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关于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在某些特殊领域或腐败重灾区,沉疴日久,不"换血"无以新生。面对人才短缺该如何应对?突破观念和体制瓶颈,做到超常规用人是关键。所谓超常规,是指以有力措施将逆淘汰出局者、因保持名节被"冷藏"者、体制外优秀分子、条件限制未及涉腐的高素质人才四种人选用好。拓宽选人用人路径的深层动因毋庸讳言,在有些领域,买官卖官较为普遍,甚至成为风气和"规则"。盖其原因,是用人决断者早就蜕化变质,长期把持一方,致整个系统生态恶化,甚至异化。如同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表面看没有多大问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其人才选拔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对历代的选才制度都有指导作用。科举选才制在中国延续1300多年,其兴起与衰亡发人深思。科举制是在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人才选拔的背景下出现的,体现了公平竞争的选才标准。而其衰亡是因无法选出适应近代社会环境的人才,这种必然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3.
陈小锦 《传承》2006,(7):51-52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其人才选拔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对历代的选才制度都有指导作用.科举选才制在中国延续1300多年,其兴起与衰亡发人深思.科举制是在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人才选拔的背景下出现的,体现了公平竞争的选才标准.而其衰亡是因无法选出适应近代社会环境的人才,这种必然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4.
襄阳县选拔年轻干部进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作,已有较大进展,但是,解决各级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的任务还很重,而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是个动态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原来班子年龄比较适宜的又趋于老化。因此,选拔年轻干部进班子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项永无止境的长期工作。根据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按照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和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当前要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一、树立为政之要在于用人的观念(一)用人要贵在适时。所谓“适时”,亦即在干部最佳使用期内使用干部。所谓干部最佳使用…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否富强兴盛,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人才。我们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选拔千百万各方面的人才,更需要科学地使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使用人才的经验,当然,古代的用人观点、用人标准都和我们现在有根本的不同,但我们如果善于借鉴,批判地继承这一份历史遗产,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1.区域发展成本 通常所谓的“区域发展成本”或称“区域开发成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支持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实现区域战略发展目标,必须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所花费的成本。基础设施亦称基础结构或称社会间接成本,专指为直接生产部门和公共生活提供公用、共用条件、公共服务体系的软硬设施与机构。本文所指的基础设施主要指狭义的属于区域生产型、生活型公用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部门往往是重视人才的使用,忽视人才的培养,轻视人才的选拔。正确的观念应该是,“人才的使用必须注意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的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又必须根据人才使用的需要来进行;培养是使用的基础,选拔是使用的关键。”任何人的成长、成熟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作用下的产物,其全部特性是在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适当地给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经受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提高组织领…  相似文献   

8.
有关九品中正制,论者甚多,但仍有未尽之意。学术界对于曹丕实施九品中正制,是否是为获得士族地主支持而作出的政治让步,基本上持两种观点:一种是肯定的,其论点是:1九品中正制是以陈群为代表的士族地主提出的,其后又为士族所把持,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因此,九品中正制是为士族地主服务的。2曹丕时代,士族地主的势力足以影响曹氏政权,如果没有士族支持,曹丕即使称帝,也难以长久。另一种观点是否定的,即所谓“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优劣,非谓世族高卑”①。持此论者由于缺少必要的论证,往往不…  相似文献   

9.
2013年12月5日下午,我在等待福清市港头镇草柄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勇的到来。这位人选“2012年福建好人榜”的“村官”是个什么模样呢?我猜想,大概不外是一个灰头土脸或者未老先衰的朴实农民模样吧?因为,所谓“村官”,其实是不“人流”的。我们知道,九品中正制是近两千年前魏文帝曹丕为了选拔人才、拉拢土族而设立的举贤制度。中国封建官员从一品到九品的级别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自隋代创设,一直成为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到1905年由清政府宣布废除,前后历时1300年。科举制最本质的特点是重视知识标准,相对于九品中正制来说,它剥夺了世族子孙世代做官的“专利权”,对门阀制度和门阀观念是致命的打击。科举考试中,知识是唯一的尺度,其结果,必然引起知识的竞争。现代管理理论中,包括一种所谓“激励”的原则,就是利用人的动机即心理因素,激发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性的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市场需要的、趋向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所谓企业家,并非所有企业领导人,也不是普通厂长(经理),企业家应是创新活动(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行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者和实行者。要加快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我们认为:一、更新用人观念,建立相应的优选机制。一是要建立企业家成功业绩档案和企业家档案库,为进一步的竞争和最终选择提供便利条件,实现企业家从调配式选拔转向竞争式选拔;二是坚持“三个有…  相似文献   

12.
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识人有误,察事不明,用人失当,以致贤才落选,庸才被用,这除了世事复杂,人心多变,识辩之难外,人才选拔工作往往还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阻力和干扰,导致选拔工作“难产”,甚至失败。如何减少或消除人才选拔机制的阻力,是我们需要认  相似文献   

13.
一、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掌握科学的识才方法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选拔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德才兼备是我们党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准则。科学把握德才兼备标准,就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处理好德与才的辩证关系,防止在用人上出现重德轻才和重才  相似文献   

14.
(一) 中国自古以来关于用人的论著、文章很多,其中议论最集中的就是“德“和“才“的问题,“德才兼备“成为古人衡量人才的一致认可的标准。所谓“德“,指的是良好的品德。包括忧国忧民、服务百姓的思想,清正廉明、克己奉公的品行和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作风等。所谓“才“,指的是学识、才  相似文献   

15.
企业用人之道:扬长避短吉先进用人有许多学问,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扬长避短”。企业领导者要想有效地识别和使用人才,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把握用人的要诀──“扬长避短”。扬长避短的道理历来为有识的领导者所重视。唐大宗李世民即位不久,让宰相封德彝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是用人机制的竞争。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上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必须增强人才意识,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管理等方面积极创新。 选拔人才方面,要树立"人事共赢"的选拔理念。在传统的用人习惯中,往往强调个人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之一,是肯定我国历史上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制度。他说“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底制度”,“举行考试的时候,将门都关上,认真得很,关节通不来,人情讲不来,看看何等郑重”。又说:“中国虽乞丐之子,凭考试取功名,实平等已极。”孙中山在这里所说的“平等”,当然不是指平民子弟“平等”地受到教育,而是指在统一的知识标准下,科举制毕竟为庶民子弟的入仕提供了可能,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孙中山认为科举考试过程不是由皇帝一人垄断,主考官一经皇帝钦命就拥有至高无上的独立权,可以保证相对公平公正地为国家选拔人才。考试权独立,“是中国的良制”。  相似文献   

18.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人才选拔一般规律看,古今中外,开明的政党、政府和政治家、思想家都将社会公认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看,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在党的组织路线中的体现:从我们党的干部人事政策看,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高度重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从新时期干...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这部杂家理论巨著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人才思想,在先秦著作中罕有为匹者。当前,对《吕氏春秋》的人才思想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我国人才思想史的研究,而且对于选拔人才,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是不无裨益的。求人之方用人之道在用人问题上,如何发现人才,对待人才,使用人才,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吕氏春秋》在这一系列问题的论述里,有不少熠熠生  相似文献   

20.
所谓用人腐败,是指国家用人权力的行使者违背国家用人权力本意和国家用人运行过程中应坚持的正确方向和原则,将国家用人权力变为个人或小集团的私有资源的一种堕落行为。其集中表现是以用人权来谋私。   用人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阶级及其思想意识的产物。它的滋生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经济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因素。   从历史根源来看,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并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从现实社会条件来看,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