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盛大节日之后,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中共党史党建学正式确立为一级学科。这是党史学界许多前辈梦寐以求的盛事,也是张静如先生等全力推动的盛事。逢此盛事,又值张静如先生诞辰90周年的时候,重温张静如先生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真知灼见,倍感心切,也备受教益。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郭德宏先生今年正值70周岁诞辰。尽管近年来间有病痛袭身,但先生仍保持旺盛的热情,活跃在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并担任着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的职务.为学会的发展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3.
郭德宏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中共党史研究学者,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共党史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更加关注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对推进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中,用毕生的精力研究中共党史,并对中共党史的教育、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研究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中共党史为现实服务。为了唤起广大党员、干部的注意,刘少奇反复强调学习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性。一、刘少奇非常重视学习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性刘少奇对中共党史的认识程度是相当深的。为了引起全党重视研究学习和宣传中共党史,他在很多著作中和报告中都多次强调中共党史的重要性。(一)学好中共党史才能树立共产主义在全世界最后取得胜利的信心。刘少奇…  相似文献   

5.
胡华(1921~1987),原名胡家骅,我国著名中共党史研究专家,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他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为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从中共党史研究原则、中共党史研究方法、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特点四个方面,对胡华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6.
胡绳同志的逝世,使中国史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大家;我室失去了一位有威望的好领导;我们这些党史研究工作的后学、新兵失去了一位敦厚长者、睿智导师。 我们杂志社的绝大多数同志,未有机会面聆胡绳先生的教诲,但从编辑刊发在《中共党史研究》杂志上先生的文章中,领略了他质朴无华、说理绵密、思想深邃的文章大家风范,受到了很多启发,学到了许多在其他地方难以学到的东西。因此,对于先生的逝世,大家都感到悲痛,十分怀念他。 胡绳先生的大量文章交《中共党史研究》发表,是对刊物的最大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学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活动的开展,为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共党史党建学”正式增设为法学门类一级学科。关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的一级学科建设,已有不少讨论成果面世。笔者拟在此基础上,就其主干二级学科的设置、中共党史学科的名称、规范和完善中共党史学科分支与研究方向等几个基础性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十八大以来中共党史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向,通过CiteSpace计量软件绘制党史研究相关文献的共现图谱、聚类图谱以及时区图谱,得出新时代以来中共党史领域聚焦于三大研究领域:党内主要领导人重要思想和论述的研究、党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研究、创新党史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视角的研究。展望未来,中共党史研究逐渐呈现出六个重要趋向:一是新时代党的历史和理论创新将成为未来中共党史的研究重点;二是要增强问题导向意识,推动党史研究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耦合;三是深化中共党史跨学科研究;四是推动中共党史的研究方法创新;五是学界内围绕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研究将会更加常态化;六是创新中共党史研究话语体系,扩大国际传播,增强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建设暨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1月4日至7日在扬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学位点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支持下,由我国著名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专业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指导者、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静如先生倡导并发起组织的,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建设会议(包括导师会议和研究生学术交流会),从1988年以来,已举行过10余次.这些会议为增进全国党史党建学界同行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对我国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问题的学术讨论,二是党史党建学位点建设的工作研究.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华是中共党史学科拨乱反正的先驱者之一,为中共党史学科的拨乱反正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以非凡的理论勇气撰写了《到粤、湘、赣、闽、浙、沪五省一市考察学习的初步汇报》;二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勇闯中共党史研究"禁区",对一些重要的中共党史人物和史事,还原真实历史;三是主编了大型中共党史人物传记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1—50卷),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1.
《北京党史》2013,(2):29-34
2012年12月23日,张静如先生从教6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党史研究部门、高校、党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关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许多领导、专家发来贺信。教育部长袁贵仁同志特意打电话至北京师范大学校办.转迭对张静如先生的问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同志写来贺信.对张静如先生从教60来为中共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崇高敬意和热烈祝贺。现将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和贺信整理摘登,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党史学史基本理论问题评述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党史学史,是研究中共党史学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一门历史学科.它既应归属于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一个分支;又是中共党史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党史学的"基础学科"和"辅助学科".本文试从梳理这门学科的学术史历程入手,对中共党史学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一考察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该学科今后的努力方向,即党史学界的重视;积极开展党史学史研究评论;构建中共党史学史学科体系,来展望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党史党建学”被新立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是党史研究和党建研究长期发展的积极结果,也是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的体现。“中共党史党建学”是一个新的学科名称,就一般认知而言,这一名称应当是由党史和党建这两种侧重点不同的研究领域整合而成的学科概念。这样的整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科形成的内在规定性,恐怕还有待深入讨论。就以现有学科立名的既成事实而言,既然“中共党史党建学”已然成为国家整体学科体系中的独立门类,那么就有必要认真对待这样一个学科在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充分发挥这一新型学科的应有功能。长期以来,相较普通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党史和党建在党校教育系统中始终都是教学与科研的重头内容,都是作为主业主课而存在,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系统。因而,从党校教育层面来探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视角。笔者长期在党校教育系统中供职,拟从职业经验出发,探讨应当如何看待“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共党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表现出一种二者相互孤立、彼此缺乏有机联系的倾向。加强中共党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双向渗透的教学,是20世纪9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形象化总结的需要,是中共党史课程教学在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创新的需要,是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教学有待彼此渗透、相互作用的需要;对拓宽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视野,端正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应尽快落实对中共党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双向渗透教学依据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郭德宏先生今年正值70周岁诞辰。尽管近年来间有病痛袭身,但先生仍保持旺盛的热情,活跃在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并担任着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的职务,为学会的发展尽心尽力。作为一个以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为宗旨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中国现代史学会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过了不平凡的32年。1980年5月,中国现代史学会在郑州大学正式成立,并聘请老一辈革命家  相似文献   

