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再回家乡     
<正>人或许只有真正离开家乡,才能深刻理解"故土"的含义。年前回家,我深思之后才下的决定。孩子嗷嗷待哺,路途遥远艰辛,天气寒冷多变,家中父母殷切期盼,弟弟大婚在即。我还是选择将孩子留在婆婆身边,带着万分的不舍回到了四年未见的家乡。第一站到武汉等家安在武汉的  相似文献   

2.
<正>2006年大学毕业,经历了在城市一年多的摸爬滚打后,蒋志军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村官。蒋志军说:"当时心里很难受,读了这么多年书最后还是回到了农村,思想包袱很重。但现在的我却非常感恩当初的决定,因为是农村给我历练,让我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是村官经历让我成熟,让我懂得责任二字的重量。"迎难而上不辱使命2009年,为加快新民居建设,十间房村由村集体出资建成农民公寓小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村  相似文献   

3.
正站在西河南村200亩的水稻田前,陈继东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的试验田。"人到中年,秦皇岛市西河南村的陈继东选择回到家乡,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秦皇岛应该有属于自己品牌的优质大米,那就是曾经名噪一时的留守营大米,我要让它重新回到人们的餐桌上。"家乡的米香味,对于陈继东来说,就是他遥远而不能忘却的乡愁。  相似文献   

4.
<正>青春是什么?是飞扬的裙角,是羞涩的微笑,是意气风发,是信心满满。每个人都会有精彩的青春记忆,对我来说,在孙龙珍民兵班的两年时光,给我留下了一生最珍贵最深刻的记忆。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的青春充满激情,让我梦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然而在大学毕业时,爸妈希望我回到兵团:"你是从兵团走出去的,对兵团也熟悉,现在咱们兵团正缺少像你这样学有所成的年轻人。"爸妈都努力劝我回家:"回来吧,在兵团一样大  相似文献   

5.
正周恩来军事思想有继承有创新,可谓独树一帜。周恩来在中央苏区领导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首创了大兵团伏击战的光辉典范,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敌进我进,制敌机先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回到后方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周恩来亲自挂帅,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与朱德一起领导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他在总结吸取毛泽东领导的前3次反"围剿"战争成功经  相似文献   

6.
2013年春节前,村里的自来水突然停了。一大早,我顺着锈迹斑斑的水管走了10多公里,总算找到了原因。原来,一块200多公斤的石头砸裂了水管。我匆匆回到村里拿了工具,并叫上村民廖培荣一起去搬石头、修水管。廖培荣见了这么个"怪物",笑着说:"早知道应该多叫几个人来。"我们试了三、四次,"怪物"纹丝不动,我们却累得气喘吁吁。我试着将手伸到石头底下,只听"嚓"的一声,我的手突然失去知  相似文献   

7.
1992年,当我辗转回到以色列的时候,13岁的老大、12岁的老二和10岁的小女儿都还暂时留在中国。选择在那时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穷途末路:12岁我就成了孤儿。结婚生下3个孩子后,丈夫离我们而去。正好那时中以正式建交,怀着一种逃避的心情,我成为了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犹太后裔。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的"四菜一汤"谈起毛泽东的日常餐饮,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四菜一汤"。最典型的表述来自1968—1976年担任毛泽东家生活管理员的吴连登。他说:"毛泽东主席餐桌上,我们经常见到是四菜一汤,山珍海味、海参鱼翅都没有,这四菜一汤就是百姓常吃的家常饭——鸡、鱼、肉、蛋。"1965年5月22日下午,毛泽东回到阔别38年的井冈山茨坪,下榻于茨坪宾馆(今井冈山宾馆)115号  相似文献   

9.
"980816"徐学红1998年8月16日,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980816"这组平常的数字,不仅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还无数次勾起我的美好回忆。1998年8月,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百年罕见的洪水,我和战友们一起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洪救灾的战斗  相似文献   

