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学堂 《政府法制》2012,(20):27-27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布雷耶就被贼惦记上了。布雷耶今年5月遭窃贼再次“光顾”。说是“再次”,是因为此前的2月9日,布雷耶夫妇在加勒比海内维斯岛私人宅邸度假时,一名男子持刀闯入屋内抢走大约1000美元——3个月内两次遇窃,布雷耶法官真够倒霉的。  相似文献   

2.
邢文 《江淮法治》2011,(6):40-41
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民工荒已然是春节前后必被提及的常规性话题。而今年尤甚。全国多地的“民工荒”或招工难的报道铺天盖地持续不断,此类新闻不仅占据着门户网站的重要位置。也是中央媒体密切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王猛 《法律与生活》2010,(19):19-20
在我国“民工荒”的背景下,一些东南亚国家平民通过各种地下途径,进入我国非法就业。记者调查发现,继珠三角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或将成“洋黑工”的掘金首选地。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生活》2010,(7):M0001-M0001,3
“民工荒”滚滚来袭成为近期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尚未富裕的时候即出现民工荒很令人费解,甚至匪夷所思。多数分析家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接近极限,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即将破产,过分依赖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缔造30年发展奇迹的中国模式眼下正面临转型的挑战,所谓有增长而无发展就是这种模式的命门。  相似文献   

5.
2011年初春,市场替蔡畴教授征服了听众。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哜成了各家媒体记者追逐的目标。几年前,蔡哜第一个提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很多人不信,很多人怀疑,很多人当成耳旁风。突如其来、又迟迟不去的一场“民工荒”,让多数学者、地方官员和企业主警醒:也许蔡防说的是对的?  相似文献   

6.
"民工荒"现象已经成为危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问题,特别需要在法学视野下对"民工荒"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利益为理论基点,在对"民工荒"现象有所诠释的基础上剖析了"民工荒"现象出现的成因,并构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民工兄弟     
民工湖、民工荒、讨薪,每一次关键词的转换都映射着民工在阍层的艰辛与无奈。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视野中,民工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维艰、进城务工农民寻觅工作窘迫的现实困境下,沿海一些地区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待遇低,拖欠克扣工资现角严重,  相似文献   

8.
媒体广场     
《法治与社会》2004,(11):47-47
“民工荒”折射中国经济四大变化;四川:把选拔干部“提名权”交给群众;2300名艾滋病人免费接受中医治疗;湖北:一看守所13次抢救病危死刑犯;镇政府红头文件让干部罚款创收;中国须变革社会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医疗纠纷案中,当只有一方不服初次鉴定意见,提起再次鉴定时,再次鉴定是否应遵循“禁止不利变更”原则?本文从“禁止不利变更”原则法律性质、制度设定目的、启动模式以及社会效应等方面阐述了再次鉴定与第二审程序具有实质性的差异,认为再次鉴定不应框定在初次鉴定的范围内,而应遵循独立、客观、公证、科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游宇明 《政府法制》2012,(35):29-29
皇权时代做官很威风也很窝囊。做官威风,是因为那时的官员手中权力不受民意“干扰”;做官窝囊,则是因为专制权力系统极端封闭,一个人干实事、得到老百姓拥护,未必能在“体制内”得到好的评价,反而可能遭到麻烦。  相似文献   

11.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6):121-121
李领臣在《法治论丛》2007年第2期上著文《“流氓软件”的法律规制》认为,流氓软件日益猖獗,反流氓软件的浪潮应运而生,但是效果不佳。遇此尴尬,主要是因为缺少直接对流氓软件规制的法律,流氓软件和反流氓软件都游离在法律的边缘。鉴于此,法律要明确界定流氓软件,首先,有利于解决对流氓软件的认定问题,明辨是非;其次,有利于为反流氓软件提供长效机制;再次,有利于建立和谐网络,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相继出现了一些涉及宪法的案例和事件,从齐玉苓的“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到孙志刚的“违宪审查第一案”,人们的目光再次聚集到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上。其中,颇具传统色彩的“公民上书”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独特现象。但对于“公民上书”的可行性、依据、对于我国宪政制度所起的作用,以及其未来的命运如何,不可置否。本文将从“公民上书”的案例入手,来具体分析以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人权入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时隔8年,全国人大修改刑事诉讼法,再次明确“人权入法”,将“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使“人权入宪”得以深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4.
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前不久也出现了用血紧张的状况。全国大面积用血告急,让“血荒”这个长久存在、近期凸显的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天注。  相似文献   

15.
颜武 《检察风云》2015,(4):58-59
“形象工程”,在国内往往会遭舆论“口诛笔伐”,一般还认为只有国内有此劳民伤财的劳什子,殊不知,在国外,也有“形象工程”,而且,在那些被认为是民主政体的西方国家,搞的“形象工程”还十分触目惊心。之所以如此,症结就在于“政客凭此赢得了选票”;或者说,之所以屡见不鲜,是因为某些政党(政府)和政客真的从中“赢得了选票”。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5,(3):4-5
一方面政府三令在五申不准拖欠农民工工资,另一方面民工讨要工钱爬楼堵门的新闻不断。而同时,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令人意外地出现了大范围的工人短缺。这场短缺事先没有预兆,来得如此突兀,几乎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缺工”与“欠薪”成为民工经济的一个灰色词语。它让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敏锐的感受市场变得如此紧迫,它让忍辱负重的农民工们的权益得以凸显,它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的真正含义。缺工明确发出12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出现问题的信号,也要求各方作出应变,学者指出,民工荒和欠薪问题将对中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甚至中国的经济运行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西行漫记”的诞生,是因为我们一直都怀有一个梦想,梦想让那些已经在为WTO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律师们,乃至整个社会去了解、关心那部分时常还因温饱问题和非正常的执法环境而难以生存的“西部律师”,他们的青春与梦想也是我国“法治”建设基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再次因为我们的这个梦想,而使“西行漫记”得以延续,使读者有机会通过我们记者的笔去了解那———  相似文献   

18.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09,(10):16-16
“贱女孩”案件开庭的消息再次在舆论界掀起对“潜规则”的讨论,这距离韩国女星张紫妍自杀不过月余,“潜规则”的旋风又从韩国刮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9.
杭州:“世道疯狂” 杭州城高利贷庄家不下2000家。近期跑路的庄家,何金认识的已有3位,都是因为借款人跑路而随之跑路的,而借款人跑路的更是“多了去”。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身边”版块诞生。接过这个“新生儿”,我再次体会到了一年半前双胞胎儿子降生时的喜悦与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