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丽梅  郑逸芳 《探索》2016,(4):70-77
国家生态安全是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是一项基础性的国家安全战略。"治国必治边",边疆生态安全关乎国家的整体安全,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基地和应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边疆生态安全面临自然资源利用低效、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土壤侵蚀严重、草原生态功能退化、海疆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危及国家安全。这要求边疆地区尽可能地合理利用边疆资源禀赋条件实现"三大效益"相统一,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提高治理主体积极性,以及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开展合作治理等推进生态治理,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
维护生态安全不仅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要求和重要保障,而且是事关我国国家总体安全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首先对国际国内学术界对生态安全的提出和国家共识、概念、研究内容、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和述评,随后站位全球和国家的视角、侧重战略和技术层面,指出破解生态安全问题亟待加强研究的7大领域: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治理的关系;生态安全的国际压力与国际约束机制研究;国家生态安全的深化研究,维护生态安全的市场化机制创新研究;维护生态安全的成功案例、模式的总结、学习和推广;利用高新技术研究和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探索等领域。进而指出要从市场失灵的战略高度来探究其思想根源,尤其要探究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现行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在法律规范、主体协作及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暴露出诸多不足,碎片化的治理现状与系统化的治理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完善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的新视角,该理念指导下的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机制的核心是规范治理体系内部的要素流动以及多元主体的治理行为。应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手段五个方面构建系统有效的治理体系,以有效缓解北极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生态治理长效机制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生态治理长效机制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抓手,两者耦合于社会治理范式的现代转型。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是由绿色法治机制、创新驱动机制、文化培育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吸收借鉴机制组成的"五维一体"复合结构。其中,绿色法治是生态治理取得长效的保障、创新驱动是取得长效的核心、文化培育是取得长效的重点、公众参与是取得长效的依托、吸收借鉴是取得长效的条件。当前,积极构建生态治理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中国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解决日益严重和复杂的生态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生态治理理念、生态治理能力与生态治理体系等方面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6.
张家臻 《前线》2020,(4):19-21
维护和保障边境牧区生态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是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需要。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我国边境牧区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的安全要素,生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视生态系统完整性与人类可持续生存之间复杂连接的重要窗口,也是其他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亦预埋了生态退化、气候变暖、土壤污染、核与辐射污染所引致的多重风险,给生态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在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生态安全是人本政治的具体化,因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注意力。应对生态安全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兜底性”治理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基础。除了筑牢生态安全底线外,还应从更高层面的“引领性”思维出发,强化生态安全相比于其他安全的优先性,并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生态安全“兜底性”形态向“引领性”形态的进化,需要从审视国家间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等宏观结构性因素出发,将警惕生态殖民主义,促进中央环保督察常态化、“在地化”,发展威权式环境民主主义作为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然而,随着人类不断地破坏海洋环境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总结借鉴其他海洋发达国家生态安全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横向上,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及加强海洋生态安全管理与执法机制建设;纵向方面,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及提高国民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在农村生态治理方面探索了众多切实可行的经验:强化了党对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农村生态环境补偿长效机制,将科技最新成果推广运用到农村生态治理中,多渠道提升了农民的生态意识,倡导绿色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实现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要始终坚持党对农村生态治理的领导不动摇,要坚持全面治理与创新建设相匹配,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治理中的科技运用,要健全农村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建设,要强化生产方式变革、进一步完善绿色良性生态循环等发展方向,实现我国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治理作为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促进网络社会安全、引领网络舆论导向的重要方式,重要性日益凸显。将网络生态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树立共建共享的网络生态综合治理理念,构建党和政府领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网络治理新格局,才能全方位提升网络生态治理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1.
政府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社会转型时期而言.食品和卫生安全、生产和财产安全、生活和生态安全及发展生产力等则成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政府的治理能力则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尺度。为了切实提高治理能力.政府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对关键部门和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责任体系.建立责任政府;建立健全利益表达的渠道和机制;引进高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边疆公共安全治理性质独特,有别于一般公共安全治理。边疆公共安全治理属于国家安全治理的全局性问题,具有明显的跨界性、跨国性与艰巨性。在边疆公共安全治理原则上,要统筹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统筹公共安全治理与社会治理、统筹各领域公共安全治理、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治理。在边疆公共安全治理思路上,要完善统筹边疆公共安全的领导体系、各公共安全治理的综合性治理体系、基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边境地区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整体安全体系、兼顾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体系、跨界应急协同与应急援助机制、涉外公共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黄河流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根本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着力在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加大治理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张弼 《共产党人》2020,(3):35-3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都强调,要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守好这一生命线,坚决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必须要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高度岀发,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宁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体系守护绿水青山,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5.
杨贵彪 《党的建设》2014,(10):27-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领域的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全面、系统部署了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方向、重点和措施,明确提出要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6.
加强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建设,首先,要构建以个人、公众和政府为对象的治理框架,建立个人生态危机意识培养体系、公共道德舆论监督体系、国家强制力限制体系。其次,要充分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时机,利用全世界现有的生态治理经验。最后,要扩大群众参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张翔 《实践》2013,(8):35-36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中,"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既是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高度考虑,又是从内蒙古生态现状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良好的生态  相似文献   

18.
文魁 《前线》2016,(6):11-14
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包括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等。其中,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经济治理对其他方面的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和传递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山西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之一,构建完善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意义重大。近年来,山西多措并举,全力守护黄河母亲河,在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山西在创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方面仍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不优、公共服务不均、区域合作不深等挑战。为此,需要通过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健全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夯实要素支撑体制机制等举措,构建完善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治理机制,助力推动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义务是生态法律关系中与生态权利相对应的概念,地方政府的生态义务由环境保护义务演化而来。新时代,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职责逐步向生态义务转向。应当从宪法序言、总纲具体条款、对环境权的保护及地方政府权力来源诠释宪法层面的地方政府生态义务。地方政府生态义务的规范与实践面临来自宪法、环境法和国家治理体系三个方面的挑战。未来,应当破除地方政府生态义务的宪法实施障碍,直面宪法生态条款与环境法的交互影响,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宏观范畴内促进宪法规范对地方生态义务的规范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