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转型期理想、信念、信仰弱化现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石 《理论探索》2004,19(1):16-18
理想、信念和信仰都属于价值观 ,体现着人们对认识对象自觉的具有理性特征的价值肯定和价值追求。转型期理想、信念、信仰弱化现象的实质 ,是由于环境变化和人们生存方式变迁而引发的价值观系统结构的严重失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传统社会主义学说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误认 ;二是我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些历史误导、现实误区和教育误点 ;三是国际共运低潮、“西化”思潮以及科技发展的异化影响。其强化的途径主要包括科学理论教育和实践成果确证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廉政文化建设主要有廉政知识的传播、廉政规范的制定和廉政信仰的构建三个维度。廉政信仰是公务人员对廉洁从政在内心的认可、在行为上的自觉和在价值上的追求,它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当前,因为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政治信仰的淡化以及廉政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廉政信仰建设仍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在全党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3.
关于信念、信仰、理想及其科学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总方针 ,称之为真理或主义 ;信念是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基本信条 ;理想则是对经过预测而设计的人们为之奋斗的未来最完美的远大价值目标体系。信念、信仰、理想的确立是个人社会化过程。加大信仰科学化建设力度 ,根本上是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个论断。  相似文献   

4.
由镰刀和锤头图案构成的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象征。党徽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曾有过一些略为不同的表现和变化。在革命战争时期,"镰刀锤头"图案和"镰刀斧头"图案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几乎同时使用,甚至"镰刀斧头"图案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同。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缓和,党徽的制作和使用进一步得到统一规范化。从信仰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党徽的统一规范化不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建设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人权思想是与其重视国家主权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相似文献   

6.
肖剑秋 《学理论》2009,(21):24-25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起步于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了解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历史、价值、现实三个维度来把握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对执政话语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党的执政话语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提高执政话语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要求我们善于将执政规律提炼成党的执政话语以充实执政话语的内涵;扩大执政话语的包容性以提升执政话语在不同社会阶层的认同;提高议程设计能力以提高执政话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即将跨入新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切实有效地加强“四信”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四信”教育的核心是科学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四信”教育的根基。知与行合一,是“四信”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09,(8):9-9
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战胜这场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信念的力量,远比想象的更为强大。国际社会和各国当务之急。是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方面产生和存在的问题,原因很多,但根子在信仰、信念、信心上存在问题。因此,中央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三讲”教育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有针对性的。信仰、信念、信心是人们对某种主张或思想观念的确信和追求。它较之一般的思想观念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而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促使人们自觉地为之奋斗以至献身。信仰、信念、信心做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本身具有二重性:正确的、科学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可以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人们积极奋斗,向伟大的目标迈进,是一种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不懈的精神追求,揭示了新形势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会失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6)
教育信仰是人生最有效的"赋值"方式之一,以教育信仰作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教育生活需要信仰,教育信仰教育能很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教育信仰作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具有现实性要求。教育信仰教育,必须追求教育的本真价值,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理性维度;必须在教育活动中增强人文关怀,筑牢学生教育信仰的感性维度。  相似文献   

13.
王洪新 《学理论》2013,(22):188-190
在以往的研究中,"道德信仰"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面对今天的道德危机与信仰危机,必须加强"道德信仰"研究。在实际精神生活中,道德和信仰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仰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人们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坐标和导引,是个体实现其人生意义、社会价值和幸福追求的重要保证,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精神危机却日渐显现。欲从老子的《道德经》谈起,论述老子的道与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德是人类心灵品质的最高层,因而《道德经》中的道德是人类精神的最高信仰。这些道德就是源自于自然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5.
在信念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脱离经济基础、脱离价值和利益等因素,去单纯地谈论信念问题的倾向。从根本上说,这种脱离经济基础来谈论上层建筑,脱离社会存在来谈论社会意识形态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但是,批驳这种错误倾向,从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信念观,则要求我们必须对信念、价值和利益的关系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徐建宇 《学理论》2013,(16):44-45
"国民信心"并不是一个新词,欧美国家对国民信心十分重视,将其视为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国内鲜有学者对国民信心进行专门研究,将围绕国民信心展开论述,分析其内涵和特点、对国民信心认识存在的误区及如何加强国民信心建设,旨在强调国民信心在当今中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追求理想的可能性源于人类具有的一种指向未来的意识取向,也是人的自觉生活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而具有理想的内在区别;信仰则是指超越现实实在并相信一种实际上尚未出现的东西的主体精神.理想存在的根据源于人的类本性,这种本性使人类必然要建构指向未来的理想以实现自己的"类"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信仰又必定形成人的意志、决心等品质,从而在主体那里生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二者形成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不仅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突破,而且对世界历史时代的人类文明形态作出了积极贡献。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相比较,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在所有制、经济运行机制和国家治理体系等基本制度层面,而且在社会信念和社会结构层面,形成了“一体”与“多元”相结合、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主义新模式。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相比较,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继续保持国家政权对经济社会的主导性影响,另一方面则在行政性官僚控制与经济自组织成长的张力中形成了动态的平衡,形成了在经济绩效和发展效率上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模式。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时代“人类文明形态”的论述为参照系,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在于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文明道路;其中所包含的非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政权结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指向一条克服现代化“负效应”、规避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内在对抗性的人类文明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信仰     
周国平 《党政论坛》2011,(18):22-22
信仰是情感的事,理性不利于信仰。在一个宗教内部,虔信者大多是一些情感强烈理性薄弱的人。理性强烈情感薄弱的人无意做信徒。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情感和理性皆强的。阡疑者,他们渴望信仰而不易得,精神上最痛苦,以及情感和理性皆弱的盲从者,他们实际上并无信仰,只是隧大流罢了。  相似文献   

20.
郭爱芳 《学理论》2012,(3):73-74
法律信仰是源于美国学者伯尔曼的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中国随着法治社会的进步,法律信仰也被很多学者逐渐重视,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法律信仰。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却不被信仰,这与我们内心世界中对法律必须被信仰又不时发生着冲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法律信仰危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法治社会,法律信仰的培养有它的必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