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氏易学理论:易经新释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在华 《学理论》2010,(17):90-97
该文针对易经阐释及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突破传统的诠释习惯,从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手段、基本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由数字、符号、图表、文字等手段构成的易经阐释方法体系,提出了重要的易经"变数"概念,首次使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二消息卦、三十二对错卦、六十四卦等经典易图的量化模拟表示及六十四卦变化模拟简表、六十四卦变化模拟表谱的形成成为可能,从数字化、符号化、图表化、文字化等方面对易经经文的现代阐释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为易之数、符、图、文等进行新的通释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增强了易经的现代性和现代价值,该方法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易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易学文化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易数新说     
王在华 《学理论》2010,(14):77-80
易数是易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象数易学的重要基础,在坚持传统易数的同时,对易数进行创设、补充、完善、发展,对加速现代易学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包括易数、新易数、变数论、易数新解等,首先分析了易数的概念、分类、内涵;其次定义了新易数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作用;再次从变数概念、设定原则、变数设定、卦变数的计算等方面提出了变数论,并计算出了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及洛书卦、河图卦等变数,并对变数进行了验算;同时提出了新的极数、太极数、河图数、洛书数等。新易数尤其是变数的发现、创设,为模拟易经变化规律,通释易经经文,揭秘易图奥义,演绎易经结构系统,认知易经宇宙世界演化模式等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了易数的现代性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7,(6)
正《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和科技的基础。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道之源",起源于筮占,又高于筮占。"筮术"隐含与当下学科认知的对应性筮术种类繁多,包括六爻、八字、六壬、奇门、各派风水等诸多预测工具。我们反推它们的设计理念,都是以模拟宇宙天体运行规律,或者模拟社会运行规律,或者模拟自然运行规律为基  相似文献   

4.
金秋10月,来自中国、美国及中国台湾省的近百名学者欢聚在三千年前“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地方——河南省安阳市,就《易经》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关系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不少独到的见解。大家的共同心愿便是,把中华民族这一文化瑰宝的研究推向深入。 91岁高龄的台湾著名人士陈立夫先生,将他悉心研究《易经》近80年的成果《易学应用之研究》一、二、三辑,作为礼物赠给了大会。  相似文献   

5.
易经与自然科学赵光潜《易经》与自然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近年来,在“易经热”中,有不少人认为,易经与现代向然科学关系十分“密切”。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故就人们常议论的易经与数学和天文学的关系谈点认识。有人认为,在中国,凡言及数的起源,总要同伏牺氏创八卦...  相似文献   

6.
王在华 《学理论》2010,(24):163-167
为了创新、发展、弘扬易经文化,推动现代易学发展进程,在坚持传统注解的同时系统探索易经经文新的阐释方式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依据作者提出的易经新释方法(祥见《伏羲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对易经之否卦进行了传统阐释与现代新释之比较研究,提出了否卦新的阐释系统,同时利用现代手段模拟了否卦的变化规律,系统破解了否卦的变化奥义,使该卦的卦辞、爻辞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化、符号化、图表化、语言化阐释,创设了否卦之卦、爻变数、变化趋势图、变化模拟表等,并用新的数、符、图、表、文等分别从变化模拟及变化趋势、应变法则、应变谋略等四个层次完成了否卦卦、爻的诠释,使否卦的象数及义理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了新的系统发展,从而提高了否卦的现代性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梵蒂冈图书馆藏有傅圣泽中文著作《据古经传考天象不均齐》一文,至今学界仍未对其进行解读。他合《易经》与道家经典,将“道”作为连接中西方文化的核心概念,不仅首创了以《易经》为载体的“耶道对话”模式,而且也为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开拓了新的理论方式。  相似文献   

8.
杨亚利 《理论导刊》2007,5(1):105-107
易学研究要有创新,必须适应现代易学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综合交叉研究的趋势,在易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点上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抓住周易与中国夫妇之道、易文化与齐鲁文化、易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易学与伦理学、区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叉点,在易学研究方面做出三点创新。  相似文献   