16.
少华 《党史文苑》2014,(7):11-18
80年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红军将士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伟大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为了纪念长征出发80周年,本刊特约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员,湖北中共党史学会和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多年从事党、军史和历史人物研究的党史专家周少华先生,撰写系列文章。从一个侧面向读者展示那个波澜壮阔的斗争岁月。  相似文献   

17.
由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山西省史志研究院联合召开的山西省中共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暨《党史文汇》发行表彰长治效区现场会,于1996年9月24日——25日在长治郊区举行。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和山西省政协主席、山西省史志研究院院长郭裕怀分别发来贺信;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郑社奎,全国人大常委、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顾问李立功,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顾问、原中共山西省顾委副主任赵雨亭,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顾问、原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霍泛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井为山西省中共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先…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设置,中共党史研究独立为一级学科的设想正在逐步落地。党史研究是一个特殊学科,一方面与通行的学科体系不相匹配,一方面又处在政治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学科的交汇点上。党史研究独立之后该往何处去,如何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世所公认的学科?这是今后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当然无力对此进行全面阐述,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党史研究应当将学术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一级学科的设立为学术化打开了更大的空间,而学术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史学化、向历史学科靠拢。党史研究首先应当遵循历史学的基本规范,构筑自己的学科底线,借以清除和抗衡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这是党史研究学术化的第一步。历史学是党史研究走向学术化之路最重要的盟友,中共党史与历史学两大学科开展深度合作变得更加迫切而必要。基于此,笔者尝试就以往较少留意的中共党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学科互动关系做一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延安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当时延安大学就开展了“中国革命历史与现状”的研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陕甘宁边区建设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大学把中共党史学科作为“第一学科”来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2年中共党史学科被确定为陕西省高校重点学科;1998年中共党史专业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中共党史课程被评为陕西省高校精品课程;2005年“中共党史和延安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延安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点有教学研究人员33人,包括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其中7人具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中共党史学刘北霞中共党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共党史研究所依据的历史观、历史理论和研究方法等。它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中共党史中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及他的思想对于中共党史学有着极为特殊的密切关系。一毛泽东对中共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