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艳 《学理论》2010,(11):29-30
政党执政是指政党通过一定方式进入国家体系并通过国家体系实现政党意志的政治行为,所反映的是政党外部的政治关系及其运作;在法治条件下,执政党要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行使执政权力;政党执政权力来源于社会,是社会权力的一种实践形式;政党是国家与社会的桥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状况与政党执政权力的实现有密切关系。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给国家与社会关系带来的新变化,向政党执政权力的职能定位和实现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政党社会工作是体现现代政党功能的有效载体。国外政党社会工作的经验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以民意调查为首要环节,以基层党组织为实施主体,以城乡社区为主要阵地,以群众社团为外围组织。其启示主要是:应用现代技术,实现党的社会工作信息化;建立体制机制,实现党的社会工作日常化;重视青年力量,实现党的社会工作年轻化;重视能力培训,实现党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扩大社会基础,增强党的社会工作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对政党转型的要求 1.社会现代化转型对政党基层组织造成了外部压力.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为农耕社会,作为-个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其外在压力要求快速实现转型和发展,而其社会成长尚无力量支撑转型,政党必然成为其转型推动的主导力量,并为适应这种现代化的转型,自身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动员方式亟需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对政党整合的现实要求下,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成为转型期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的内在机理是要实现基层党组织与社会自身的结构耦合,其实质是政党与社会的调适,即政党在价值宗旨、组织机构以及制度规范等层面与社会现实和社会诉求的相互协调和契合。结构耦合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组织和领导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所要求的,更是党在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角色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组织属性所决定的。社会转型期实现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社会的结构耦合,根本是要加快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莎 《党政论坛》2009,(19):22-24
一、社会转型对政党转型的要求 1.社会现代化转型对政党基层组织造成了外部压力。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为农耕社会,作为—个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其外在压力要求陕速实现转型和发展,而其社会成长尚无力量支撑转型,政党必然成为其转型推动的主导力量,并为适应这种现代化的转型,自身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动员方式亟需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6.
政党社会的分析范式:一种理论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社会是相对于公民社会而言的、以政党组织为主要利益表达渠道的那部分社会。国家制度因素、政党结构和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政府因素等会对政党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党社会由意愿聚合、利益实现和结果反馈等三个领域构成。政党社会的实证模式可以粗略整理出三类:西欧的紧密共生模式、北美的有限合作模式、东亚的政党主导模式和双重虚弱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行政化治理导致基层社会陷入“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治理危机,表现为治理碎片化、治理封闭化和治理等级化。需要打破行政科层组织的结构性壁垒,破解行政化治理造成的基层治理困境。执政党通过发挥政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依托政党的政治整合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促进治理与服务的有效融合,在基层治理场域形成了一种强调政党引领的“超行政治理”模式。与政府主导的行政化治理相比较,政党引领下的“超行政治理”以基础性权力为基础,依托政党权威,实现治理效能提升。具体而言,“超行政治理”通过三种治理机制展开运作。第一,运用党建的空间塑造功能推动组织整合,建构基层共治平台;第二,依靠政治引领功能促进价值整合,实现话语转换;第三,通过社会动员功能助推社会建构,再造社区团结。“超行政治理”以其政治整合和社会建构的工作逻辑,在基层治理场域推动了治理主体的跨组织协同、治理价值的共识维护以及治理权威的社会化建构。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传统的依附性社会,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主体性的新趋势,为我们分析党社关系演进的新逻辑、新景观,提供了不同既往的现实性基础。无疑,现代政党是实现政治民主的一种组织形式,更是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政治工具。之于以交互主体性而不是主客二分为本质的新型党社关系的构建,执政党应当持守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理念,立足于社会及其根本利益,并以此为基本视点,观察和评判自我的作为及其成败得失;而不是相反,以政党为本位,从政党自身利益出发,观察和评判自我的作为及其成败得失。应当改革与完善政党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机制,将政党建设纳入民主化与法治化的轨道,将社会建设纳入主体化与自治化的进程。与之相得益彰,"服务型政党"的长久生命力即孕生于此。  相似文献   

9.
