坚性难题愈加凸显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随着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农民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保、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等一系列制度设计出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保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1,(4)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实现意识形态安全,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方略,以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的基本思路,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基本形势、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于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切入点,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方略为指导,确立实现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公共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确立的主要依据,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国家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为人民服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道德观点;为公务员解决"运用职权为谁服务"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的本质特征;调节了公务员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为人民服务"作为行政伦理原则对公务员职权的行使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个好人,如同一张张亮丽的道德名片、一首首激昂的生命礼赞、一盏盏璀璨的引路明灯,擦亮了我们的眼睛,温暖了我们的心灵。越来越多的好人涌现,让我们的身边多了一些美好和温暖。《好人365》这部平民英雄谱里,有"电力蜀道"18年巡线路,每天徒步穿越悬崖峭壁的"好电工"周红亮;有山区支教9年的"好老人"朱敏才、孙丽娜;有退休20载带病写600万字巨著,无偿献国家的"好专家"杨衍忠等等。走近一个好人,便多一份笃定;认识一个好人,便多一份感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6,(9)
正张卫良、何秋娟在《红旗文稿》第9期撰文指出,第一,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张的"网络自由"是侵犯别国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因而"网络自由"只能是西方国家的自由,而不可能是平等的自由。"网络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记者:现在高铁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国家名片,这张名片不仅有技术含金量,更有精神和文化含金量。中国中车在让高速动车组遍布全国、走出国门落地全球的同时,展现了央企怎样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郑昌泓:中国高铁被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誉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这背后是中国高铁成功实现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由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跨越的传奇。传奇是事业的传奇,更是人的传奇。创造这份传奇的正是默默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本文纵观依法治国的价值取向在共和国法制建设中的演变历程,对依法治国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实施依法治国应当遵循的几项基本策略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实施近20余年,取得的伟大成绩不仅在于我国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和生育模式的改变,更在于它对人们生育意愿的改变.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对待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水平和人口发展状况.以往生育意愿的调查多是关于城乡生育意愿对比,对农民的生育意愿的调查以及对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讨论,而关于城市人口内部生育意愿变化的相关研究则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