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其思想和理论源远流长、内容深遂而广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撑来源于社会发展形态论、社会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这既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次新的突破。构建和谐社会为统一战线提供了更宽的工作舞台和更大的作为空间,把统一战线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形成的“和谐统战”理念,提升了统战理论的高度,丰富了统战工作的内容,开创了统战工作的新境界。和谐统战的实践必将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论“和谐社会”及其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检验其执政能力的一个尺度,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论述了以"和谐"为标准的社会的基本特征;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在实践与理论方面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能力建设,并就如何提高与构建和谐社会直接相关的几个方面的能力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说明: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社会各个阶层群众的积极因素,依法保障公民的权利,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始终同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息息相关,发挥了重大作用。它具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功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是统一战线的现实使命。为此,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必须把实现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作为根本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重视推进统战工作信息化的进程,实现新时期统战工作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加以保障、规范和引导。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法的目的。近年来,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充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内务司法方面的地方立法中做了一些必要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为什么?第一、社会和谐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党代表人民的利益而提出来的。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以来,“和谐”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也许是最高的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在中国,女性权利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中国女权的中心思想就是关爱所有女人,争取女人与男人平等的公民权利。男女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方针;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坚持效率的前提下,注意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目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任务;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合理的社会结构和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社会体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和谐社会思想基础上,马克思以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为指导,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向和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要求的角度来理解和阐明和谐社会,提出了共产主义这一和谐社会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构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扬弃了人的自我异化的基础上的实现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一种后政治的社会形态。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和根本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掘、总结和阐释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应注意解决的深层次理论认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层面的展开,目前仍有一些理论认识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和谐社会的社会属性问题、执政理念、社会治理模式、内容和目标体系等,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在理论上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推动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统一性,这一重要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和谐社会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保证,它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启动全社会力量的参与,从而使和谐社会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曲靖市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出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曲靖市坚持平安与致富并重,发展与稳定同抓,切实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各项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法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多措并举,抓稳定,创平安,促和谐,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理论方面,也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就社会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出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崭新课题,我们只有从正确的思想出发点出发进行思考,才能正确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第一,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出发点。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在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突出,我们必须在观察、处理问题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坚持从社会建设的客观实…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诚哉斯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之中国,警学理论已成为公安实践的指南针,助推器。理论引领实践的发展,实践丰富理论的内涵。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警学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诚哉斯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之中国,警学理论已成为公安实践的指南针,助推器。理论引领实践的发展,实践丰富理论的内涵。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警学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诚哉斯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之中国,警学理论已成为公安实践的指南针,助推器。理论引领实践的发展,实践丰富理论的内涵。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警学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