9.
桑业明 《学理论》2014,(20):37-38
《易经》之婚姻观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婚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中国传统婚姻观的重要源头。《易经》以和谐婚姻为主线,说明了婚姻之产生是符合天道,一夫一妻是婚姻的主要构成方式,婚姻年龄合适,应坚持长久的婚姻等观点,对引导当代中国青年树立正确婚恋价值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邵斌 《瞭望》1986,(27)
今年七月,第七十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全世界世界语者对中国的信任,也是对几十年为世界语传播而辛劳的中国老世界语者莫大的安慰。 世界语是波兰的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在一八八七年创造的,目的是为了给各民族提供一种简单易学、便于平等交往的国际辅助语,以此消除彼此的隔阂、结束人类的流血和厮杀的历史,实现世界和平。现在世界语使用者已由最初的一国数  相似文献   

11.
陆浩 《民主》2006,(10):1-1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肇基于伏羲发明的八卦。八卦经周文王演绎而成为《易经》,由《易经》而下,中华文化万流竞涌,形成了灿烂辉煌的诸子百家。《易经》开宗明义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最基本的脉络。天水,作为伏羲的故里,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深感荣幸和自豪。人类文明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中途虽然会汇入众多的支流和无数的小溪,但它始终割不断同渊源的关系。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结晶。但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西学语境与中国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田辰山先生嘱我给他的英文著作《中国的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文翻译把把关。说实话,当初读田先生的文章,是想了解中国思想的英文表达,尤其是涉及中国哲学思想(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的话)的英文表达。此前通过阅读张东荪先生40年代的哲学著作、叶秀山先生的篇章和当代中青年学人方朝晖先生的著述,  相似文献   

13.
养生三法     
邵林 《党政论坛》2011,(10):48-49
杨力头衔很多,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著名作家、学者、养生大师等等。1980年出版的《周易与中医学》,110万字的学术专著让她一举成名。其后,她将《易经》、《黄帝内经》与养生相结合,先后出版各种养生书籍30余种,对于养生,她强调:“有个体差异,养生方法不能完全复制。”  相似文献   

14.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7,(8)
正张知然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专家顾问,走近他之前,先说说关于易经及其应用的话题。当下懂得易经科学、明白这个中国文化领域最早哲学体系的人,大体分两类:—是理论上行而实际运用(实战)不行;二是实际运用行而理论不行。显然,二者的片面性在于:前者理论上头头是道,实际应用束手无策;后者实战上得心应手,而理论上苍白无力。然近访张知然先生却不禁一惊:他是理论与实战兼备的专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对<易经>文本的语言属性及其特征的分析,可以揭示人类早期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同时揭示中华先民特有的乐观积极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朱丽辰  李永强 《学理论》2012,(8):140-141
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易经》64卦中有较广泛的体现,其中主要反映在妻从夫居、一夫多妻、无婚姻自主权、婚期婚龄、抢婚习俗、贞节观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王元 《各界》2013,(5):42-45
虞翻是江南会稽郡余姚人,老爸虞歆曾经做过汉朝最南端的日南郡(今越南中部)太守。虞家五代都是研习《易经》的大师,虞翻少年时便好学不倦,后来终成一代学术大家。年轻时,虞翻做了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此时正逢汉末三国乱世,虞翻32岁时,小霸王孙策横扫江东,逼近会稽,太守王朗聚集万余兵马,准备抗拒。虞翻正在服父丧,闻讯去面见王朗,说:“孙策来势汹汹,我们这点力量不是对手,还是躲避为好。”  相似文献   

19.
政策的国际环境论韩健鹏,李树才国际环境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国际环境是相对于国内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政策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所谓政策的国际环境,是指政策制定和实施时所依据的、客观存在的国际条件、状况以及影响政策过程的各种国际因素的综合。国际环境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许韶明  苏莲艳 《学理论》2014,(1):160-162
站在象、数、理、义的视角来透析《易经》中"九"和"六"与阳爻、阴爻之间的关系,发现关键其实在"五"。"五"不仅作为一个数字,更是一种符号,其内涵在于"守中"或"中庸"。"六"与"九",实为该符号阴阳两种外在属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