10.
赤水河作证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 兵真如神。" 朋友,当你听到这首气势恢弘的歌曲时,你的思绪一定会被拉回到70年前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1935年1月,伟大的遵义会议以后,我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在川、黔边界演绎了彪炳千秋的"四渡赤水"的光辉史诗。 七十年星移斗转。 七十年沧桑巨变。 流淌着许多神奇传说和动人故事的赤水河,涛声依旧,见证着赤水河畔众生繁衍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情地向人们展示着赤水的清新和亮丽。  相似文献   

11.
严农 《党史文汇》2006,(1):29-32
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一天,毛泽东请来了韶山公社党委书记和韶山冲党总支书记,说:"我离开韶山这么多年了,想请乡亲们吃顿便饭,叙叙旧情,我要请的人有:毛宇居……"  相似文献   

12.
"我梦想有一天,每个贵州人都身强体健,全民素质不断提升,贵州体育人才辈出。"14岁的我站在山顶,看着连绵不绝的山,梦想"一定要走出这里"。24岁的我,看过了山外的风景,选择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如今34岁的我,逐梦于家乡。我出生在黔西南的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是辍学打工,还是负债读书?我选择了第三条路:习武。为了攒够读武校的费用,我到南昆铁路工地上打工,成人不肯干的危险的活,我抢着干,一年挣足了3年的学习费用。在武校,我早起晚睡每天多练2个小时,一年半学完了3年的课程,并在最后一个学期被学校聘为教练。就在那时,我的梦想逐渐清晰:开一家自己的武术学校。  相似文献   

13.
一日,丈夫闷闷不乐地回到家,莫名其妙地冲我发火。我见状不妙,选择了沉默,一场家庭内战因此而避免了。事后,丈夫诚恳地向我道歉,并说明他烦躁的理由。在一个家庭中,诸如此类的事很平常。我见过许多曾很幸福的家庭,在双方天长日久的针尖对麦芒中劳燕分飞。俗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相似文献   

14.
一进金牛宾馆就说:"我回到家了"   1986年1月31日傍晚7时,成都西郊的金牛宾馆彩灯怒放,灿烂的灯火耀出熠熠光芒,使金牛坝万物生辉.邓小平一进金牛宾馆的大门,就对四川省委和成都军区的负责人说:"我回到家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一1937年冬,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1939年2月18日,改设"中共中央社会部",这是继"中共中央特科"之后,中央一级管理和领导情报保卫工作的专门机构,部长是康生,副部长先后有潘汉年、孔原、李克农等。1938年8月,在苏联学习情报工作的我的母亲林一回到了延  相似文献   

16.
正1946年1月,我被调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外事组工作。我们搬到翠明庄的时候,李克农是代表团秘书长,主管内部一切事务,大家叫他"管家婆"。李克农长得很魁梧,神态严肃,自有一股威慑人的力量。有一天,吃罢午饭,我跟着李克农回到他的住房。李克农问我:"小鬼,有什么事?"我说:"想给你提点意见可以吗?"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1月15日星期五晴又到周末,难得的晴天。开完职工大会,已是下午四点半,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文件。这时,手机响了起来。"书记,今天杀年猪了,请你和领导们来吃年猪饭。"打电话的是凹子村主任张维成。高潮村是我乡北部最边远的行政  相似文献   

18.
"因为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我要回到农村为农民做点事.不管做的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对农民有帮助就行."周小丽这段真情告白,道出了她回到农村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正红军大学的老师是世界级的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实现了大转移,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长征。我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又回到战斗部队,我心里特别高兴,和第四师一起参加了著名的直罗镇战役,还有翌年3月渡过黄河参加的东征战役。东征战役以后,部队没有什么仗可以打了。1936年5月14日,党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全日制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利用全面抗战开始之前的有利时机分  相似文献   

20.
1975年,我到昌吉州委组织部工作,在昌吉的十年工作中,我体会到事业要有人接班,思想也要人接班。1983年我回到兵团,选择了创办兵团党校这个工作,也是基于这种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