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小晟 《乡音》2014,(9):49-50
扇面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晋时王羲之为老媪题书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唐代时.扇子已广为人用,扇上题诗画,时人以此为时尚。诗人杜牧就在其《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至宋代,由于皇帝对绘画的重视,文人与扇面的关系日趋密切,其间创作的扇面,  相似文献   

2.
雪野,1955年生,原名单勇,号扇養,河南卫辉人,中国扇艺长卷书画家,中年雪野扇庄博物馆馆长,卫辉市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自动浸沉形青,临池不辍,艺海耕耘数十载。后通读史书,立志以己诗书画印之技讴歌殷相比干忠谏爱国之举。历经几多春秋,酝酿勾事,废笔百管,以淡彩国画人物线描、多种书体、多并扇形制式,精心绘制出50米书画长卷《殷太师比干忠谏图》,堪称“天下第一扇”。2003年,扇面书法在“中国政协委员扇面书画展”作品大奖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入选《中国政协委员扇面书画作品选》,著有《雪野书红楼梦诗词扇面集》、《中华谋圣———姜子…  相似文献   

3.
邹自振 《政协天地》2008,(11):53-53
戏称自己为"红学界第一票友"的高级工程师杜春耕先生,业余时间倾尽全力搜集有关《红楼梦》的版本和资料,研究《红楼梦》,现"供职"于北京农工党《红楼梦》研究小组。去年六七月间,作为"有心人"的杜君,竟然于坊间意外购得清末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林则徐题写的扇面,上面题写的12首诗全部是咏《红楼梦》的。杜君复印此扇面广赠红学文友。笔者经反复把玩,仔细辨认,  相似文献   

4.
《八桂侨刊》2003,(3):55-55
扇面书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成,据唐代张彦远著的《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期“杨修与魏太祖(曹操)画扇误点成蝇。”再有《晋书·王羲之传)一文中记载了王羲之为蕺山老妇题扇之事。周密《浩然斋雅谈》一书亦载有宋代大诗人陆游应人之请在扇上题诗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代著名的书画家都喜爱在扇面上题诗作画,逐渐形成了书画艺术中的“别体之作”,扇子由此也成了熔书、画、工艺为一体的精美艺术品。丰子恺先生在《扇子的艺术》一文中写道:“扇子是在中国特别发达的一种书画形式。”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始于三国时代,渐盛于魏晋南北朝。《历代名画记》中载:南朝画家蘧道愍“兼能画扇,人马数分,毫厘不失,别体之妙,可谓入神。”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纨扇仕女图》,形象地描绘了  相似文献   

6.
坐在临窗的书桌前,点起一支炯卷,悠然地翻阅古典名著《桃花扇》。明月清风,柳荫晃动,最是耐人寻味,引人思索。那“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给人以莫名难忘的印象,把思绪带到了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残明。  相似文献   

7.
何新华 《世纪行》2011,(3):37-38
他的书法作品连续人展全国第5、6、7、8届中青展,第一届行草书法大展,首届扇面书法大展,第三届扇面书法展(特邀),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得主)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相似文献   

8.
李北林 《春秋》2012,(5):34-36
引子 多年前大姨陈樱来青岛时.曾将其收存的两幅扇面交与我保存.虽然历经岁月多有破损,但其真体小楷功夫深厚.印象深刻。扇面上的落款是“退公”.还是经母亲陈元说明.  相似文献   

9.
扇子漫谈     
扇子是一种驱暑纳凉的用具。在灿烂的文化园林中,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艺术特点。 扇书:书法艺术运用于扇面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晋书》。说书圣王羲之曾为一老媪题扇,老媪每字售价百钱。扇子品种繁多,扇书大多只适于绢制的团扇和纸制的折扇。  相似文献   

10.
近读知名旅日华人宋青宜女士新作《点亮的神灯——我对“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的感悟》(文汇出版社2008年1月),感慨颇多。宋青宜以独特的视角,去感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给人打开了一扇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清亮的窗户。宋青宜站在对人类生命价值意义的深刻认识的层面,认为科学发展观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一种符合二十一世纪发展潮流的新哲学思想。而这种新哲学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环境理论的中国化,又是以中国五千年厚重的古典哲学,如“天人合一”思想等,作为其思想渊源的。  相似文献   

11.
<正>近读知名旅日华人宋青宜女士新作《点亮的神灯—我对"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的感悟》(文汇出版社2008年1月),感慨颇多。宋青宜以独特的视角,去感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给人打开了一扇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清亮的窗户。宋青宜站在对人类生命价值意义的深刻认识的层面,认为科学发展观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12.
古人曰:扇子好清风,时常在手中;一时不在手,何处得清风!每逢夏至酷暑来临,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用扇子作纳凉的工具。在扇面题诗作画,或收藏书画名扇珍品,更是华夏民族文化名人其乐无穷的盛事  相似文献   

13.
品读士旺的扇面山水画,有一股清新感扑面而来,他借助笔墨把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对大自然的亲切情感定格在这咫尺之上,画面轻松自然,让人仿佛置身于山间泉边,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4.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既有史学的真实,又有文学价值,我们称之为“史传文学”,如,记言的《尚书》,记事的《春秋》,编年体的《左传》、《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以丰富文学魅力表现的著作,却是司马迁首创。司马迁,字子长(约生于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即公元前一百四十五年,卒于西汉武帝征和六年即公元前八十七年)。生于夏阳龙门,今日的陕西省韩城。《史记》的问世,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5.
每月要事     
全国▲2月3日,纪念我国杰出的文学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李岚清副总理等出席并讲话。老舍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开拓者之一,他的作品《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朽之...  相似文献   

16.
发展广西精品报纸的思考卢佑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20年的努力,我国出现了象《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这样的精品报纸。这些精品报纸代表了我国报业发展的方向和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常香玉同志是我国著名豫剧大师。在7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她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常派艺术。她先后在《花木兰》、《白蛇传》、《拷红》、《破洪洲》、《五世请缨》和《朝阳沟》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常香玉同志对  相似文献   

18.
建筑师们 别忘了去图书馆的路陆和健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藉中,建筑艺术占据着重要位置,西周的《礼记》、《仪礼》、《周礼·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治》,清代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以及现代的《中国建筑史》和诸多建筑典藉均详细记载了我国...  相似文献   

19.
赵忠远 《人大建设》2001,(10):46-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教育法制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及教育行致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教育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杨宇冠  崔巍 《人权》2009,(3):43-47
1998年10月5日中国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距今已有10年之久。在此期间,中国在人权保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使得批准《公约》的条件日趋成熟,中国领导人也表示将尽快批准《公约》。在批准《公约》过程中,我国将面临是否和如何提出保留或声明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批准或加入了《公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