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发展效应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后发效应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条件问题。后发展效应既可表现为后发优势 ,也可以表现为后发劣势。认真分析和总结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效应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制度滞后是造成江西落后的重要原因,后发优势的利用必须以良好的制度安排为基础。后发地区的江西只有正视潜在的制度后发优势和现实的制度后发劣势,克服后发劣势,打破发展瓶颈,才能实现江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末,当农村市场取向的经济逐步发展后,习惯了单家独户传统生产方式的中国农民,由于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技术水平低,日益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农民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表达和维护自己经济利益的组织。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初步具备了按照真正的合作制原则发展合作经济的环境条件。由此,在内部需求的产生、外部条件的完善情况下,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带动作用不明显;资金紧缺、制约了自身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政色彩较浓。发展与完善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包括: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因地因时制宜,兴办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政府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注重借鉴国外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经验。  相似文献   

5.
农村集体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汇聚发展资源、提高市场化能力、实现产业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基层组织活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先天条件和后天机遇,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技术提升、制度改革、政策保障等方面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后发优势。但同时也可能因先天不足和后天实践不足在交通条件、耕地面积、思想意识、配套设施、产业发展、人才资源等方面产生后发劣势。要破解欠发达地区长久以来的发展难题,补齐现代化发展中的中西部短板,就要求欠发达地区通过产业定位发挥初始禀赋的价值,通过制度创新、民生保障与联合发展来强化初始禀赋,弥补后发劣势,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采取分业立法模式 ,分别立法 ,重点是制定单独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法》 ,并明确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合作社设立、变更与撤销 ,合作社管理 ,合作社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合作社产权及盈余分配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为提高自身竞争力而成立的专业化经济组织,是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种力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是比较成熟的,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问题。大力发展和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增效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一环,和谐社会,重在基层,重在农村。  相似文献   

8.
促进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关系到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为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不少农村出现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它们在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加强管理和扶持力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对其探讨和选择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相应建立起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因而,选择功能完备、组织严密,最为适合市场竞争的需要,也适应与当前农村对经济制度需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山东农村信用社在支援三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产权不清、不良资产过重、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其正常发展与生存。要以改革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为重点,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农合基金的县级统筹给新农合基金带来了监管困难、调剂空间狭小、损伤保险的公平性原则等问题,并且会影响参合农民的就医效率。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统筹层次不仅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还有利于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合作社是对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创新,它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有效的途径和形式。  相似文献   

14.
唐荣双 《理论前沿》2008,(16):31-32
和谐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虽然背离了以阶级对抗为核心的社会对抗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它对我国进行和谐文化建设有不可忽视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虽然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城乡二元结构”,却仍然是建立在城市中心主义之上的,它客观上固化了农村的边缘地位。在城市大幅扩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城市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在继续保持外力拉动的基础上着力激活农村内在动力,消除“村际阻隔”和“产权缺陷”,通过促进农村内部产权自由流转、建立农地农房储备制度等途径,着力构建大农村内部市场和弹性城市化机制,实现统筹城乡“外力拉动”和“内源发展”并行的“双轮驱动”。这种战略调整和制度安排既可以改变农村资源资本化不足带来的发展动力不够的现状,又可以避免农村土地私有化带来的巨大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治理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逐步形成了人民公社的治理模式,但是人民公社的治理模式并不能满足国家现代化的需要,所以人民公社的治理模式被村民自治所取代,对农村的管理方式也由国家对农村的全面的控制逐步转移到政府和村民合作治理,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大进步。而治理只是体现了一个过程,善治才是治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所以,善治无疑应该成为我国农村治理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梳理公共产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底线公平理论、有限财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支撑理论,并在结合国内四个经济强县(市)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实践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梯次推进的动态整合模式”作为经济强县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尝试路径,核心理念是“应先行、分梯次、需整合、可持续”。作者通过分析晋江市的案例来具体说明和论证了该模式。晋江市在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实行“梯次推进”的策略,具有显著的“三元动态整合”和“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显著特点,在社会保障的具体运营上已形成“城乡联动,多元统筹;政府主导,因势利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大胆创新,重点突破”的经验。“梯次推进的动态整合模式”作为经济强县建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先行推进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重要任务。巩固扶贫成果的关键在于防止返贫,而防止返贫的关键在于控制返贫风险。基于新中国农村扶贫的实践与政策分析,当前中国存在救济型扶贫、保障型扶贫、易地搬迁型扶贫、开发型扶贫和参与型扶贫五种扶贫模式,可以分析比较出不同扶贫模式下返贫的直接风险源和根本风险源。借助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方法,可以从自我开发、培训开发、岗位开发、干部开发、组织开发等方面实现风险控制,为地方政府与领导干部防止返贫风险与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寻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必须转变农村现有资源配置格局,转变传统农耕作业方式和固有散居模式,推动实践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市场规律,彰显中国特色,以效能优势提高统筹绩效;必须着眼城乡发展全局,集聚农村耕地、建设用地、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服务资源,以资源集聚促进城乡一体;必须贯彻效益效率效用兼顾原则,集中有效投入,减少过程浪费,以务实态度追求统筹目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以农为本的实践载体、统筹城乡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总结了我院安全防范系校企合作的探索历程和工作实效,并分别从学校层面和企业层面对该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