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是中共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具有高知识、高能力的特质,拥有宽广的视野,学习理论的领悟力较强,而且对青年大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青年教师党员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中坚力量。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党员要发挥素质能力优势,强化理论学习,坚定"四个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9)
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价值。从党委领导班子、师生党员、基层党组织三个层面入手,创新高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路径,对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光荣使命,立家规、正家风理应成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目前,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家规建设仍存在着传承意识弱化、价值观念异化,参与意识淡薄、不良作风滋生,外部环境侵染、权力失范事件频发,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缺位等困境。突破困境可从三个层面采取对策:社会层面,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高校层面,扎紧家风家规制度建设的笼子,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家庭层面,提升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11)
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自身存在的四大职能以及高校的文化自觉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内在使命和应有之义。高校应发扬自身的人才、传播和文化优势,主动作为,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平台、传播平台和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近期已出版发行,学好用好这一新著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党员的首要政治任务。就其内容而言,要特别注重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学习,切实增强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在"七个着力"上下功夫,把高校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相似文献   

6.
刘蕾 《学理论》2013,(11):387-388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共产主义的使者,肩负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行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党员个案表明党员教育形式大多停留在"制度化管理式"层面,从高校教育者角度分析情感教育所受"四力",得出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在"走进内心"的情感教育下更为奏效。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标识,其所蕴涵的红廉精神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新时代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引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提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融入价值被低估、形式与内容相对单一、机制不健全等方面。为摆脱困境,必须实施路径创新:提高高校师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创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夯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冯新宇 《学理论》2012,(10):241-242
党的政治优势体现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认为高职和谐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是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征包括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礼仪制度等,必须通过党的政治优势去占领思想文化制高点,形成组织工作聚合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性,以此进行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1,(4)
做好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党性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党员群体能否真正成为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引领者和示范者,其理想信念、理论素养、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行为表现能否真正走在大学生的前列。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群体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精神内涵、文化共识,体现为红色影片、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色平台、红色社团、红色教师的有机衔接。通过放大红色文化教育优势,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感,能够更好地涵养大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自觉投身到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0.
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探索以优化党支部设置为思路、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组建师生合编党支部,是创新高校党支部设置方式、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激活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有益实践。本文基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党建工作实践,对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建设模式的内涵和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了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建设模式的成效及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建设模式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的丰富性、开放性和虚拟性,既给高等学校青年学生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新的空间,也给高等学校青年学生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新问题。高校管理者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切实掌握网络文化的特点,推动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更新,使网络这一新媒体能够担当起高等学校青年学生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为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为提高高校师生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审美情操,实现高校的教育发展目标,而由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总和。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一  相似文献   

13.
马君 《学理论》2013,(6):94-95
作为教书育人的圣坛,定位出高校党员师生应成为纯洁性的示范者十八大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而我国高校是党员占有比例最高的系统,同时作为特殊使命的教育职责,保持高校党的纯洁性问题就尤为关键,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9)
高校作为知识分子集聚地,党员人数集中。确立和提高教师党员的主体地位,对于新时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增强党组织活力、增加党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为高校教师党员搭建深入创先争优、参与学校管理、不断学习提高、积极建言献策、体现模范作用、获得激励评价六个平台,积极构建凝聚党员新载体、开拓服务师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潘小承 《党政论坛》2013,(13):31-32
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员教师和基层党组织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高校法治文化养成教育旨在强化高校师生对法治的价值、功能、地位和性质的认识,提升高校师生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信仰素养,其建设过程是通过外在环境的教育与熏陶、内在要求的锻造,使高校师生将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等精神文明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强化法治文化认同的养成教育意义重大,必须从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及法治信仰等视角提升师生的法治文化素养,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9,(12)
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后起力量,发展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工作意义重大。由于青年教师主观认识不足以及基层党组织吸引力缺乏,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并不顺利。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作为直接联系群众的重要枢纽,在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优势,坚持教育引导原则,构建全员全组织合力体系,集中力量,联合起来做好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有生力量,对其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现实意义、实践探索、取得的效果等方面,结合高校党员教育活动的实例,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杨文圣  董丽萍 《求知》2021,(1):51-53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志愿服务队师生党员回信中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有效地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当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在公民意识觉醒的背景下,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构成了高校党组织创先争优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现高校创先争优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根本保障。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旧有的党建工作理念和方式,片面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及创先争优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师生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这需要通过完善的机制体系,从理想信念、党内帮扶以及考核等方面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