政党执政文明与党政关系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政党执政和党政关系构成国家政治文明中至关重要的政治要素。政党执政文明包含政党自身民主、政党间接执政、合法性执政、受制约性执政等基本的内在规定;实现政党执政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政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主要体现为党在国家政权中建立了组织,开展活动和国家政权实行组织上的融合,党成为国家政权机构。改革党政关系,在于坚持走邓小平提出的党政分开之路,使党组织与国家政权机关分开。党的执政,主要是通过政治、思想的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科学社会主义》2021,(1):43-49
马克思恩格斯的使命观揭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使命,认为使命主体和使命内容具有内在规定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使命是由其阶级属性、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决定的。无产阶级的使命是消灭剥削阶级,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无产阶级政党承担组织和教育无产阶级,完善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的使命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以保持初心使命和促进青年使命担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两种基本领导方式1、政治领导和法律领导的基本含义一般说来 ,政党要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种是政治领导 ,另一种是法律领导。政治领导主要是指政党以其对社会的巨大号召力和影响力 ,左右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国家权力的运行。具体地说 ,就是政党凭借其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其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其实践结果的利民性 ,对其所代表的人民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使人民服膺其主义和理论 ,赞成其路线方针政策 ,志愿加入其组织 ,支持其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张。政党政治领导的实现形式是 ,人民在事关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是党的组织扩张和组织覆盖的重要内容。过去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过于强调"自上而下"的组织推进,强调党组织对非公经济组织空间的组织统合与组织嵌入,但是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依然面临"三难"困境。新时期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需要一种"回归社会"的视角,关注政党对社会的"回归"、关注政党社会组织属性及其社会功能的挖掘,以及在非公经济组织这一新社会空间中政党与各方面关系的重新调适。  相似文献   

1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着眼于信息社会组织创新的实践,着力把握变革社会的发展要素,实现团队学习,培育共同愿景与和谐思想文化,推进核心价值社会化,形成理论认同和利益协调机制,不断提高政党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政党     
《团结》2010,(3):9-9
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 政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现代政党要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需要社会组织作为自身的社会支撑力量,但是当社会组织数量扩张、功能膨胀之后又会对政党形成挑战,西方选举型政党尚未找到应对社会组织挑战的良策。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组织挑战过程中通过开发政党资源的形式从党建和统战两个角度进行应对。但是由于社会组织统战与新阶层统战内在关系的错位,导致了社会组织统战尚未全面展开。新时期全面开展社会组织统战工作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统一战线的灌输、赋权和引领,建构"一个核心、两重统战"的统战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王韶兴 《理论探讨》2012,(4):111-113
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党的基本职能,政党建设与社会稳定有内在关联.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有其客观规律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把握.对这一规律的深刻认识与自觉遵循既是政党执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标志.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价值指向,以增强中国共产党治党理政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实现党的建设与社会稳定的科学发展为目标追求,思考中国共产党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的基本要求及其实现机制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重要意义在于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借鉴西方政党的执政经验,这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就增强政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而言,西方政党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积极扩大政党的社会基础;二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三是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统一;四是政党活动法制化;五是强化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在借鉴西方政党执政经验时,要善于把其执政经验与其根本政治制度区别开来,善于把其执政经验同我们的国情党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科学地借鉴西方政党的执政经验,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8.
政党的自我革新的关键在于形成在自主性和适应性的相互促进与良性互动循环。既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依靠自身力量,主动地解决所面临的意识形态、组织队伍以及党的社会基础等各方面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提高政党的适应性;也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改革的成效,来呼应和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政党权威,反过来巩固政党自身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会的正确领导者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接受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不仅是发展工人阶级事业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保证。(一)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工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定的联合体或它的某一阶层中最积极、最有组织的部分,是那个阶级或阶层用来实现自身利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法治建设最根本的依据是国家宪法和党章,其基本原则是借鉴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的优点,实现自然演化与理性建构相结合;其具体途径是培养有利于实现国家法治文明与政党法治文明的法律文化、确立党员的法权人格、实现政党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实现政党民主的法治化、加强法治文化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